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通州院区)急诊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通州院区)
本科室共收录3位医生
科室介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急诊科创建于1984年,在董建华院士、杜怀棠教授、周平安教授、林越教授、孙朔伦教授、姜良铎教授、刘清泉教授的领导下,学科建设逐步规范化。在临床工作的基础上,开展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研究,学科内涵逐步丰富,逐步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

在探索中医急诊学科辨证论治体系的基础上,开展了脓毒症、耐药菌感染治疗、脑血管急症的研究,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1993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急症诊疗中心,2006年成为北京中医急诊特色诊疗中心;2007年成为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急诊临床基地建设单位;2009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011年成为卫生部国家重点专科。

东直门医院急诊科是以中医药为主,中西医结合,综合救治各种急危重病的急诊急救为特色。拥有30张固定病床,其中5张抢救床,2张外伤处置床,12张急诊留观床,11张重症监护病床。形成急诊急救、急诊留观、ICU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年门诊量30000人次以上。

根据现代急诊医学发展的趋势以及医院的具体情况,确立了急诊科以内科急诊为主,外科、创伤骨科、儿科、妇科、麻醉科为配套的急诊急救系统,确定了中医学的急诊急救方法与现代医学急诊急救方法相结合的学术发展方向。

对猝死、重症感染性疾病、脑卒中、休克、急性冠脉综合征、难治性心衰、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等30余种急危重症有完整的诊疗常规。力求抢救过程规范、安全、高效。

医院急诊科在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急危重症、疑难杂症以及临床常见病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

1、中西医结合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绿色通道”:

根据医院的特色和优势,充分发挥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特点,针对临床上常见的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急性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与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组建了“心脑绿色通道”,为患者提供急诊急救、康复治疗“一条龙”服务。

2、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感染性疾病:

在已故著名中医学家、中国工程院士董建华教授的指导下,我们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急性热病、感染危重症(脓毒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雄厚的专家群体,制定了严谨的诊疗规范,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3、中西医结合治疗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根据中医学的特点,提出了临床常见的、高病死率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基本病机是“虚实夹杂”,运用“扶正祛邪,分层扭转”法救治本病的新概念,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极大的提高了本病的救治水平。

4、中医、中西医结合常见病的治疗:

形成了较为规范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急救抢救流程与诊疗规范,中西医诊治和抢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明显的优势。

开展以下急诊急救监护技术:

心脏循环监护急救技术:动脉压监测(无创血压监测、有创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及心排血量监测、心脏超声心动检查、体外及心内膜心脏起搏术等。

呼吸监护急救技术: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血气分析、呼吸力学监测等。

神经系统监护急救技术:急诊MRI、CT、动态脑电监护、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等。

肾脏监护急救技术:急诊床旁连续静脉血液滤过等。

科室擅长
心肌梗死
触电
中毒
急腹症
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食管破裂
张力性气胸
食源性中毒
苯海拉明中毒
吡唑酮类中毒
冻结性冻伤
豆角中毒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
酚类中毒
急性阿维菌素中毒
急性百草枯中毒
局部麻醉药中毒
开放性损伤
麻黄碱中毒
马桑果中毒
铍中毒
蜱咬伤
沙门菌属食物中毒
蛇咬伤
锑中毒
铁中毒
小儿特重度烧伤
蝎子蜇伤
沼气中毒
真菌过敏症
猴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