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消渴目病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91位医生,可服务医生数2
科室介绍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消渴目病科,是国内首家中医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眼病防治中心,在高健生研究员带领下,2004年9月建科,目前有病床46张,医生10人,护士11人。其中博士后1人,博士5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博士生导师2人。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北京市重点专科。共培养博士生8人,硕士生10人,承担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重点攻关等项目20余项。获得北京市、中华中医药学会等科技进步奖5项。科室曾连续六年荣获医院医疗工作先进一等奖,2011、2015年两次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巾帼建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5年被国家卫计委评为优质服务岗。2008年被评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中医特色护理优秀科室”。2012年荣获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等荣誉称号。年门诊量逐年提高,病床使用率保持在90%以上。

科室特色

消渴目病科在高健生研究员的指导下,博士生导师接传红主任的带领下,科室拥有中西医专家团队,实力雄厚,特色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各种眼病,尤其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玻璃体出血、难治性白内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发挥中西医治疗优势,临床和科研相结合,不断创新。根据糖尿病眼病患者的特点,提出“整体综合疗法”,采用中医药、离子导入、蒸汽等七联和九联的明目方法。擅长各种激光技术治疗眼底病、白内障、青光眼等;知名白内障手术专家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玻璃体切割术、难治性青光眼手术、玻璃体腔注药、斜视、视网膜脱离复位等手术。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治疗:通过开展密蒙花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出“益气养阴,温阳通络”的治疗原则,20年来在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方面拥有大量患者群,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2、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出益气健脾、活血利水法,重在补脾原则,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拟定“消肿方”应用于临床,对于水肿严重者,在应用中医药同时,加用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或应用格栅光凝,可延缓水肿复发,改善视功能,效果明显。

3、糖尿病引起玻璃体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重度难以吸收的玻璃体出血采用23G玻切及剥膜或充填硅油的同时,围手术期应用中药生蒲黄汤加减,可减少术后反复出血,减轻视网膜出血和水肿,提高视力,提高了玻切手术的疗效。

4.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治疗:在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中,很多伴有糖尿病,急性期的治疗不能全身应用激素。可局部应用扩张血管及激素药物,中医治疗以益气活血通络为主,补阳还五汤加减,同时辅助针灸治疗。另外要预防另一眼的发作。

5、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本病常见于眼缺血综合征、低灌注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治疗首选视网膜光凝,还有抗VEGF注射、睫状体光凝、青光眼阀等方法,根据眼压和视力情况进行选择。中药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在控制眼压、减少痛苦同时,保存一定视力。

6、难治性白内障的治疗:对于无玻璃体眼、硅油眼、瞳孔难以散大、陈旧性葡萄膜炎等患者的白内障,进行晶体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具有一定难度,而糖尿病患者多伴以上情况,需要手术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取得和普通患者一样的效果。对于难治性白内障,需要先治疗眼底病变,待病变稳定再行白内障手术。尤其是伴有视网膜病变时,根据眼底清晰度决定激光和手术先后,尽可能先进行周边视网膜光凝,使患者视力保持的更长久。

7、其它出血及变性性眼底病的治疗:提出“整体综合疗法”,采用中医药、离子导入、蒸汽、耳穴压豆、针灸、眼针等七联和九联的明目方法。提高和保存视力,减少水肿,促进出血尽快吸收。

8、干眼的治疗:糖尿病患者70%伴有干眼,且多为睑板腺功能异常所致,应用中药益气养阴、活血通络,配合中药蒸汽、热奄包、眼贴等物理方法,有助于患者病变的尽快恢复。

科室擅长
睑腺炎
夜盲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