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深圳大学总医院急诊科
深圳大学总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17位医生
科室介绍

深圳大学总医院急诊科按“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救-急诊留观-急诊病房-急诊ICU-院外救援”一体化的现代化科学完备救治体系建科,为二级临床科室,将依托深圳大学建立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临床实践与科研并重的培养体系。
2018年11月,与天津大学灾难医学研究院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医师协会军民融合卫生应急培训学院紧急医学救援深圳分中心(深圳)在急诊科挂牌,将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急救灾难救援技术水平,推动深圳市急救救援医学学科建设发展,弥补我市在这一领域的短板。
2018年12月,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合作共建深圳急诊专科护理联盟,旨在加快急诊护理规范化进程,共同提高在急诊护理领域的管理水平,提升专科影响力。2019年3月正式成立深圳大学急救与灾难临床医学中心,2019年3月正式成为深圳市急救中心120网络医院,承担辖区人口的急诊急救任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和大型医疗保障工作。
目前已开展区域有急诊流水区、急诊抢救室、急诊输液区、急诊留观区、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和120院前急救科。2019年7月引进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天津大学灾难医学研究院急救和灾难医学团队。已成为航空医疗救援试点医院,遇到突发情况,“空中-地面无缝救援”体系将为挽救生命保驾护航。
基本介绍
急诊科一期工程于2017年建成,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深圳塘朗山北麓的大学城腹地,紧邻新兴的深圳大学西丽校区、南方科技大学,西侧为西丽高尔夫球场,是深圳唯一能鸟瞰高尔夫球场美景的医院。
绿色生态医院布局,急诊与门诊大楼呈S形架空廊架,与梭形医院街之间形成“绿肺”,并设置独立专用急救通道,紧邻门诊部、影像科、检验科、住院部并连通,最大限度的缩短急诊抢救和检查半径,以保证紧急救治相关科室的服务连续和畅通。
急诊科现有抢救室床位6张,EICU床位6张,急诊留观区及病房床位45张,另设急诊输液室、急诊手术室、院前急救等。拥有中央监护系统、血液净化仪、进口呼吸机、超声清创治疗仪、纤支镜系统、可视喉镜、耳鼻喉综合治疗台、全电动五官仪等先进设备。
医院二期工程规划新增建筑面积7800m2,新增EICU和CCU床位各12张、DSA手术室5间,独立急诊放射区检验区,直升机停机坪等。以便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全方位服务。
急诊科医务人员有着长期的一线工作经历,队伍年轻,梯队合理,专业技术精湛,科研能力强。共有医师16名,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7名,住院医师4名。其中,博士1名,在读博士3名,硕士10名,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名牌大学。护士28名,其中主管护师9名,护师16名,护士3名,其中本科学历占90%。
诊疗范围
按照国家规定急诊病人病情分级标准,Ⅰ级至Ⅳ级均是急诊科诊疗范围。
未来发展亚专科
1.胸痛中心:快速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气胸、肺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和心包积液等危机生命的胸痛,尽早明确诊断,及早实现有效心肌再灌注,,改善病人预后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主要技术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等。
2.卒中中心:快速识别脑出血和脑梗死。针对脑梗死,积极实施溶栓取栓治疗,采取综合治疗与管理减少脑细胞死亡,改善病人预后,帮助病人康复出院。
3.创伤中心:尽早识别危重病人和及时有效干预治疗,构建高效的预检分诊流程,联合骨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普外科等相关科室优化院内诊治流程,发展运动急救医学,加强急诊FAST超声诊断和重大急诊事件后的心理健康辅导等领域。
4.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建立完善区域性危重孕产妇转会诊与救治网络,提高危重孕产妇救治能力和服务质量,保证救治服务的及时性和安全性,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5.危重儿童和新生儿就治中心:承担区域内危重新生儿救治、转诊、会诊和新生儿专业技术培训、指导任务,提高新生儿疾病救治能力和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6.中毒中心:迅速脱离毒物,促进毒物排泄,采用特效解毒药物,对症治疗和脏器支持治疗等。形成有机磷、百草枯、CO、蜂蜇伤等急性中毒的早期集束化治疗,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中毒的标准化治疗。

科室擅长
中毒
小儿痉挛
咬伤
急腹症
热痉挛
电击
酒精中毒
碱中毒
劳力性热射病
支气管异物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创伤
低温症
低血容量性休克
恶性高热
高锰酸钾中毒
镉中毒
急性胸痛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口眼歪斜
苦笑面容
棉籽中毒
灭鼠药中毒
憩室病
青霉素过敏
兽咬伤
双硫仑样反应
小儿抽搐
小儿海鲜过敏
药物热
重力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