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脑梗塞名词解释

王树华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三甲全国第52

脑梗塞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或软化,引发一系列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疾病。

1、发病机制

  • 血栓形成:这是脑梗塞最常见的发病机制,在人体的脑血管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血管内膜变得粗糙不平。血小板等血液成分容易在这些粗糙部位聚集,形成血栓,随着血栓逐渐增大,会阻塞血管,使脑部血液供应中断。
  • 栓塞:身体其他部位的栓子脱落,随血流进入脑部血管并堵塞血管,也会导致脑梗塞。栓子的来源多种多样,如心脏疾病患者,尤其是心房颤动时,心房内易形成血栓,这些血栓一旦脱落,就可能成为栓子。

2、病理生理过程

  • 缺血核心区与半暗带:当脑部血管被堵塞后,会形成缺血核心区和半暗带,缺血核心区是指血流完全中断的区域,这里的脑组织很快会发生不可逆的坏死。而半暗带是围绕缺血核心区的区域,该区域的脑组织虽然血流减少,但仍有一定的血液供应。如果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半暗带的血液供应,这部分脑组织的功能有可能得到挽救。
  • 再灌注损伤:在脑梗塞的治疗过程中,恢复缺血脑组织的血液灌注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如溶栓治疗,然而,当血液重新灌注到缺血脑组织时,可能会引发再灌注损伤。这是因为缺血后的脑组织在恢复血流时,会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炎症介质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进一步损伤脑组织,导致脑水肿、细胞凋亡等不良后果。

3、临床表现

  • 由于脑部不同区域的功能不同,脑梗塞发生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各异,如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发生脑梗塞时,患者可能出现对侧肢体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性偏盲等症状,这是因为大脑中动脉主要供应大脑半球外侧的大部分区域,包括运动、感觉和视觉等功能区。
  • 而脑干是人体的生命中枢,脑干发生脑梗塞时,即使梗塞灶较小,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如呼吸、心跳骤停,或者出现吞咽困难、构音障碍、肢体交叉性瘫痪等症状。

脑梗塞的预后受到梗塞大小、部位、治疗情况以及患者自身基础健康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虽然脑梗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通过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以及积极的康复训练,部分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的恢复效果。

脑梗塞的预后

  • 一般小面积脑梗塞的预后相对较好,小面积脑梗塞对脑组织的破坏范围较小,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相对较轻。大面积脑梗塞预后较差,因为大面积的脑组织缺血坏死会导致严重的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甚至可能引发脑疝,导致患者死亡。
  • 脑梗塞发生的部位对预后影响很大,脑干是人体的生命中枢,即使是小的脑干梗塞灶,也可能危及生命,并且容易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如呼吸、吞咽功能障碍等。
  • 基底节区是神经纤维集中的地方,如果该区域发生梗塞,尤其是病变侵犯内囊时,患者会出现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等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多数患者会留有后遗症。
2025-01-1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