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脏内科是常州市较早建立、省内起步较早的心血管专业学科点,由著名心脏病专家陈云雷主任创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壮大,目前已成为一个学科全面、实力雄厚、专业技术精湛、在市内领先、省内都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学科。
1999年月10月,该科正式被共青团中央授于“全国青年文明号”光荣称号,2004年12月被评为“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文明号”,2011年9月被评为“江苏省重点专科”,2013年建成具备GCP资质的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已创建成高级胸痛中心。本学科重视对各种常见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研究。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历程,已打造出了自己鲜明的专业特色,开展介入方法治疗心脏病一直是本科的重点研究和发展方向之一。
心脏内科自70年代起,即在常州地区开展了心脏起搏术,在94年起开展了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98年起在常州地区独立完成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99年完成首例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起博器(ICD),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室间隔缺损伞堵及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等高难手术也由心脏内科在常州地区率先进行。目前先后为10000多例病人实施了介入手术,居常州市领先水平。
近年来,心脏内科心脏介入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已形成以博、硕士群体为核心的起搏与心电生理、冠心病和结构性心脏病三个介入专业学组。多项技术填补常州市内空白,在常州市率先开展了植入新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临床研究。应用Carto等三维标测技术开展射频消融治疗复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患者的再同步化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等均在本市处于领先地位,并跨入了省内先进行列。
2009年在本市率先开展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2012年又在本市率先开展冠脉血流储备分数检测技术,应用IVUS技术进行腔内评估冠脉病变并指导PCI治疗,实现了冠心病诊断从形态学到功能学的新飞跃。在常州地区,该科率先采用冠脉内旋磨等各种高难度的技术治疗复杂型冠心病,使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水平处于领先水平。目前为主,该科的各种介入手术无论从手术的数量还是手术的种类,均居省内地市级医院领先水平。
心脏内科还同国内多家著名医院,如中国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中大医院、苏州大学附属一院、上海胸科医院、上海瑞金医院等多家医院建立了协作关系,由国内知名专家定期会诊及手术,带动了科室业务的不断发展。
CCU每年收治数百例心脏重症患者,在常州地区首次开辟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绿色通道,承担了常州地区大部分心脏危重患者的抢救任务。目前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急诊介入及支架置入术、溶栓治疗居省内先进水平、市内领先水平。心脏内科设有专科门诊、专家门诊及两院区三个病区(132张床位),另设有心导管室、心脏重症监护室(CCU)、心功能室(包括心电图、全程心电图、心室晚电位、活动平板)、心脏电生理室,以满足广大患者的需要。
医院投巨资引进国外先进的医疗设施,如西门子血管X线数字成像系统、巴德多导生理记录仪、惠普心脏超声诊断仪、活动平板仪、动态心电图仪、动态血压监测仪、惠普心脏监测系统等各种先进专科仪器。另外,医院具有省内领先的SPECT、64排螺旋CT、MRI、流式细胞仪等,能快速准确地对各类疑难心血管疾病做出诊断、预后分析和治疗选择,为病人接受现代化高科技医疗服务和疾病的诊治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心脏内科技术力量雄厚,要才梯队结构合理。其中正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12名,医学博士3名,享受国务院津贴学者1人,归国留学人员4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人。
《自体骨髓间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初步临床观察》获2008年常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组织多普勒和实时超声心动图对不同QRS时限心衰患者心室同步性的研究》获常州市科技进步四等奖;《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右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获2009年常州市卫生局新技术引进二等奖;《急性冠脉综合征与睡眠呼吸严重程度相关性的研究》2011年常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已发表专业论文10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近10篇。
周一至周六全日设有专家门诊。心脏内科一贯遵循“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服务”的宗旨,愿以一流的医疗水平、先进的治疗手段、优质的服务理念、良好的服务态度奉献于广大心脏病患者。为征服危害人类的健康的祸首——心血管疾病作出贡献。
心脏内科是优质护理示范病区,是一个严谨而活泼的团队,心脏内科四病区护理人员18人,N1级护士11人,N2护士5人,N3级护士2人。其中,专科护士1名,本科学历9名,大专学历9名。《急诊PCI术后患者一周心脏康复护理》持续开展中,对于急诊PCI术后的患者实施早期的心脏康复,帮助患者走出“心脏病需静养”的误区,在治疗的同时协助他们参与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