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广东省精准医学会分子病理学分会主委单位,广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和广东省医师学会病理医师分会副主委单位,首批卫生部病理专科医师培训基地。
学科现有人员82人,其中病理医师33人(其中正高4名、副高4名、中级7名、初级18名,含博士后2名、博士16名、硕士10名),专职科研人员4人(均已完成博士后培训),科研助理4人(生物信息学硕士1名,博士1名,学士2名),技术员27人(博后1名,博士1名,硕士5名、学士20名),文员6人,其余人员由研究生、规培生、进修生和实习生等组成。学科拥有6名研究生导师(博导2名,硕导4名,其中1名为珠江学者)和一批高素质的专职科研或临床科研并重的中青年后备人才。一、支部党建工作
病理科党支部,即药学技诊第六党支部成立于2019年7月,由罗东兰副主任任党支部书记,黄伟业和豆文宪任支部委员,目前支部正式党员29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目前支部下设了2个党小组,以及4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立以来组织了10余次主题党日活动,包括爱国主义基地参观学习,集中收看典范人物事迹材料视频,专题党课的学习等。2021年,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支部除了加强党史学习教育,还积极响应“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号召,今年7月1日0点起,实现病理报告无纸化,患者可在医院微信公众号查询结果,真正让患者少跑一趟,也同时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其他党建成果还包括:科室拍摄的《我最爱的病理科》微电影参加省卫健委举办的“学党史跟党走做表率”活动中获三等奖;张庆玲主任被推选为2021年度羊城好医生;黄建江同志参加省卫健委“学党史,跟党走,做表率”演讲比赛一等奖及参加医院“学党史,做表率“”视频演讲比赛二等奖。
二、科研方面
科室历年来共获国家基金11项,其它基金36项;其中2021年获国家基金4项。学科近年引进了一批中青年科研人才,科研实力大大强化,学科专家在肿瘤机制和组织器官再生两大领域有多年研究经历,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其中肿瘤研究方向包括胃肠肿瘤、乳腺癌和淋巴瘤。
截止到2021年底,相关专家共获得国家基金12项(面上项目6项和青年基金项目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发育编程及其代谢调节”重点专项1项(牵头单位)、科技部重大项目1项(主要参与人),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1项(参与单位负责人),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Cancercell,Cellresearch,NatureCommunications,BMCBioinformatics等杂志;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国家专利1项。组织器官再生方向,相关专家获得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重点专项、国家基金和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等项目11项,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NatureProtocols,PNAS,PLOSBiology,CellReports等杂志。
三、临床工作
1.年活检病例量7-8万例,细胞学4-5万例,冰冻4-5万例,分子病理(年检测量>1万例)。术中快速诊断与石蜡诊断符合率>97%;免疫组化/分子病理室间质评合格率100%。
2.管理规范、设备先进
在病理质量管理和优质临床服务能力,特别是病理诊断规范方面的特色得到业界的高度认可,居全国领先行列。科室制定了涉及全流程的质量管理制度及SOP文件,并严格执行,并率先在病理科引入Vantage病理精益流程管理系统,从标本接收、取材、制片、出片到诊断及最后归档均实现了信息化。自2004年始参加国内外室间质评项目,包括NordiQC、EMQN、UKNEQAS、CAP、PQCC、卫计委临检中心及广东省病理质控中心等。技术设备引进了VentanaHE600全自动HE染色系统,提高了制片效率、保证了制片质量,杜绝了制片污染,并拥有全套全自动HE、免疫组化染色平台、免疫荧光显微镜、完备的分子病理检测平台、先进的科研实验平台,具备转录组学、蛋白组学、生物信息学、组织病理学和包括二代测序的分子病理学等多个技术平台。
特色专科
淋巴/血液肿瘤病理学是具有一定实力并重点发展的专科之一,建立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诊断及研究梯队。最早将分子病理检测技术及项目(包括基因重排、FISH及基因突变检测等)常规应用于淋巴造血系统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常年接收省内外淋巴瘤疑难病例的会诊。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面上科研项目及多个省部级研究项目,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三十余篇,其中SCI收录的论文8篇。自2003年始主办了多期相关专题的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2005年联合广东省临床肿瘤学科,作为重要成员策划及举办了广东省淋巴瘤/白血病临床病理国际性学术会议,2016年承办了淋巴瘤专题的全国性学术会议。接收进修及培训医师150多名。
乳腺肿瘤病理学乳腺肿瘤病理学是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科另一个优势亚专科,也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资助的亚专科之一。年乳腺标本约9000余例,其中乳腺癌约2000余例。已建立了一支由博士、硕士为主体的病理诊断及科研团队。亚专科带头人为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乳腺病理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乳腺委员会病理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乳腺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乳腺癌委员会委员、分子诊断委员会常委、个体化及靶向治疗委员会委员。率先实行乳腺肿瘤病理诊断及分子靶点检测的规范化报告,受到国内同行的好评。
目前为国家卫计委病理质控中心(PQCC)乳腺癌Her2质控中心评审专家单位和供片单位。曾举办多期乳腺癌本处理规范化培训班、Sphere(亚太地区乳腺癌HER2)中国培训者培训班。参与了乳腺癌HER2检测及判断指南、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反应病理评价专家共识等指南与共识的编写。长年接收来自省内外的疑难病例会诊及病理医生的进修学习。并在海南、江西、重庆、湖北、青海、广西、福建以及广东省多个城市进行乳腺病理交流与授课。
在国内乳腺病理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力,2012年获得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及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培养了相应的人才梯队,近年来获得乳腺癌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目。
发表SCI论文约10篇。利用实验室技术和诊断优势,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国家级多中心临床研究,包括主持了卫生部课题乳腺癌HER-2/neu基因扩增的应用研究、比较GeneSearchBLN检测试剂盒和永久病理切片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OSNA(一步核酸扩增)法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多中心临床试验)等,并参与了APHINITY(BIG4-11/BO25126/TOC4939G)、ML27770、Kailee(Y028405)等多项国际、国内多中心乳腺癌临床试验科研项目的研究。作为乳腺肿瘤科MDT团队成员科室,2021年勇夺首届国家癌症中心MDT大赛全国总冠军。
肺肿瘤病理学结合临床肺癌单病种强势专科的发展,在肺肿瘤诊断方面紧密结合国际新分类的应用,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形态学诊断,并结合临床靶向治疗需要,全面开展了一系列肺癌个体化治疗靶点检测项目,如EGFR、ALK、ROS1、MET、RET、HER2、BRAF、PD-L1等靶点检测,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检测结果。承担国内多中心肺癌临床研究的病理诊断工作,包括肺癌新辅助治疗临床研究的病理疗效评价等项目。
临床细胞病理学临床细胞病理学是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科的另一专业特色。亚专科负责人曾任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细胞学组副组长,是中国优生科学协会中国阴道镜与宫颈病理学分会(CSCCP)宫颈细胞学规范化、系统化培训班南区负责人单位,广东省病理质控中心细胞学质控专家组成员单位。多次举办国家级、省级宫颈细胞学培训班,推动了宫颈细胞学的规范化。将免疫细胞化学及分子病理技术常规应用于细胞学,为肿瘤的精准诊疗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依据。
分子病理技术相关检测分子病理室始建于2005年,建立了基于PCR的技术平台和原位杂交技术平台,培养了专职分子病理诊断医师及技术员。2012年通过了广东省首个病理科开展的基于组织/细胞个体化治疗分子靶点检测的PCR实验室技术验收评审,同年获得广东省临检中心授予的“广东省临床基因扩增检验示范实验室”,2019年通过复评审。2015年获得首批国家卫健委病理质量评价中心(PQCC)分子病理“示范实验室”,2017年、2019年连续获得PQCC分子病理“示范实验室”授牌。
分子病理室目前开展的技术项目包括荧光原位杂交、一代基因测序、ARMS荧光定量PCR、基因重排、甲基化检测、二代高通量测序、MSI检测、液体活检等。检测项目用于肺癌、淋巴造血系统肿瘤、乳腺癌、结直肠癌、胃肠间质瘤、恶性黑色素瘤、脑肿瘤、软组织肿瘤(包括尤文/PNET、滑膜肉瘤、腺泡状横纹肌肉瘤、非典型性脂肪瘤性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低级别骨肉瘤、粘液性脂肪肉瘤、结节性筋膜炎/动脉瘤样骨囊肿、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等)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靶向治疗、预后预测等。目前开展的分子检测项目覆盖了几乎全部肿瘤的临床需求。
四、教学工作
科室现实行教学方式包含规培生教学、研究生教学培养及临床业务学习,每周一、二、三、五由规培生进行病例学习汇报,每周一下午由带教老师进行教学会诊,每周四上午科内疑难病例会诊,每周四下午进行文献沙龙,间隔周二下午进行亚专科专题讲课,科室多种形式的教学为规培生、进修生及年轻医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更加扎实与全面的学习临床病理知识及培养科研思维。目前在陪住院医师15名,2021年全国住院医师年度业务水平测试排名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