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切换
科室简介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始建于1976年,由广东省知名内分泌学专家蔡如森教授主持。1990年正式成立内分泌专业,设病床16张,独立进行内分泌领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与糖尿病、甲状腺、肾上腺、性腺、垂体等疾病相关的实验室检查。2002年内分泌专业独立为三级学科,由陈广原担任内分泌主任。设病床18张,有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3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学位3人。设有专家门诊、糖尿病、甲亢、肥胖症等专科门诊。2009年,内分泌学科带头人由陈小燕接任,经过10余年的积累及发展,现有医师10人,其中教授1名,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4名;获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4人,硕士生导师1人。内分泌科在糖尿病的早期逆转治疗、肥胖的综合治疗、高血糖的院内外一站式远程管理、甲状腺结节的早期诊治、骨代谢异常的早期诊治、类固醇性内分泌疾病的综合治疗、多学科联合的糖尿病健康教育等方面独具特色。近年内分泌科开展了围绕甲状腺结节性质判断的细针穿刺液基法细胞学检查技术,填补了院内空白,大大增加了诊断的准确性,在院内外血糖管理方面也开创了远程管理的先河。教学工作上,内分泌科教学团队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广州医科大学南山学院教学团队)”的团队之一,承担南山学院内分泌模块教学工作。同时,内分泌科承担了广州医科大学的内分泌大课讲授,临床见习、专业带教、实习生带教等教学任务和广州地区各级医院及部分其他省市专科医师的培训及进修带教任务、广东省全科医师转岗及社区医师专业培训工作,培养了内分泌专业进修医生及内科流动站医生百余名。科研上内分泌科致力于常见内分泌代谢病的临床研究及与临床各科的关系研究,近10余年来承担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课题1项,省厅级课题10余项,市厅级课题10余项和学院级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并于2019年8月通过全国药物临床试验资格认定。2008年3月成立了多学科联合的“糖尿病教育俱乐部”,骨干成员来自内分泌科、营养科、眼科、中西医结合科、心血管科、心理科等科,围绕心理应对、饮食调整、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并发症防治以及日常家居自我护理、血糖监测、治疗进展等方面开展讲座。迄今“糖尿病教育俱乐部”举办讲座200余次,在册登记的会员700余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科室荣誉:1.获2016年“广医一院优秀通讯科室”称号。2.获2019年“广医一院优秀集体”称号。3.获“广州市青年文明号”(2019年)。4.2013年5月,成为“国际代谢手术卓越联盟(IEF)”中国区会员,是广东省首家会员单位。5.基层慢性防控管理专项能力建设工程(糖尿病管理专项)-临床带教培训机构(2019)。6.2019年8月获得全国药物临床试验资格认定。7.2017年11月,成为广东省糖尿病强化治疗专科联盟中心单位。8.2018年6月,成为广东省内分泌性高血压专科联盟中心单位。
详情
科室疾病
谭愈昱
副主任医师内分泌科
三甲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60
去咨询
博士
擅长:高血压、甲状腺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骨质疏松、发育迟缓、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糖尿病、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肥胖症、甲状旁腺肿瘤、1型糖尿病
推荐非本院医生
范冠杰
主任医师内分泌科
三甲
广东省中医院
¥600
去挂号
教授
博士
博导
擅长: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糖尿病性白内障、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赵玲
主任医师内分泌科
三甲
广东省中医院
¥300
去挂号
博士
擅长:糖尿病肾病、痛风、骨质疏松、糖尿病、垂体瘤、甲状腺炎、垂体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增生、甲状腺瘤
刘振杰
主任医师内分泌科
三甲
广东省中医院
¥200
去挂号
擅长: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痛 风、甲状腺炎、周围神经病、糖尿病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
唐咸玉
主任医师内分泌科
三甲
广东省中医院
¥50
去挂号
博士
擅长:骨质疏松、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痛风、甲状腺功能减退、2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型糖尿病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最近有了变化,这是真的!
2024.12.11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最近有了变化。3月28日,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了声明,提出糖耐量1小时的血糖可用于2型糖尿病的筛查和诊断。以前做糖耐量试验,如果空腹≥7.0mmol/L,或者2小时血糖≥11.1mmol/L,就达到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前的标准中2小时血糖只有7.6mmol/L,喝完糖水1小时血糖达到12mmol/L,这对身体是否有影响,对于1小时的血糖标准,这次新标准的更新,弥补了1小时的血糖标准。如果1小时血糖≥8.6mmol/L,考虑为糖尿病前期;如果≥11.6mmol/L,就考虑患有2型糖尿病,需要做进一步检查确诊。这些数值是有医学根据的,都是经过长期大量的研究观察来定的,比如1小时血糖≥8.6mmol/L的人群发生视网膜病变的风险显著增加,慢性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所以这次数据的更新可以更早地发现胰岛素抵抗的问题,有利于更好地干预糖尿病。
684
5
哪三种人血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
2024.12.10
以下三种人血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1、输液:有的人因为某种疾病和某种原因,需要到医院输注葡萄糖液,如果说输完液不久或者正在输液中,所测的血糖肯定高于正常,此时血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因此所以要避开干扰因素,再重复测定血糖是否真的高;2、患有某些疾病:如过敏性疾病或者急性痛风发作,需要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抗过敏以及对痛风的滑膜炎效果较好,有时在临床上为了控制急性发作的疾病,会用抗过敏或者糖皮质激素,用药期间,病人血糖会偏高,因为糖皮质激素可以削弱胰岛素的降糖作用,而在用药期间一过性的血糖高,也不能说是糖尿病,因此要避开这样的干扰因素,再改时间复查血糖,看血糖是否真的高;3、患某种重病:如急性外伤、身体应激情况、脑中风、心梗等严重疾病,机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体内升糖激素会迅速升高,以满足身体应激,迎接应激的升糖激素都可以对抗胰岛素的降糖作用,而体内降血糖的激素只有胰岛素,在应激情况下,大量升糖激素的升高,使得胰岛素无法和这些激素抗衡,其控制血糖的能力就会下降,此时血糖也会超标,应激情况如果缓解,血糖会回落至正常,这样的人也不能诊断是糖尿病。
1012
37
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有什么区别
2024.12.09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其实2型糖尿病发病率更高,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具体如下:1、两者的胰岛功能:1型糖尿病是胰岛功能受损,胰岛素绝对缺乏,所以1型糖尿病常常需要胰岛素来进行治疗,2型糖尿病主要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也就是能分泌出胰岛素,但是它不能发挥很好的降糖作用。而且随着病程的延长,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会逐渐衰退,所以2型糖尿病患者刚开始可以用口服的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在后期病程比较长的时候,随着胰岛功能的衰退,也需要胰岛素来控制血糖;2、发病年龄:1型糖尿病主要见于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一般是中老年发病;3、并发症:1型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是糖尿病的肾病,而1型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比较常见的是糖尿病酮中酸中毒,因为患者的胰岛功能绝对缺乏,有自发酮症的这种倾向。对于2型糖尿病,主要的并发症是血管病变,包括心脑血管,并且2型糖尿病患者在急性应激的情况下,如恶心呕吐、腹泻、感染等情况,也容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586
96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