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广东省人民医院急诊科
本科室共收录14位医生
科室介绍
广东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是华南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急危重症应急救治平台,为广东省急诊医学分会第六届、广东省医师协会急诊分会第一届及广东省护理学会急诊分会第六届、第七届主委单位。目前已建设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卫健委首批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广东省骨干师资基地、广东省重点住培基地、急诊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中华护理学会急诊护理专科培训基地等。
本专科设有院前急救、急诊门诊、抢救室、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留观室、胸痛中心、急诊病房等单元,开放床位80余张,门诊量稳定在17万到20万人次之间,已成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急危重症临床诊疗中心。医生和科研人员50余人,护理人员100余人。2020年急诊科在复旦大学专科声誉排名中名列第十,华南地区排名第一。STEM科技量值排名全国第十二,广东第一。
急诊科学科带头人李欣,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急诊科学科带头人,国家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广东省/西藏援藏首席专家,省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东省医学领军/杰出青年人才,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急危重症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急诊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急诊分会常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急诊与灾难医学分会副主委。擅长急危重症特别是心脑血管急危重症的临床救治。主要研究方向为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心肺脑复苏等。
广东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以急诊和重症一体化为特色,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重症患者抢救能力突出,重点开展体外心肺复苏技术(ECPR),积极建设复苏中心。依托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省神经科学研究所、广东省眼科研究所及介入治疗学科,通过建设“胸痛中心”、“综合性卒中中心”、“眼卒中中心”等,为急性胸痛、各类卒中患者提供及时高效的救治,不断提高救治水平。在急诊绿色通道建设的基础上,以强大的重症救治能力为依托,开展各类先进救治技术,将院前急救、急诊抢救和重症监护有机结合,不断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注重人文关怀,努力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最先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60%以上医生取得博、硕士学位,形成专业、学历匹配合理的人才梯队。拥有国家卫健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广东省领军人才1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2名、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广东省人民医院杰出青年人才1名。积极引进人才,近年来引进香港大学博士1名,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山大学等博士6名,引进国内知名年轻专家1名。急诊医学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4名。
在航空急救、有创、无创颅内压监测、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等基础上,重点开展ECPR、脑氧代谢监测、电磁导航肠内营养途径建立、可视化人工气道建立、膈肌起搏、EV-1000血流动力学监测等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科研团队在心血管急危重症救治、脓毒症、AI辅助医疗行为等方面深入开展研究。目前主持全国性多中心研究3-4项,区域性2-3项。近4年来累计获得各类科研课题20余项,科研经费近4000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科技部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在EuropeanHeartJournal、IntensiveCareMedicine、CriticalCare、AnnalsofInternalMedicine、JournalofNanobiotechnology等权威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单篇最高IF29.983。
拓展患者来源、扩展救治病种范围,每年收治外省患者比例超过20%。研修生中三甲医院来源遍布全国10多个省市。南方急危重症论坛已成为省内急诊与危重病领域规模最大的学术盛会,逐步形成华南地区一流品牌。每年一期《争鸣与分享》学术交流刊物,并通过南方急危重症网及微信等相关媒体加强宣传。承办3期“急诊医师学院”培训班,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培训单位之一。
搭建多层次学术交流平台,举办南方急诊医学高峰论坛、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学高峰论坛科技周急危重症分论坛等学术会议,取得积极反响。主导成立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急危重症分会、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急诊医学专委会等学术组织,加强学术交流和辐射带动。
学科带头人李欣副院长援建西藏林芝市人民医院,担任院长,帮扶创三甲工作;派出学科骨干援建河源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和急诊科,积极支援罗定市人民医院、英德市人民医院、五华县人民医院、珠海金湾医院、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等。利用互联网信息传递技术,开展远程会诊;保障“双向转诊”通道的畅通,及时进行转诊。
本专科设有院前急救、急诊门诊、抢救室、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留观室、胸痛中心、急诊病房等单元,开放床位80余张,门诊量稳定在17万到20万人次之间,已成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急危重症临床诊疗中心。医生和科研人员50余人,护理人员100余人。2020年急诊科在复旦大学专科声誉排名中名列第十,华南地区排名第一。STEM科技量值排名全国第十二,广东第一。
急诊科学科带头人李欣,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急诊科学科带头人,国家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广东省/西藏援藏首席专家,省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东省医学领军/杰出青年人才,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急危重症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急诊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急诊分会常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急诊与灾难医学分会副主委。擅长急危重症特别是心脑血管急危重症的临床救治。主要研究方向为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心肺脑复苏等。
广东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以急诊和重症一体化为特色,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重症患者抢救能力突出,重点开展体外心肺复苏技术(ECPR),积极建设复苏中心。依托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省神经科学研究所、广东省眼科研究所及介入治疗学科,通过建设“胸痛中心”、“综合性卒中中心”、“眼卒中中心”等,为急性胸痛、各类卒中患者提供及时高效的救治,不断提高救治水平。在急诊绿色通道建设的基础上,以强大的重症救治能力为依托,开展各类先进救治技术,将院前急救、急诊抢救和重症监护有机结合,不断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注重人文关怀,努力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最先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60%以上医生取得博、硕士学位,形成专业、学历匹配合理的人才梯队。拥有国家卫健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广东省领军人才1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2名、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广东省人民医院杰出青年人才1名。积极引进人才,近年来引进香港大学博士1名,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山大学等博士6名,引进国内知名年轻专家1名。急诊医学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4名。
在航空急救、有创、无创颅内压监测、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等基础上,重点开展ECPR、脑氧代谢监测、电磁导航肠内营养途径建立、可视化人工气道建立、膈肌起搏、EV-1000血流动力学监测等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科研团队在心血管急危重症救治、脓毒症、AI辅助医疗行为等方面深入开展研究。目前主持全国性多中心研究3-4项,区域性2-3项。近4年来累计获得各类科研课题20余项,科研经费近4000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科技部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在EuropeanHeartJournal、IntensiveCareMedicine、CriticalCare、AnnalsofInternalMedicine、JournalofNanobiotechnology等权威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单篇最高IF29.983。
拓展患者来源、扩展救治病种范围,每年收治外省患者比例超过20%。研修生中三甲医院来源遍布全国10多个省市。南方急危重症论坛已成为省内急诊与危重病领域规模最大的学术盛会,逐步形成华南地区一流品牌。每年一期《争鸣与分享》学术交流刊物,并通过南方急危重症网及微信等相关媒体加强宣传。承办3期“急诊医师学院”培训班,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培训单位之一。
搭建多层次学术交流平台,举办南方急诊医学高峰论坛、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学高峰论坛科技周急危重症分论坛等学术会议,取得积极反响。主导成立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急危重症分会、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急诊医学专委会等学术组织,加强学术交流和辐射带动。
学科带头人李欣副院长援建西藏林芝市人民医院,担任院长,帮扶创三甲工作;派出学科骨干援建河源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和急诊科,积极支援罗定市人民医院、英德市人民医院、五华县人民医院、珠海金湾医院、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等。利用互联网信息传递技术,开展远程会诊;保障“双向转诊”通道的畅通,及时进行转诊。
科室擅长
休克
咬伤
猝死
食物中毒
水中毒
热射病
一氧化碳中毒
中暑
气管异物
酒精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
创伤性休克
呼吸道烧伤
急性心梗
碱中毒
劳力性热射病
马尾综合征
脑梗死
脑死亡
脓毒症
乳酸酸中毒
食源性中毒
脱水
细菌性食物中毒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蓖麻子中毒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急性高原病
抗精神病药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