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喝酒会给身体带来诸多不良影响,严重危害健康,包括肝脏受损、胃肠功能紊乱、心血管系统病变以及神经系统异常等多个方面。
1、肝脏受损: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器官。长期饮酒,大量酒精进入肝脏,其代谢产物乙醛会损伤肝细胞。初期易引发酒精性脂肪肝,随着时间推移,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功能严重受损,进而影响全身代谢和解毒功能,增加肝癌的发病风险。
2、胃肠功能紊乱:酒精对胃肠道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长期饮酒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引发胃炎、胃溃疡,导致胃痛、胃胀、反酸等症状。同时,肠道吸收功能也会受影响,干扰肠道菌群平衡,造成腹泻、消化不良等问题,降低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
3、心血管系统病变:酒精可使血管收缩,促使血压升高。长期高血压状态会损害心脏和血管,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患病几率。而且,饮酒还可能干扰心脏的正常电生理活动,引发心律失常,如房颤,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4、神经系统异常:长期摄入酒精会影响神经系统功能。早期可能出现手抖、反应迟缓、记忆力下降等情况。进一步发展,会导致酒精性脑病,引发认知障碍、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还可能出现末梢神经炎,表现为手脚麻木、刺痛。
长期喝酒对身体的危害是多方面且严重的,为了保持健康,应尽量减少饮酒,尤其是避免长期大量饮酒。若因饮酒已出现身体不适,需及时就医检查治疗,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减轻酒精对身体的损害。
长期喝酒的注意事项
- 在饮食搭配上,喝酒时应避免空腹,提前吃些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如牛奶、肉类等,可在一定程度上缓冲酒精对胃黏膜的刺激。同时,要多补充维生素,多吃新鲜蔬果,因为酒精代谢会消耗体内大量维生素,及时补充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
- 在身体监测方面,定期体检至关重要。重点关注肝功能、血脂、血压等指标,长期饮酒易引发肝脏损伤、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通过体检能及时察觉异常,以便调整生活方式或接受治疗。此外,还需控制饮酒量。遵循适度饮酒原则,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