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麻醉科,是集临床麻醉、疼痛治疗、急救复苏及科研创新为一体的二级学科和一级临床科室,是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委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麻醉学硕士生培养基地,佛山市顺德区医学(临床)重点专科。
科室包括麻醉科、疼痛科、门诊内镜检查(介入)中心、手术室等四个部分,现有麻醉专业医师20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9人,主治医师9人,住院医师1人),麻醉护士2人,手术室护士30人,设备工程师1人,后勤工人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获硕士学位3人。2021年麻醉手术量超过1.2万台(三四级手术占比>70%),门诊无痛量超过1.5万例次。
近年来,随着政校合作持续推进,麻醉科经历了一个跨越式发展时期,科室规模不断扩大,手术数量和种类逐年增加,业务范围不断延伸,在临床麻醉、疼痛治疗、科研教学、科室管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各个领域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临床业务
科室拥有手术室11间,麻醉前准备室1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1间。配备国内外先进的麻醉机、生命监测仪、麻醉深度监测仪(Narcotrend)、麻醉气体监测仪、神经刺激仪、血气分析仪、光导纤维支气管镜、术中保温系统、自体血液回收机、心脏除颤仪、C臂X光机、床边超声机、射频热凝系统、臭氧治疗仪、超激光治疗仪等设备。
麻醉科一直对标国内外一流麻醉技术水平,能高质量地开展各类现代麻醉技术,包括靶控输注麻醉(TCI)、全凭静脉麻醉、静吸复合麻醉、细针腰麻、腰硬联合麻醉(CSEA)、超声引导外周神经阻滞、超声引导血管穿刺、喉罩插管、支气管封堵、肺隔离和单肺通气、可视喉镜下困难气道插管、控制性低血压、自体血液回输、各类休克的循环功能支持、术后多模式镇痛等,可为高龄或严重心肺疾病患者提供安全的麻醉保障。
疼痛科(疼痛专科门诊)开展的颈椎病针刀疗法、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毁损术、腹腔神经丛毀损术、腰椎间盘射频热凝术、改良鞘内吗啡泵植入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综合治疗方案等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门诊内镜检查(介入)中心积极开展舒适医疗服务,在无痛胃肠镜、无痛纤支镜、ERCP等高难度麻醉技术方面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建立并完善了门诊内镜检查(介入)中心的各项工作制度、服务流程和麻醉规范,加强了院感和质控管理。2019年以来,门诊无痛人次突破1万例,无发生一例麻醉相关死亡或严重并发症。
麻醉科在保障围术期麻醉安全及治疗急慢性疼痛疾病的同时,还承担医院危重病人抢救治疗和复苏、深静脉穿刺会诊、术后镇痛等工作,业务遍及全院各个角落。
人才培养
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作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委单位,每年定期举办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多项,加强与国内外顶尖学科及知名专家教授的沟通,积极引进新理念和新技术,强化科室年轻医生的培养,同时也对区域内基层医院麻醉医生的培训起到示范作用。科室注重年轻医师专科业务、科研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在科内营造出积极向上、努力学习的良好氛围,积极为他们搭建接受更高层次继续教育的平台。
科室大力支持青年医师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每年选送优秀青年医生到国内著名三甲医院进修,定期派出年轻医师参加各种级别的学术会议,这些举措极大促进了青年医师的学习热情,有助于他们了解麻醉学领域发展的最新动态,开阔视野,提高创新意识。麻醉科现已拥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医师,在临床工作、科研教学、学术创新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学科建设
近10年来,手术麻醉科积极开展临床科研工作,承担省市级科研项目8项,其中广东省卫生厅课题1项,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2项,佛山市科技局课题3项,佛山市卫计局课题2项。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单篇IF>5分)。
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由吴先平教授担任副主编,科室骨干参与编写的《急诊麻醉学》一书于2022年由中国人口出版社出版发行。麻醉科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麻醉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每年招收学术型研究生2名。
为加强学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科室建立与完善各项工作规章制度,规范临床工作程序,建立临床路径和麻醉操作常规,实现麻醉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科室长期坚持每天早交班疑难病例汇报讨论、每月全科业务学习,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年轻医生和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培养和考核制度,有力地保障了麻醉质量和麻醉安全。
秉承“医者仁心,团结友爱”的理念,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麻醉科全体同仁竭诚为手术患者的舒适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