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跑步心率多少算正常范围

付鹏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三甲 全国第33

跑步心率的正常范围在110-150次/分,但跑步时的心率会因为年龄、运动强度、运动经验、恢复速度、疾病因素而有所不同。具体情况请咨询专业医生。

1、年龄

跑步时的心率与年龄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年轻人跑步时的最大心率会比老年人要高。年轻人跑步时的心率在最大心率的60%-80%,而老年人则可能在50%-70%。计算最大心率的一个常用方法是220减去年龄,但这个公式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因此需要个体化调整。

2、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影响跑步心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低强度的跑步心率会比较慢,而高强度的跑步心率会比较快。运动时心率会增加,但具体增加的程度取决于运动强度。可以通过心率区间来规划跑步强度,例如使用乳酸阈值或最大心率的百分比来确定不同强度的跑步。

3、运动经验

有经验的跑步者由于长期训练,其心率通常会比初学者低。这是因为训练可以提高心脏的泵血效率,增加心肌耐力,从而在运动时保持较低的心率。此外有经验的跑步者往往能更好地控制呼吸和肌肉使用,也有助于保持心率平衡。

4、恢复速度

恢复状态也是影响跑步心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身体充分恢复的情况下,跑步心率通常会较低。如果身体疲劳或过度训练,跑步心率可能会较高。监测跑步心率也可以帮助评估身体的恢复状态。

5、疾病因素

如高血压等,运动时心率的计算方法就是170减年龄,如170减去65岁,应该等于105次/分,也就是对于这种人的运动心率达105次/分,就应该是作为停止的指标,或者应该减慢运动的量。

对于一些稳定性较好的心脏病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可能可以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但跑步通常不是首选,而是应选择更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等,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医学评估和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咨询医生或运动专家测评心率正常范围。

2024-05-20 发布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