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科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北京回龙观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科室简介中西医结合科是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神志病重点专科,是北京市中西医结合精神医学研究所依托单位。现有医务人员52人,其中医生12人(具有中医相关学历7人,西医精神科执业医师10人,针灸师2人);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25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7人。下设2个病区,22病区(二楼)主要收治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等患者;23病区(四楼)主要收治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科室特色及优势本科以精神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为特色,在精神疾病的未病期(早期)、急性期和康复期三个不同阶段,分别采用中医、西医和心理治疗三种治疗手段,全面促进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功能康复。治疗中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的新技术,同时突出中药、针灸在治疗精神疾病中的优势与特色,中西结合、优势互补。主要特色治疗项目有:⑴.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发挥“西药起效快,中药治根本”的双重优势,扬长避短,互相补充,以达到迅速改善症状,恢复社会功能,尽快走向痊愈的目的,并可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⑵.针灸治疗:对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抑郁症、失眠等有较好的疗效。⑶.耳穴治疗:可调节情绪,改善睡眠,减轻与服抗精神病药有关的便秘、血糖增高、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⑷.中医心理治疗:中西医结合科原创的“改良中医情绪疗法”、“经穴情绪释放技术”等中医特色心理治疗技术,对各种情绪障碍、心理障碍有较好的疗效。⑸.中医康复:开展“中医传统减压放松疗法”、健身气功“八段锦”、瑜伽等特色项目,这些康复项目内炼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连贯,非常适于精神障碍患者习练,深受患者欢迎。⑹.中医音乐治疗:根据宫、商、角、徵、羽五种民族调式音乐的特性与五脏五行的关系来选择曲目,使患者宣泄内心情感,纠正错误认知,得到愉快的心情感受,实现治病养生和疾病康复的目的。⑺.中医体质辨识:研究表明,体质可分、体质调、体病相关,不同的中医体质的易发疾病以及调理、养生的方法有所不同。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应用独特的中医体质辨识方法,针对不同的体质采取不同的治疗、康复及健康指导方法,突显“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医学教育科室承担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任务及北京大学医学部、协和医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心理系、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齐齐哈尔医学院等高校的临床实习和教学任务。与陕西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生、博士生,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医生。承担国家级、区县级以及院内继续教育项目,经常参加社区、电台等各种健康宣教活动。科学研究近年来,承担国家科技部中医药行业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北京市中医药科技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等科研项目22项,获批科研经费27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7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参编国家“十三五”创新型教材3部,参编其他书籍6部,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诊疗指南编写2个,参加国家中医药中医药管理局诊疗方案编写6个,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科室特色及优势一、医疗特色:1、收治对象:主要收治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神经症及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等。2、治疗特色: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除了采取精神科常规西医西药治疗外,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治疗项目:⑴.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发挥“西药起效快,中药治根本”的双重优势,扬长避短,互相补充,以达到迅速改善症状,恢复社会功能,尽快走向痊愈的目的,并可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⑵.针灸治疗:对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抑郁症、失眠等有较好的疗效。⑶.耳穴治疗:可调节情绪,改善睡眠,减轻与服抗精神病药有关的便秘、血糖增高、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⑷.中医心理治疗:中西医结合科原创的“改良中医情绪疗法”、“经穴情绪释放技术”等中医特色心理治疗技术,对各种情绪障碍、心理障碍有较好的疗效。⑸.中医康复:开展“中医传统减压放松疗法”、健身气功“八段锦”、瑜伽等特色项目,这些康复项目内炼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连贯,非常适于精神障碍患者习练,深受患者欢迎。⑹.中医音乐治疗:根据宫、商、角、徵、羽五种民族调式音乐的特性与五脏五行的关系来选择曲目,使患者宣泄内心情感,纠正错误认知,得到愉快的心情感受,实现治病养生和疾病康复的目的。⑺.中医体质辨识:研究表明,体质可分、体质调、体病相关,不同的中医体质的易发疾病以及调理、养生的方法有所不同。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应用独特的中医体质辨识方法,针对不同的体质采取不同的治疗、康复及健康指导方法,突显“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二、医学教育:承担北京大学医学部、河北联合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齐齐哈尔医学院等高校学生的临床实习任务,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生、博士生,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医生。承担国家级、区县级以及院内继续教育项目,经常参加社区、电台等各种健康宣教活动。三、科研情况:目前科室承担局级以上课题3项,参与课题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室人员发表精神、心理以及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学术论文50余篇。四、科室专家出诊情况:闫少校:科主任,副任医师,擅长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睡眠障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心理治疗,以及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闭经等不良反应的中医药治疗。出诊时间:每周三在院区门诊出诊。赵克新: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擅长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的治疗及精神病司法鉴定。出诊时间:每周二在院区门诊出诊。甘明远: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擅长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焦虑症等精神科疾病的治疗。出诊时间:每周五在院区门诊。郑军然:副主任医师,硕士,擅长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焦虑症等精神科疾病的治疗及心理治疗。出诊时间:每周四在院区门诊。吕梦涵:副主任医师,硕士,擅长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焦虑症等精神科疾病的治疗及心理治疗。出诊时间:每周五在院区门诊。五、联系方式:22区医生办公室:8302443723区医生办公室:83024402
详情

科室疾病

吕梦涵
副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科
三甲
北京回龙观医院
¥310
去咨询
擅长:睡眠障碍、焦虑症、强迫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抑郁性神经症、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老年期抑郁障碍、轻度抑郁发作、产后抑郁症、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中度抑郁发作
推荐非本院医生
张子义
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科
三甲
中日友好医院
¥20
去咨询
擅长:睡眠障碍、痴呆、周期性麻痹、乳腺癌、胃癌、帕金森叠加综合征、脑血管病、恶性肿瘤、骨肿瘤、肝癌、肌萎缩侧索硬化、肺癌、脑瘤、宫颈癌、癫痫
郝迎旭
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
三甲
中日友好医院
免费
去咨询
教授
擅长:肿瘤、膀胱癌、恶性淋巴瘤、前列腺癌、副乳腺癌、肺癌、肠癌、脑瘤、淋巴瘤、妇科肿瘤、早期乳腺癌、乳腺癌
张代钊
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
三甲
中日友好医院
免费
去咨询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教授
博导
擅长:鼻咽癌、恶性淋巴瘤、肠癌、恶性肿瘤、肝癌、乳腺癌、肺癌、脑瘤、卵巢癌、肿瘤、小肝癌、直肠癌、结肠癌、原发性肝癌、肝癌腹水
何军琴
主任医师中医科
三甲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
¥100
去咨询
擅长:月经不调、巧克力囊肿、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疼痛、卵巢囊肿、不孕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无排卵性不孕症、习惯性流产、继发性不孕、原发性不孕、不孕不育、抗透明带免疫性不孕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痰咳净滴丸的功效与作用
2024.07.24
痰咳净滴丸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通窍顺气、止咳化痰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与呼吸系统相关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痰咳净滴丸是由桔梗、咖啡因、远志、冰片、苦杏仁、五倍子、甘草等中药材制作而成,具有通窍顺气、止咳化痰的功效,帮助清除肺部湿热和痰湿,从而减轻咳嗽症状。其中的药物还可以调理气机,促进气机的通畅。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支气管炎、咽炎等引起的咳嗽多痰、气促、气喘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痰咳净滴丸虽然具有多种功效,但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孕妇、胃溃疡、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咖啡因过敏药物过敏者禁用此药。在服用此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如有相关不适,请及时就医诊治。同时,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剂量,避免滥用或长期使用。
张子义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科
1205
81
知柏地黄丸和杞菊地黄丸的区别
2024.06.21
知柏地黄丸和杞菊地黄丸都是由六味地黄丸化裁而来,知柏地黄丸是六味地黄丸加上了知母跟黄柏,而杞菊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上加了枸杞子和菊花。六味地黄丸是一个滋补肝肾的药,知母可以清热泻火、滋阴润燥,而黄柏则是清热燥湿、泻火除蒸,所以这两个药都可以清热。六味地黄丸加了知母跟黄柏以后,也就是在肝肾阴虚的基础上出现了虚火上炎,阴不敛阳,阳气相对旺盛,出现的虚火叫阴虚火旺,一般就用知柏地黄丸。所以知柏地黄丸治疗肝肾阴虚、虚火上炎,可能像腰膝酸软、盗汗、骨蒸潮热、五心烦热等虚火表现。而杞菊地黄丸是六味地黄丸加了枸杞子跟菊花,枸杞子养肝、滋肾、润肺,而菊花是疏风清热、平肝明目等。肝开窍于目,如果肝阴虚更明显,一般眼睛就会出现一些症状,如两目昏花、视物模糊、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用杞菊地黄丸效果就更加对症。如果出现上述症状,需要用杞菊地黄丸还是用知柏地黄丸,还是用六味地黄丸就可以了,建议先找专业的医生进行辨证,看究竟是哪一种证型。眼睛的症状也不一定都是肝肾阴虚,像肝阳亢,虚火或者实火有些也会出现,所以尽量还是待医生诊断、辨证以后再决定是否用药。
张前进主任医师中医、中西医结合科
1638
72
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这些原因你可能想不到!
2024.02.06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历过突然头晕、恶心、想吐的情况,大家可千万别小看了这种情况,很多时候可能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警报。
唐黎黎副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1964
83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