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血与呕血在临床上均表现为从口腔排出血液,但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如病史方面、出血前症状等,准确鉴别咯血与呕血对于明确病因、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极为关键。
1、病史不同:
- 咯血患者多有呼吸系统疾病史,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等,如肺结核患者常伴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且咳嗽、咳痰持续时间较长,在病情进展过程中可出现咯血。
- 呕血患者往往有消化系统疾病背景,比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肝硬化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肝硬化患者可能有长期酗酒史、慢性肝炎病史,除呕血外,还可能伴有腹水、脾大等表现。
2、出血前症状不同:
- 咯血前常有喉部痒感、胸闷、咳嗽等症状,这是因为肺部或支气管的病变刺激呼吸道所致。支气管扩张患者在咯血前,会出现反复咳嗽、咳大量脓痰,且咳嗽程度逐渐加重,随后咯出鲜血。
- 呕血前则多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前驱表现,是由于胃部病变引起胃肠道反应。如胃溃疡患者在呕血前,常感到上腹部隐痛、胀痛,进食后疼痛加剧,随后呕吐出咖啡样物质或鲜血。
3、出血方式不同:
- 咯血一般是咯出,是通过咳嗽动作将血液从呼吸道咳出,血液常呈鲜红色,可伴有泡沫。
- 呕血多为呕出,是经呕吐动作从口腔吐出,血液颜色多为棕黑色或暗红色,有时呈咖啡渣样,这是因为血液在胃内经过胃酸作用后发生了变化。
4、血液混有物不同:
- 咯出的血常混有痰液和气泡,因为咯血源于呼吸道,痰液与血液同时排出。呕血则常混有食物残渣及胃液,由于是从胃部呕出,胃内的食物与血液混合在一起。
对于咯血与呕血,医生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仔细甄别。一旦发现患者有口腔出血情况,应详细询问病史、认真观察出血特征等,以便迅速准确判断出血来源,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避免延误病情。
咯血与呕血患者的注意事项
- 咯血患者应尽量避免剧烈咳嗽,防止加重咯血。可采取半卧位或患侧卧位休息,减少血液流向健侧肺,降低窒息风险。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流通,减少呼吸道刺激。如咯血量较大,要避免吞咽血液,防止血液进入胃部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
- 呕血患者需禁食一段时间,让胃得到休息,之后根据病情逐渐恢复流食、半流食等。避免精神紧张,因为情绪波动可能加重胃部痉挛,导致再次呕血。密切观察呕吐物的量、颜色和性状,若呕血持续不止或出现头晕、心慌、黑便等情况,应立即就医,警惕失血性休克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