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针灸的好处和坏处是相对而言的,长期针灸的常见积极影响主要包括如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和压力等,具体也受多种因素影响。
- 缓解疼痛:针灸通过刺激神经末梢,可以促使身体释放内啡肽等化学物质,从而有效缓解疼痛。这对于慢性疼痛患者来说,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 改善睡眠质量:针灸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调节,有助于改善失眠和其他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量。
- 缓解焦虑和压力:针灸能够刺激身体的神经系统,并产生内啡肽等有助于缓解焦虑和压力的化学物质。
- 增强消化功能:针灸可以刺激胃肠道的蠕动,增强消化功能,缓解胃肠道问题,如胃痛、胃胀等。
- 促进血液循环:针灸有助于刺激血液循环,对于改善心脏病和其他循环系统问题有一定的帮助。
- 调节免疫系统:针灸能够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机体的自然抵抗力,有助于预防和减轻一些疾病的发生。
- 调和阴阳、疏通经络:针灸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起到调和阴阳、疏通经络的作用,有助于恢复脏腑经络的正常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长期针灸也有一定的潜在危害,比如存在出血与凝血问题,有神经损伤、皮肤感染等潜在风险,需积极预防。
- 出血与凝血问题:如果针灸过程中穴位针刺过深或针刺不当,以及患者自身凝血功能异常,都可能导致出血。长期针灸且处理不当,可能会加重这种情况。
- 神经损伤:长期针灸且操作不当,或者穴位选择不当,容易导致患者发生神经损伤,甚至可能产生肢体活动异常、偏瘫等严重问题。
- 皮肤感染:长期针灸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受损,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易于侵入,引发局部红肿、疼痛、化脓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全身感染。
- 气胸:在对胸腹部进行针灸时,如果长期使用针灸且进针较深,有可能刺破肺部组织,产生气胸,导致咳嗽、呼吸困难等不适。
- 损害脏器:如果针灸在特殊部位如腹部、头部等留针时间太长,可能会损伤局部血液循环。特别是腹壁较薄,容易进一步对心脏、肺部以及肝脏等产生损伤。
- 月经紊乱:针灸后身体的血液循环会加速,对于女性来说,如果在月经期间或月经前后进行针灸,可能会导致月经紊乱。
因此在决定是否进行长期针灸治疗时,应充分考虑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灸治疗应在正规、合格的医疗机构进行,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和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也是减少针灸潜在风险的重要措施。
什么情况适合长期针灸
- 如慢性腰腿痛、颈椎病、肩周炎等运动系统的慢性病症。这些疾病病程长,病情容易反复,通过长期针灸可以持续刺激穴位,不断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逐步改善局部的气血瘀滞状况,缓解疼痛、增强肌肉力量等,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 神经系统疾病像面瘫、失眠、神经衰弱等,以面瘫为例,其恢复往往需要较长时间,长期针灸能持续刺激面部神经相关穴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对于失眠等,长期规律针灸可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调整睡眠节律,改善睡眠质量。
- 内分泌及代谢紊乱例如糖尿病、肥胖症等,长期针灸有助于调节内分泌系统,改善胰岛素抵抗,或调节机体代谢功能,辅助控制病情,配合其他治疗手段共同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