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什么是高血压如何判定

李元十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三甲全国第11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其中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1、分类:

  • 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主要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
  • 继发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病因有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病变等。

2、影响血压测量的因素:

  • 测量姿势:正确的测量姿势是坐位,上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如果测量时手臂位置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血压测量的准确性。
  • 测量时间:血压在一天中会有波动,通常早晨和晚上的血压较高,最好在固定的时间测量血压,以便更好地了解血压的变化情况。
  • 情绪状态:紧张、焦虑、兴奋等情绪会使血压升高。在测量血压前,应保持安静、放松的状态,避免情绪波动。
  • 运动和饮食:剧烈运动、饮酒、吸烟、喝咖啡等会影响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在测量血压前,应避免这些因素的影响。

3、判定标准:

  • 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
  • 正常高值血压:收缩压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
  • 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建议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增加钾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控制脂肪摄入,减少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保持合理的体重,避免肥胖。可以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来实现。

高血压的预后

  • 如果患者能够早期发现高血压,积极进行治疗,将血压控制在目标水平,并控制好其他危险因素,一般预后良好。且早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减少靶器官损害,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 对于血压控制不理想,但尚未出现严重靶器官损害的患者,预后为中等。通过调整治疗方案,加强生活方式干预,仍有可能改善预后。但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可能会逐渐出现靶器官损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 对于已经出现严重靶器官损害,如心力衰竭、肾衰竭、脑卒中后遗症等的患者,预后较差。虽然经过积极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但生活质量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且心血管疾病的再发风险较高。
2024-12-07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