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漏大便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肛瘘、直肠脱垂、肛门括约肌损伤等,这些病因各有特点,可能导致肛门无法正常控制排便,造成粪便、黏液等不受控制地从肛门排出,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1、肛瘘:肛瘘是引发肛门漏大便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是由于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破溃或者切开引流后,未能完全愈合而形成的异常通道,有内口、瘘管和外口三个部分。肠道内的粪便、黏液等物质会顺着瘘管,从外口流出,导致肛门周围经常出现粪便样分泌物,而且还伴有明显的异味。
2、直肠脱垂:当直肠黏膜或者直肠全层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时,随着脱垂情况的加重,会反复牵拉肛门括约肌,使其逐渐变得松弛,对大便的控制能力随之下降。此外,脱垂的直肠部分容易出现黏膜破损、溃疡、感染等情况,导致分泌物增多,夹杂着粪便一起从肛门渗出,尤其在腹压增加,比如咳嗽、用力排便时,这种现象会更加明显。
3、肛门括约肌损伤:各种原因引起的肛门括约肌损伤都可能出现肛门漏大便的状况,例如女性分娩过程中,如果出现会阴撕裂程度较深,累及到肛门括约肌,使其完整性遭到破坏,便无法正常紧闭肛门来控制大便排出,还有肛周手术操作不当、意外的外伤等情况,同样可能损伤肛门括约肌,致使其收缩功能出现障碍,最终造成大便失禁,出现肛门漏便现象。约肌及直肠的神经,就会干扰正常的排便反射,使得括约肌不能准确地根据大脑指令进行收缩和舒张,进而导致肛门无法有效控制大便,出现漏便情况。
4、肠道炎症性疾病:比如溃疡性结肠炎,炎症刺激使得肠道黏膜不断产生大量黏液、脓血等,肠道蠕动也变得紊乱,当病情严重时,这些含有粪便成分的异常分泌物就容易不受控制地从肛门排出,造成肛门漏大便的症状,还有克罗恩病等,病变累及直肠、肛管时,也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影响患者正常的排便控制。
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了解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应定期进行随访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新的症状或并发症。
肛门漏大便的患者的注意事项
- 一旦发现自己有肛门漏大便的症状,应立即就医。症状可能包括粪便不自主流出、肛门周围潮湿、瘙痒、疼痛等,由专业医生进行详细检查,以确定失禁的原因和程度。可能需要进行肛门镜检查、直肠指诊、神经系统检查等。
- 每天用温水清洗肛门周围区域,保持干燥和清洁,以减少感染和皮肤刺激的风险,在肛门周围使用柔软的保护垫,以吸收流出的粪便,保持皮肤干爽,一旦内裤被污染,应立即更换,避免长时间穿着脏内裤,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蔬菜、水果等,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症状。同时,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刺激性食物,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在忙碌或紧张时忽视排便需求,长时间坐着或站着都可能加重肛门压力,导致失禁症状加重。应定时起身活动,减轻肛门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