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胆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情况,多数情况下是正常的,但也可能存在异常的情况。正常人体红细胞在血液循环中不断更新代谢,衰老的红细胞会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血红蛋白被分解后产生胆红素。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经过一系列代谢,形成结合胆红素,然后随胆汁排入肠道。在肠道内,结合胆红素在细菌的作用下被还原为尿胆原。
- 大部分尿胆原会随粪便排出体外,小部分(10%-20%)会被肠黏膜重吸收,经门静脉回到肝脏,其中又有大部分再次随胆汁排入肠道,仅有少量的尿胆原会进入血液循环,然后通过肾脏滤过排出体外。所以,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尿液中可以检测到少量的尿胆原,出现尿胆原(+)是正常现象。
- 在剧烈运动、饭后或者服用某些药物后,身体的代谢加快,尿胆原的产生和重吸收过程也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变化,导致尿胆原在尿液中的含量略有增加,出现(+)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是暂时的,在身体状态恢复正常或者停止服用相关药物后,尿胆原的含量通常会恢复到正常范围。
- 但要注意,当肝脏功能出现问题时,如肝炎、肝硬化等,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可能会受到损害。这会导致胆红素在血液中的含量升高,经过代谢后,尿胆原的生成也会增多。此时,尿液中的尿胆原可能会持续呈现(+)以上的阳性结果,同时还可能伴有黄疸(皮肤和巩膜发黄)、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因为肝脏不能正常地处理胆红素,使得更多的尿胆原进入血液循环并最终通过尿液排出,此类情况是疾病导致的,并不正常。
- 红细胞破坏过多,如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蚕豆病等溶血性疾病中,大量红细胞被破坏,血红蛋白释放增加,产生的胆红素增多。这些胆红素经过代谢后,尿胆原的量也会随之增加。所以在这些疾病状态下,尿胆原检查结果可能会出现强阳性(++或以上),并且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贫血、酱油色尿等症状,这是因为过多的红细胞被破坏后,血红蛋白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堆积导致的。
- 肠道的吸收和排泄功能如果出现异常,也会影响尿胆原的水平。例如,在肠梗阻时,肠道内的胆汁和胆红素不能正常地随粪便排出,肠道内细菌对胆红素的还原作用增强,使得更多的尿胆原生成并且被重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尿液中尿胆原含量增加,出现阳性结果。同时,患者还会出现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的典型症状。
如果尿胆原持续阳性或者伴有其他不适症状,需要进一步检查,如检查肝功能、血常规、腹部超声等,以明确原因。
女性尿胆原(+)的治疗方法
1、生理性因素导致:如果是由于剧烈运动、饮水过少等生理性因素导致的尿胆原(+),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适当休息、增加饮水量,并改善生活习惯,尿胆原水平可能会逐渐恢复正常。
2、疾病导致:如果是由于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等)、溶血性贫血、胆囊炎等疾病导致的尿胆原(+),则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如使用保肝药物、抗生素等)、输血治疗、手术治疗等。在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监测尿胆原水平以及肝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