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前身为内科心血管专业组。1960年由著名内科专家杨德浩医师组建,设立病床25张。1978年由国内著名心血管疾病专家朱震教授兼任组长;下设6个检查室:心电图室1952年组建,1955年开始双倍二阶梯运动试验;1952年开展阿托品和心得安试验;1986年开展踏车试验。心导管室1979年由朱震副教授陈厚侠主治医师组建,开展心血管疾病的导管检查,处当时省内领先水平。心脏超声室1979年引进心脏M超声诊断仪。心电监护室用于急性心肌梗塞和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的监护治疗。体外反搏室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视网膜萎缩的治疗。心电频谱分析室上世纪70年代国内较早开展电除颤和电复律和心脏起搏技术1977年由朱震主治医师研制成功的7711型快速心脏起搏装置,获得1979年布鲁塞尔国际医学发明奖,该仪器用于临床抢救危重病人取得良好效果。1979年由朱震副教授、陈厚侠任桂芝医师在心脏外科张正生马焕列主治医师的配合下首次完成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便携式心外膜起搏治疗,之后开展了心内膜起搏治疗,挽救了许多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的生命,并开展窦房结功能不全患者经食管心脏起搏技术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心功能检查术等技术。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心内科成为首批硕士研究生授权单位,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0年又获准为临床专业学位型博士学位授予点、山东省临床重点学科和青岛市重点学科,2008年获得首批国家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培训基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青大附院心内科已经成为山东东部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中心,2000年以来承担了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目前已集医疗、教学、科研、规培和继教为一体,在全国享有较高声誉。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心内科在建设规模、医疗服务、专业设置、学术水平、人才培养和医疗设备等方面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医疗、教学、科研、规培和继教等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才梯队心血管内科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济济,形成了以一批国内省内知名的德才兼备的老专家引领下的一批高素质中青年骨干技术人才为中坚的、亚专业齐全的高层次医疗、教学与科研群体。目前学科拥有专职医师46人,其中获博士学位30人,硕士学位16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比例达100%,正高级职称15人,副高级职称8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0人,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委1名,中国心血管研究杂志、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等核心期刊常务编委、编委4名。科室学术骨干分别担任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委员、中华心电生理和起搏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心电学会和中国心律学会委员、中国心律失常联盟常委、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心力衰竭器械治疗(CRT学组)学组委员及山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山东省医学会介入心血管病分会、山东省医师协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学会心脏康复分会、青岛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介入分会、青岛市心电生理和起搏学分会、青岛市医学会心脏康复分会等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职务,学科人才梯队合理,学术带头人年富力强,由在相关学术领域内公认的具有较高学术造诣、成绩突出且有能力带领学科完成预定目标的、正高级职称人员担任。亚专业分为心电生理和起搏、冠心病介入诊断与治疗、高血压和动脉硬化以及心力衰竭和结构性心脏病学,其专业带头人分别为全国学会委员或学组委员及山东省副主任委员等担任,总体实力位居全国先进行列。专业特色(1)心电生理和起搏专业专业组技术及科研实力雄厚,多年来在心脏起搏和电生理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心脏起博治疗一直走在国内先进和省内领先水平,每年完成ICD、CRT和心脏起搏治疗350余例,生理性起搏比例达到75%。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生理性起搏的临床应用研究,开展选择性部位起搏包括右心室流出道间隔起搏、房间隔起搏、高位右房起搏和希氏束起搏等的临床研究。在恶性心律失常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埋藏式体内转复除颤仪(ICD)的临床应用出生内领先和国内先进水平,在心律失常性猝死尤其是冠心病猝死的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每年开展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500余例,近年来积极开展心房颤动和复杂室性心律失常的消融治疗,取得显著效果。近年来积极开展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同步性特点的研究,在器械治疗尤其是心脏同步化治疗(CRT),每年举办生理性起搏的临床应用、心脏性猝死和慢性心力衰竭同步化治疗方面的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取得了显著成绩。2008年被列入首批卫生部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2)冠心病介入诊断与治疗每年收治冠心病患者6000余例,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于1991年起在国内较早开展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1998年率先在省内开展经桡动脉途径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术),目前已是常规技术,避免了卧床相关并发症。每年完成PCI术2500余例,包括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严重钙化病变等各种复杂病变,并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测定技术优化冠状动脉疾病诊治策略。手术成功率在98%以上,平均住院天数3.5天,随访率95%,冠心病诊治水平处于国内先进行列。多年来一直帮助和指导周边地区有条件医院开展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技术,促进了该地区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近10年来参与多项国内外多中心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试验,同时承担和完成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该亚专业坚持床边心脏病学、分子心脏病学和介入心脏病学紧密结合的发展模式,学科地位和社会声誉日益提高。近年来,本学科与急诊内科、介入手术室等科室密切合作,以胸痛中心建设为平台,开启24小时“急性心肌梗死”生命绿色通道,挽救了众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获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本学科目前主要围绕冠心病发病基础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进行相关基础研究。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共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30余篇。本学科全体同仁将以精湛的医术、崇高的医德全心全意为广大冠心病患者提供优质的预防保健、早期检测、综合治疗和血管康复等健康服务。2008年被列入首批卫生部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3)高血压与动脉硬化专业青岛市高血压病重点实验室落户在青大附院心内科,与心内科共同构成了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特色专科。本学科拥有高素质的临床医疗和科研队伍,目前已经建成集健康教育、健康咨询、门诊就医、住院治疗、门诊随访为一体的高血压病预防和诊疗体系。学科特色:本学科在顽固性高血压、波动大高血压、重症复杂的高血压、各种继发性高血压诊断治疗方面有独特的建树,深受广大患者的肯定。(4)心力衰竭和结构性心脏病专业结构性心脏病泛指一大类先天性或获得性的心脏和大血管结构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心脏疾病,如传统定义的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和心肌病。结构性心脏病的治疗尤其是介入治疗近年来发展迅速,心血管内科从1991年即在全国较早开展了经皮动脉导管未闭栓塞术,于1992年开展经皮球囊二尖瓣及肺动脉瓣成形术;于2001年开展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及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目前,每年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及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等80~120例。心内科于2018年开展了左心耳封堵术,针对房颤需要抗凝而又不能服用抗凝药的患者,为预防脑卒中提供了有效的预防措施。于2019年开展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的患者提供了微创的治疗手段。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药物治疗的更新进展缓慢,近年随着新的器械研究,器械辅助治疗措施有了较大的发展,改善了病人的症状和预后。心内科年诊治心力衰竭病人数千例,经过优化药物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对肥厚性心肌病患者,于1997年开展了化学消融及右室起搏治疗;对扩张性心肌病及晚期重症心衰患者,开展了心室再同步化治疗及植入自动复律除颤器,现每年植入CRTP、CRTD50余例。(5)心脏康复心脏康复是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发作稳定期、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或其他类型的心脏外科手术术后、稳定性心力衰竭、稳定性心肌病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心血管病人群,通过一系列的康复评估、运动疗法、饮食疗法、心理疗法、生活方式的改善、规律服药、定期监测各项指标和接受健康指导等手段,全程全面关注,针对患者术后以及院后的症状转归,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回归正常社会生活,并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目前作为山东省心脏康复学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心脏康复主委单位,目前正逐步完善心脏康复体系,引领心脏康复理念,每年完成心脏康复患者100余例。科研教学近年来,科室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省、市各级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委托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市级科研奖励10余项;主编、副主编著作10部。近年来,在国内公开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总计200余篇,被SCI、MED、ISTP收录80余篇,3项课题经鉴定达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可支配科研经费500余万元,先后与美国、德国、以色列、日本、韩国等知名医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先后有10余人次出国留学、访问学习,并在学科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坚持发展创新。科室依托基础医学国家示范教学中心,在校内率先开展了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凭借省级临床重点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的巨大优势,勤于发展、不懈努力,累计培养大学本科生2500人、硕士生300余人、博士生15人。先后举办各级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班和国家级、省级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多次。荣获“青岛大学优秀学士学位论文”3篇。近年来,先后有多人被评为“青岛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青岛大学优秀教师”等。
详情

科室疾病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冠心病怎么治疗吃什么药
2024.08.12
冠心病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吃西药,或者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在西药方面,可以吃硝酸酯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断剂、调脂药物、钙通道阻滞剂等,起到扩张冠状动脉,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心肌耗氧量,稳定斑块的作用。在中成药方面,中医认为冠心病属于“胸痹”范畴,主要病机是血脉不通,而血脉不通是由瘀血、气滞、寒凝等引起。可以使用参七心疏胶囊、复方丹参片、银杏叶胶囊等药物来治疗。其中参七心疏胶囊,具有理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其组方中的丹参通络止痛、活血清心;三七活血化瘀、止血定痛;灵芝补养气血等,切合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的病机,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胸痹、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除了服用药物,还可能需要进行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等治疗方法改善病情。同时生活中注意戒烟限酒、低脂低盐饮食,适当体育锻炼,控制体重等。患者可能会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和支持也是重要的一环。另外还需要定期进行心血管内科专科门诊随访,以监控病情的变化。
王靖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
5.67万
101
什么是心衰
2024.07.17
心衰就是心力衰竭,是多种病因导致的心脏结构或者是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心室的收缩或者是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造成静脉系统淤血以及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也就是肺淤血、体循环淤血,以及外周水肿等。心衰的病因繁多,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心脏疾病。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患者需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比如减少钠盐的摄入、适当运动等。药物治疗方面,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改善症状的药物,比如呋塞米、托伐普坦等利尿剂;或者是正性肌力药,比如左西孟旦、洋地黄类药物,以减轻心脏负担、扩张血管、增加心肌收缩力;或者是使用改善预后的药物,比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还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或者是β受体阻断剂类的药物、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维立西呱片等。此外,还可以使用中成药,比如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这个药物可以改善患者心脏功能的指标,减轻心肌损伤的程度,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调节血压水平,从而减轻心力衰竭的相关症状。还有其他一些中成药,也有助于改善心衰的症状。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可以考虑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比如说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D),左心室辅助装置的植入(俗称人工心脏),以及心脏移植手术。
张静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
3.52万
28
瑞素坦降压效果怎么样
2024.07.12
瑞素坦的通用名是雷米普利片,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充血性心衰患者,以及急性心肌梗死2-9天后出现的轻到中度心力衰竭的患者。也可以用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尤其是伴有动脉高血压的患者。其疗效较好,具体因人而异,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瑞素坦是一种长效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能够持续24小时平稳的降低血压。并且临床研究表明,使用该药物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如脑卒中、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 另外,瑞素坦是经过肾和肝双通道排泄,即使肾功能有所减退,通常也不会明显影响其在体内的清除,降低了因肾功能异常而导致的药物积累风险,比较适合肾功能异常及老年患者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该药是处方药,需要严格按照医嘱使用,不可擅自增减服药剂量或频次,以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李元十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
12.84万
348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