孩子抽搐是指身体肌肉不自主地强烈收缩和抽动,可能涉及全身或局部肌肉群,表现为局部或全身性发作,原因复杂多样,可能是高热惊厥、癫痫等疾病引起的。
1、脑部外伤:孩子头部受到外力撞击等外伤后,可能引起脑实质损伤、颅内出血等情况,进而导致抽搐。抽搐可能在外伤后立即出现,也可能在伤后一段时间内发生,同时还可能伴有头痛、头晕、呕吐、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需要及时进行头颅CT等检查,以明确损伤程度并给予相应治疗。
2、高热惊厥:当孩子体温急剧升高,大脑神经元可能会出现异常放电,从而引发抽搐。通常表现为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孩子意识丧失、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四肢抽动,持续时间多在数分钟内,一般在发热初期 24 小时内出现。惊厥发作后,孩子可能会陷入昏睡状态,但苏醒后大多无神经系统异常表现。
3、癫痫:这是一种慢性脑部疾病,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反复发作性、短暂性的脑功能失调。癫痫引起的抽搐形式多样,可表现为部分性发作,如一侧肢体的抽搐;也可为全身性发作,像失神发作时短暂的意识丧失、双眼凝视等,或者强直-阵挛发作。发作时间不定,频率也因人而异,可能与遗传、脑部结构异常、脑部损伤等因素有关,需要长期的医疗管理和监测。
4、低钙血症:当孩子体内血钙水平过低时,神经肌肉兴奋性会增高,进而引发抽搐。常见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孩子可能出现手足搐搦,表现为手腕和足踝部屈曲、肌肉痉挛,还可能伴有烦躁不安、夜惊、多汗等症状。多因孩子饮食中钙摄入不足、日照时间少、生长发育过快等因素导致钙吸收不良或消耗过多。
5、中毒:误服有毒物质,如农药、药物过量、铅中毒等,毒素干扰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引发抽搐,同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腹痛、精神异常等,发现中毒迹象应立即送医,尽快明确毒物种类并采取解毒措施,如洗胃、血液净化等,以减少毒物吸收和对身体的损害。
当面对孩子抽搐的突发状况时,家长需保持冷静,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表现,并及时带孩子就医,以便准确找出抽搐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孩子抽搐怎么办
- 确保环境安全:迅速清理孩子周围可能造成伤害的物品,如尖锐的玩具、桌椅边角等,防止孩子在抽搐时撞伤。将孩子平稳放置在柔软的平面上,如沙发或地毯,避免其摔倒受伤,同时解开孩子领口处的衣物,保持呼吸顺畅。
- 保持呼吸通畅:让孩子侧卧,头部偏向一侧,这样可以防止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堵塞气道,引起窒息。避免在孩子抽搐时强行往其口中塞东西,以免损伤口腔或牙齿,确保孩子呼吸平稳且顺畅。
- 缓解身体紧张:轻柔地安抚孩子,避免过度晃动孩子身体,以免加重抽搐。可以用温水浸湿的毛巾轻轻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等部位,帮助其放松身体,缓解因抽搐带来的肌肉紧张,等待孩子自行恢复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