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即使通过吃药将病情控制住了,仍然可能具有传染性,但传染性会大大降低。当艾滋病患者接受有效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并达到病毒抑制状态时,即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载量持续检测不到,这意味着患者体内的病毒复制得到了极大的抑制。在这种情况下,患者传播艾滋病的风险显著降低,但并非完全消除。
- 虽然病毒载量极低,但仍可能存在少量病毒在体内处于潜伏状态或在某些组织器官中存在较低水平的复制。在特定条件下,如患者未按时服药导致病毒反弹、出现药物耐药等情况,病毒可能重新开始活跃复制,从而使传染性增加。
- 即使病毒载量检测不到,在一些特殊的体液中,如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仍可能存在极少量的病毒。在无保护的性行为中,这些少量病毒仍有可能传播给他人。
- 传播风险还与接触方式和接触者的易感性等因素有关。例如,通过性行为传播时,如果使用安全套等防护措施正确且全程使用,那么传播的可能性会进一步降低。而对于接触者,如果其自身免疫系统健康,且没有皮肤或黏膜破损等易感因素,感染的风险相对也会较低。但如果接触者存在免疫缺陷或有伤口直接接触到患者的含有病毒的体液,即使患者病毒载量被控制,仍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
当艾滋病患者实现病毒持续抑制后,其传播风险可以降低96%以上,但不能绝对地认为没有传染性。因此,艾滋病患者即使病情得到控制,在日常生活中仍需注意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艾滋病患者的注意事项
1、按时服药:艾滋病患者在病情得到控制后,必须严格按照医生规定的时间和剂量按时服药。例如,常用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如依非韦伦,一般每天需要在固定时间服用一次,以确保药物在体内持续发挥抑制病毒的作用。患者可以设置闹钟或使用其他提醒方式,避免忘记服药。如果经常漏服药物,可能导致病毒反弹,增加传染性和疾病进展的风险。
2、定期复查与取药:患者要定期前往医院进行复查,监测病毒载量、CD4+T淋巴细胞计数等指标,了解治疗效果和身体状况。同时,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取药,确保药物的持续供应。一般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的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取药过程中,要注意药品的保存条件,如某些药物需要避光、冷藏保存,以保证药物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