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肿瘤医院肿瘤中医科成立于1987年,中西医结合病区成立于1994年,是四川省肿瘤医院一级科室。经过30余年发展,目前肿瘤中医科集科、教、研一体,具有全省领先的临床水平,科研能力及学术水平也逐年提升,同时还承担教学任务。
全科现拥有60张床位,医护人员共29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1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3人,在我省肿瘤治疗领域有较强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诊疗实力。
肿瘤中医科杨祖贻主任医师从事肿瘤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和科研工作30余年,具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较强的科研能力,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1项、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课题2项,四川省科技厅科研课题1项。2项科研课题已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技成果鉴定,并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成都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在相关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杨祖贻主任医师同时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委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肿瘤外治法专委会理事;四川省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姑息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委会委员。被四川省人事厅、四川省卫生厅、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四川省名中医”。科室团队其他成员都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目前恶性肿瘤治疗原则是合理有效的综合治疗,中医药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科坚持以中西医结合方法参与肿瘤的综合治疗,突出中医药治疗特色,在肿瘤辅助治疗、提高患者免疫力、减轻肿瘤放化疗副反应、治疗肿瘤并发症、预防肿瘤复发转移等方面疗效显著。
肿瘤中医科室年门诊量上万人次,中医治疗率达到100%,病房中医治疗率达到95%以上,肿瘤中医科在我省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越来越多的患者因为希望得到中西医结合和中医特色治疗而慕名入住肿瘤中医科。
肿瘤中医科科特色治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术后康复:针对身体素质较差的肿瘤术后患者,通过中医药治疗,促进机体快速康复,有利于尽快进行其他术后治疗。
(二)减毒增效:通过中药内服及外治法减轻化疗患者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改善食欲和睡眠,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能力,降低各种放射性损伤的程度,预防和改善放射副反应。
(三)放化疗间歇期康复:通过中医药治疗改善患者相关症状,有助于下一阶段治疗的顺利进行。
(四)预防肿瘤复发转移:当患者完成手术、放化疗及其他治疗后,用中医药预防肿瘤的复发、转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五)晚期姑息治疗:针对终末期患者,中医药能够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肿瘤中医科室目前开展有内服煎剂、静脉注射制剂、口服中成药、针刺、艾灸、中药外治等多种中医药治疗方法为患者解除病痛,具体项目如下:
(一)艾灸:艾灸疗法属于中国传统疗法,对缓解疼痛、改善多种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都有确切的疗效,目前肿瘤中医科室每日住院患者的艾灸治疗率在60%以上,深受广大患者欢迎。
(二)穴位贴敷:穴位贴敷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通过药物外敷起到一定治疗作用。穴位贴敷对癌性疼痛、胸腹腔积液、腹胀等症状都有一定改善。
(三)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法”,是将药物注入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它把针刺刺激于药物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作用,从而提高对疾病的疗效。常用于肿瘤患者放化疗后消化道症状和骨髓抑制治疗效果好。
(四)耳穴埋豆:耳穴埋豆在减轻化疗患者消化道反应,例如恶心、呕吐、呃逆、腹泻等症状方面有较好效果。
(五)针刺与拔罐:针灸治疗疼痛方面有比较显著的疗效,可以改善患者食欲、提高免疫力。肿瘤中医科室开展了普通针刺、火针、电针等针灸方式。火针是将针在火上烧红后快速刺入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肿瘤中医科室主要应用于癌性疼痛方面的治疗,对于神经肌肉性疼痛效果尤佳;对于放化疗后体质虚弱的患者,也能起到助阳补虚、温通经络等作用。
拔罐俗称拔火罐,具有疏通经络、畅通气血、消肿止痛、调理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针刺与拔罐相结合即针刺拔罐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患者也有一定疗效。
四川省肿瘤医院,肿瘤的治疗原则是合理有效的综合治疗。伴随着医改工作的稳步推进和医院综合实力的不断发展,肿瘤中医科室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和医院统筹规划,不断提升医护人员临床技能水平、学习掌握肿瘤治疗最新进展、转变理念提高服务意识。
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实际可靠的临床疗效受到广大患者认可。通过内外兼修,坚持中西医结合,在多年的发展中临床水平不断提高,科室逐渐发展壮大,在全省中西医结合治疗领域学术水平处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