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急诊科,于1987年正式成立,依托北京医院雄厚的科研、技术能力及高精尖设备,秉承“做细心人-技术精湛、做热心人-态度和蔼、做有心人-医德高尚”的服务宗旨,历经27年的发展,已形成了集医疗、教学、科研、干部保健并举的综合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科室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弘扬“爱岗、敬业、奉献”的精神,强化科学化、规范化与制度化管理,不断提高医疗和服务质量,力争创建“一流设施、一流管理、一流人才、一流技术、一流服务”。
经过2009年的全面改造装修,区域分布与功能安排更趋合理。急诊部拥有六个主要功能区域:各科诊室、急危重症诊治区(抢救室与复苏室共13床位)、EICU(10床位)、综合病房(35床位)、留观(21床位+10平车位)和输液区(30座椅)、以及传染病患者隔离区,并设急诊化验室、放射室、药房和收款处,提供24小时的快捷服务。
试行由主任(副)医师负责区域医疗工作的岗位责任制和护士长负责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医疗与护理制度、规程完善。自1995年率先开展了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以来,科室采用床旁漂浮导管血流动力学监测、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机械通气、床旁血液净化疗法等救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呼吸衰竭、急性中毒、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积累了丰富经验。
在2003春抗击“非典”的战役中,急诊科作为隔离病区,全科同志义无返顾、工作一线,科学救治SARS患者和疑似病例,并且医务人员无一感染。获东城区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另有4人次获国家级荣誉称号,14人次获卫生部和北京市表彰。
2010年以来急诊量10万余人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整体医疗护理质量稳步提升,凝练出以老年急危重症临床救治为核心、以心脑血管急症和脓毒症为重点的学科研究与发展方向,学术氛围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承担北京大学医学部(急诊医学、全科医学)教学任务,是北京市首批急诊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急诊医学硕士点和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老年医学硕士点,已培养毕业和正在培养研究生16名。
科室目前有医生30人(包括技师1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18人,学士11人;高级职称6人,中级13人,初级11人。护士71人,其中本科20人,大专50人,中专1人;主管护师21人,护师36人,护士14人。科室主任张新超教授是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北京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全国常务委员兼副总干事长,兼任中国急救医学杂志常务编委和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等多本专业核心期刊编委,主译专业著作1部,副主编著作1部,参编急诊教材及专著15部,在全国急诊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影响力。科室是医院的“模范和谐小家”,近年先后获得 “全国三八红旗集体”、“首都劳动奖状”、“全国卫生系统巾帼文明示范岗”、“卫生部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一劳动奖状”等多个国家级或省部级奖励;获得历年北京医院“抢救成功特别奖、一等奖、或重大抢救成功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