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是与特区一同成长起来的临床一级学科。
1993年成为医院重点专科,2013年成为广东省重点专科,2019年成为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现有1个门诊部和1个住院部;设有听功能检测中心、内窥镜诊疗中心、呼吸睡眠监测中心、嗓音训练中心、眩晕诊疗与康复中心、耳鸣诊疗与康复中心和耳鼻咽喉实验室;固定床位50张,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11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4人,其中,博士导师2人、硕士导师3人、博士7人、硕士7人、学士7人;主任护师1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7人、护师11人,护士1人;技师1人。
听功能检测中心配备有多频稳态听性脑干诱发电位仪、耳声发射仪、声导抗仪、AURICLE纯音测听仪和助听器验配仪,可开展主客观听力检测、语言测听、婴幼儿听力检测、咽鼓管功能检测、中耳声导抗检测和助听器验配。
内窥镜诊疗中心配备有STORZ、WOLF内窥镜诊疗系统、XOMED动力系统、XION、OLYMPUS电子鼻咽喉镜、OTOPRONT和OLYMPUS纤维鼻咽喉镜及射频微波治疗仪,可开展耳鼻咽喉形态检查、照相、储存、打印和窥镜下微创治疗耳鼻咽喉疾病如声带小结、息肉、喉乳头状瘤、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特别对早期发现鼻咽癌和喉癌提供了可靠保证。
中心于2005年在深圳市首家引进鼻内镜导航系统,这对于一些高难度手术如:视神经管减压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和鼻内镜下脑垂体瘤摘除术及侧颅底手术如听神经瘤摘除术等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呼吸睡眠监测中心配备有MONET呼吸睡眠监测仪和XOMED等离子刀,可监测诊断鼾症、中枢性和周围性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并对周围性病变施以手术和消融治疗。
2017年引进了深圳市首台一体化眩晕诊断与治疗仪,“耳石症”的治疗实现了由手法复位向智能化复位的更替,对于颈椎病患者,老年患者等也能进行耳石复位,此外还能对晕动症患者进行习服治疗,对平衡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使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眩晕的诊治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019年引进耳鸣声治疗平台,通过TMIST(耳鸣多元复合声治疗)模式,充分利用听觉功能对耳鸣进行抑制以及改善植物神经系统分泌紊乱的状态,为患者建立良好的听觉健康管理平台,为耳鸣管理提供了实用技术手段。
此外,耳鼻咽喉中心尚配备有一体化手术间、蔡司显微镜、XOMED颅底动力系统、彼岸耳科电钻、STORZ高清内镜系统、显微手术器械、二氧化碳激光器、STORZ支撑喉镜、小儿支气管镜、食道镜等设备,为解除耳鼻咽喉疾病患者的痛苦提供了保障。
94年以来,借助综合性医院“创三甲”的机会,耳鼻咽喉科实现了快速发展,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实现了本院耳鼻咽喉科在科学研究和临床医疗技术方面许多零的突破,开展了三甲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技术,如:耳显微外科手术、喉显微外科手术、鼻内窥镜手术、先天性中外耳畸形一期成型术、双侧声带外展麻痹的手术治疗、全喉、部分喉切除术及发音重建术、下咽癌切除及咽喉功能重建术、颈清扫术、视神经管减压术、眶内肿瘤摘除、眶减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颞骨切除术、电子耳蜗植入术、高危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颅咽管瘤摘除、颈静脉球体瘤切除、颈动脉体瘤切除、内镜咽旁间隙肿瘤摘除、内镜经口径路颈椎椎体病变切除、双岛胸大肌皮瓣、内镜鼻咽癌及颅底肿瘤切除与重建、耳内镜鼓室成型术、耳内镜人工镫骨植入术、迷路进路迷路后进路听神经瘤摘除术、内镜显微镜联合岩骨肿瘤与颈静脉孔区肿瘤切除术等。在开展新业务的同时,狠抓科室管理和人员培训,梯队受到了严格的训练。
临床科学研究是专业发展之本,科室共承担省部级、厅局级、市级科研课题30余项;获省科委科技进步壹等奖、国家科委科技进步叁等奖、国家教委科技叁等奖、省卫生厅叁等奖各1项;近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SCI40篇);主编和参与编写专著20部。
作为国家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安徽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汕头大学、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中山大学耳鼻咽喉科学研究所深圳诊疗研究基地,卫生部内镜培训基地,已培养8名博士、25名硕士,每年培养优质的规培生,积极参与到医教研事业中,对深圳甚至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未来,科室将在创建“地区一流专科”的奋斗目标和“突出临床,综合发展”的战略前提下,立足深圳、辐射珠三角及华南地区,使耳鼻咽喉疾病的诊疗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广大患者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