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内科
北京积水潭医院

血液内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北京积水潭医院血液科的历史已有40年,前身是1981年成立的血液内分泌组。1991年,内科血液亚科成立,设床位14张,首任负责人是李银水主任。2005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血液科正式成立,白砚霞主任成为首任科室主任。血液科在开展血液病诊疗工作的同时,先后加入首都医科大学及北京大学医学部血液病学系。2013年1月,血液科病房正式迁至回龙观院区,床位扩展至29张。2021年8月23日,血液科新龙泽院区病房正式启用,位于南楼14层,是国内超一流的层流洁净病区。设有床位14张,全部为独立的百级单人层流洁净病房,配有智能面板数字化操控,并设有专门的家属探视走廊及医护人员专用通道。血液科病房的正式启用,将为干细胞采集、干细胞移植患者及大剂量化疗患者提供更优越的诊疗条件、更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和更可靠的保护。血液科同时开展三院区门诊。2015年6月,鲍立主任接任血液科主任。血液科全体医护人员在鲍立主任的带领下兢兢业业地开展一系列临床、科研工作。目前科室年门诊量逾1.2万人次,年出院患者超过2500人次。2016年3月,科室开展了第一例多发性骨髓瘤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后自体干细胞移植的病种逐渐扩大,数量逐年增长,科室也已成为欧洲骨髓移植登记组(EBMT)成员单位。2018年,为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科室成立了日间病房,用于骨髓瘤、淋巴瘤及白血病患者的化疗。目前,血液科日间病房每年入出院已达千人次以上。六年来,科室坚持定期同医院骨肿瘤科、脊柱外科、病理科、放射科、肾内科等兄弟科室进行临床多学科交流讨论(MDT)。特别是血液科和骨科的MDT,在国内血液学领域独具特色、享有盛誉,使科室成为MDT全国示范基地,不断有其他医院、其他专业的同道加入MDT中来,更好地解决了患者临床实际问题。在医疗工作的同时,科室大力进行了专科实验室建设,从2015年开展4色流式细胞检测,到之后采用8色流式细胞检测、游离轻链检测、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及二代测序(NGS)检测,都为血液病患者的精确诊断提供了帮助。同时,科室也在临床实践中建立了独特的骨髓瘤免疫分型检测及基因测序方案,并已申请专利。2020年,科室进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备案并顺利通过审核。2021年1月,第一项淋巴瘤的药物临床试验项目已开始招募患者,为血液病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这些都标志着血液科学科建设的逐渐完善和成熟。多年来,科室还承担了北大医学部五年制、八年制医学生的临床教学任务以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参与多部教材的授课及临床实习教学。同时,科室近年来也依托实验室建设逐步开展科研工作。在上述工作中,科室医师陆续获得了北医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青年骨干等荣誉。为了加强宣传和交流,科室借助“积水潭论坛”和北京市继续教育项目,每年举办专业学习班,同时也主办了多次国际、国内会议。自“北京积水潭血液科”微信公众号创立六年以来,科室医护人员在提供出诊查询等服务的同时,也为广大患者、群众进行血液病的科普和相关疾病患者教育,增强了医患互动。同时科室还积极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开展社区宣传科普工作。在医教研工作的同时,科室也积极响应号召,参加医院委派的任务,多次参加大型会议和庆典活动的医疗保障服务工作。在2003年非典及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均有科室医生活跃在抗疫一线。如此等等,科室医护人员为国家和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北京积水潭医院血液科在院领导和各级领导的关怀下从诞生到成长,在历任科主任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展望未来,科室将继续秉承“精诚、精艺、精心”的院训,本着"求真务实、和谐友爱、奋进不辍”的科室文化,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把握机遇、保持特色,以多发性骨髓瘤单病种为契机,力争成为国内一流的血液病诊疗中心。医疗服务血液科设新街口、回龙观、新龙泽三个院区的门诊。设置回龙观院区和新龙泽院区两个病房。目前回龙观院区设普通血液病床26张,移植病床3张,日间病床5张;新龙泽院区设移植病床14张。医师团队16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5人,技师2人。护士团队28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8人,护士16人。专业特色是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等血液恶性疾病的诊治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规范化诊疗已达国内领先的高水平。开展的诊疗技术:骨髓穿刺术、骨髓活检术、腰椎穿刺术、鞘内注射、自体造血干细胞采集术、白细胞分离及血浆置换术等。
详情

科室疾病

白砚霞
主任医师血液内科
三甲
北京积水潭医院
擅长:多发性骨髓瘤、骨肿瘤、淋巴瘤、肿瘤、贫血、白血病、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地中海贫血、营养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陆敏秋
副主任医师血液内科
三甲
北京积水潭医院
擅长:肿瘤、白血病、淋巴瘤、贫血、多发性骨髓瘤、白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白血病
褚彬
副主任医师血液内科
三甲
北京积水潭医院
博士
擅长:淋巴瘤、骨髓瘤、白血病、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红白血病、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左杏果
副主任医师血液内科
三甲
北京积水潭医院
擅长: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淋巴瘤、肿瘤、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恶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
石磊
副主任医师血液内科
三甲
北京积水潭医院
擅长: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淋巴癌、套细胞淋巴瘤、小淋巴细胞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推荐非本院医生
吴敏媛
主任医师血液内科
三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300
去挂号
教授
擅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缺铁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白血病、小儿缺铁性贫血、小儿贫血、血小板减少症
吴洁
主任医师中医血液科
三甲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300
去挂号
博士
擅长:缺铁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增多症、溶血性贫血、恶性贫血、白血病、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王文生
主任医师血液内科
三甲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10
去咨询
研究生导师
擅长: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过敏、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白细胞增多、再生障碍性贫血、凝血功能异常、易栓症、贫血、浆细胞瘤、过敏性紫癜
欧晋平
主任医师血液内科
三甲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60
去咨询
副教授
擅长:血小板减少症、肿瘤、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贫血、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急性白血病、白血病
刘风
主任医师血液科
三甲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500
去挂号
博导
教授
擅长: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贫血、肿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案
2024.01.08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主要是红细胞增多,容易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常见并发症是血栓和出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要进行治疗。1、放血治疗:最简单的治疗就是放血治疗,将红细胞放出,就是去除红细胞。现在有一个方法是红细胞单采,把红细胞降到正常,这种方式属于临时措施;2、干扰素:如果从根本上控制红细胞增多,可以采用干扰素治疗,一般是长期用干扰素,将红细胞降到正常范围;3、靶向药物:因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存在基因突变,将来可能使用靶向药物,JAK2抑制剂用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其药物目前没有用于临床,将来可能用于临床。
刘尚勤主任医师血液内科
6.15万
85
淋巴瘤分期
2024.01.04
淋巴瘤通常按照淋巴结分布区域进行分期,一般分为4期。但不同类型的淋巴瘤分期可能不同,如滤泡性淋巴瘤,有自己的分期系统。1、Ⅰ期:单个的淋巴结区域;2、Ⅱ期:横膈一侧2个以上的淋巴结区域;3、Ⅲ期:横膈两侧都出现淋巴结的广泛侵犯;4、Ⅳ期:除淋巴结多发的情况外,还有结外器官的侵犯,包括骨髓、肺脏、肝脏、中枢神经系统、皮肤等。淋巴瘤的分期对治疗和肿瘤复合是很好的判断,也是预后的指标。一般Ⅲ期、Ⅳ期病人的预后比Ⅰ期、Ⅱ期差,任何疾病早治疗效果会更好。所以,出现淋巴结肿大,应该及时去就诊,判断淋巴瘤的类型、分期,决定是否需要治疗以及治疗的方案。
欧晋平主任医师血液内科
9.26万
20
血凝的意思
2024.01.04
单纯看字面,血凝即血液凝固,是机体正常的止血过程。血凝的过程较复杂,在机体内是一个调动很多因素的精巧的过程,外伤、感染或者很多诱因都可以触发。以外伤为例,毛细血管受到损伤,血管壁有一个缺口,首先局部的血管会发生收缩,使出血减少。其次,很多血小板会聚集在这个地方形成血小板血栓,很多凝血因子会依次激活形成一个血凝块。这三个环节共同让血液凝固,减少身体的损伤。
范芸主任医师血液内科
10.01万
33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