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黄疸是指由于肝脏或胆道系统疾病引起的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进而出现的皮肤、黏膜黄染现象。这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尤其在新生儿中较为多见,但也可能发生在成人中,其背后隐藏着多种可能的病因。
- 病理性黄疸的发生,通常与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异常有关。正常情况下,肝脏能够有效地处理并排泄胆红素,但当肝脏受损或胆道系统发生梗阻时,胆红素就会在血液中积聚,导致黄疸的出现。这种黄染不仅限于皮肤和眼白,还可能扩展到全身,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尿液、痰液、汗液等体液也呈现黄色。
- 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新生儿溶血病、母乳性黄疸、巨球蛋白血症、肝功能低下、肝细胞破坏等。新生儿溶血病通常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导致,而母乳性黄疸则可能与母乳喂养引起的胆红素排泄增加有关。此外,低蛋白血症、地中海贫血、胆道梗阻、病毒性肝炎等疾病也可能引发病理性黄疸。
- 病理性黄疸的症状除了明显的黄染外,还可能伴随消化道症状,如腹胀、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在胆红素沉积严重时,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导致精神萎靡、嗜睡、反应迟钝等症状。对于新生儿而言,病理性黄疸若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对脑部发育造成威胁,出现脑损害的状况。
- 在治疗方面,病理性黄疸的治疗取决于其病因和严重程度。对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早期诊断和干预尤为重要,因为病因相对明确,如感染、溶血等,针对性治疗效果较好。轻度病理性黄疸可通过光疗或药物治疗来控制病情发展,而重度黄疸则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一旦出现黄疸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对于新生儿而言,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黄疸等异常表现,应立即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病理性黄疸需要进行的检查项目
1、胆红素检查:这是诊断病理性黄疸的关键检查,通过测定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可以了解胆红素代谢的情况。当血清胆红素足月儿达205μmol/L、早产儿256μmol/L时,应警惕发生小儿胆红素脑病。
2、血常规:新生儿黄疸时必须常规检查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有助于新生儿溶血病的筛查。溶血性黄疸时会出现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计数降低、网织红细胞增多以及贫血的表现。
3、血型检查:包括父母及新生儿的血型,必要时进一步做血清特异性抗体筛查,有助于诊断溶血性黄疸。
4、红细胞脆性试验:当怀疑黄疸由溶血引起,但又排除血型不合性溶血病时,可进行此试验。若脆性增高,可能考虑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症等。
5、超声检查:腹部B超为无创性诊断技术,特别适用于新生儿。胆道系统疾病如胆管囊肿、胆管扩张、胆道闭锁、胆囊缺如等均可通过B超显示病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