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作用后,导致的颅骨、脑膜、脑组织等结构的损伤。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一般身体改变、意识障碍、功能障碍等,涵盖了从轻微的症状到严重的生命威胁。
1、一般身体改变:颅脑损伤后,患者常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脑功能受到抑制、身体应激性反应以及创伤刺激等因素导致的。同时,患者还可能伴有乏力、困倦感、血压升高以及心动过速等体征。
2、意识障碍: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患者可能出现嗜睡、谵妄、浅昏迷、昏迷甚至深昏迷。意识障碍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评估患者伤情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3、功能障碍:颅脑损伤后,患者可能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性症状,这包括感觉功能障碍,如触觉、痛觉减退或消失;运动功能障碍,如肢体无力、瘫痪或共济失调;言语障碍,如失语、构音困难;吞咽功能障碍,如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情绪低落等。
4、瞳孔变化:颅脑损伤后,患者可能出现瞳孔散大、缩小或大小不一等变化。瞳孔散大但意识清醒,可能提示单侧动眼神经损伤;昏迷的同时伴瞳孔缩小或大小不一,可能考虑为脑干损伤;深度昏迷伴有双瞳散大,则可能为脑疝形成,需紧急手术治疗。
5、生命体征变化:颅脑损伤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可能发生变化,这包括呼吸、脉搏、血压和体温的异常。患者可能出现呼吸节律紊乱、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体征,这些都可能提示病情严重,需要紧急处理。
一旦出现疑似颅脑损伤的症状,如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应立即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和致残率,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颅脑损伤患者的日常护理措施
- 颅脑损伤时,要确保患者处于适宜体位,意识清楚时可抬高床头15°-30°,以促进颅内静脉血回流;昏迷患者则宜取侧卧位,以防唾液或呕吐物误吸。同时,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及神经系统症状,随时发现并记录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 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清新,避免强光及嘈杂刺激,有助于患者情绪稳定及休息。呼吸道管理至关重要,要确保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 营养支持方面,早期可采用肠外营养,待肠蠕动恢复后,经鼻胃管补充营养。注意高热处理,避免加重脑缺氧和脑水肿。此外,鼓励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包括床上活动、下床活动及语言训练等,以促进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