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炎的全称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肾脏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药物过敏、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
1、药物过敏:如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在特定人群中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导致肾功能受损,进而引发急性肾炎。这类情况虽然不常见,但一旦发生,需要及时停药并进行抗过敏治疗。药物过敏引发的急性肾炎往往与患者的个体差异和药物使用不当有关。
2、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急性肾炎最常见的发病原因。其中,链球菌感染尤为突出,这类细菌常通过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猩红热等途径侵入人体。细菌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肾脏后,会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肾脏组织受损,进而引发急性肾炎。患者往往在起病前有明确的链球菌感染病史,如发热、咽痛、皮疹等症状。
3、病毒感染:多种病毒,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麻疹病毒等,均有可能引发急性肾炎。与细菌感染相比,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肾炎症状相对较轻,肾功能多保持正常。值得注意的是,乙肝相关性肾炎和丙肝相关性肾炎等病毒性肾炎,虽然发病率较低,但一旦发病,其病程可能更为复杂,治疗难度增加。
4、寄生虫感染:寄生虫在体内寄生时,会引发免疫反应,进而损害肾脏组织,导致急性肾炎的发生。这类疾病往往病程较长,治疗需更为细致。寄生虫感染引发的急性肾炎相对较少见,但仍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5、免疫功能异常: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会攻击自身组织器官,导致肾脏受损并引发急性肾炎。这类疾病多伴有全身多系统损害,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全身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的急性肾炎往往病情较重,治疗难度较大。
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引发急性肾炎。例如,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以及遗传因素等,都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进而引发急性肾炎。这些因素虽然相对较少见,但仍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急性肾炎患者需要完善的检查项目
- 在诊断急性肾炎时,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肾功能检查以及病理检查等多项检查项目进行综合判断。尿常规检查是判断急性肾炎最基本的检查项目之一,通过观察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等指标,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患有急性肾炎。
- 血常规检查则可以反映患者的感染情况和炎症反应程度。肾功能检查可以判断患者的肾功能是否正常,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而病理检查则是通过肾脏穿刺的方式取出部分肾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能够直接观察肾脏组织的炎症、损伤和病变情况,是诊断急性肾炎的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