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医学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危重医学科
切换
科室简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1986年初,由全国著名危重病专家陈浩辉教授带领的医护人员组建成了国内最早的监护病房之一:外科监护病房。1991年7月原外科监护病房搬入三病区新大楼正式成立危重医学科(ICU)。2005年底,危重医学科搬入新的外科大楼,床位19张,是当时中国唯一的全单间ICU病房,配备有现阶段先进的硬件设备。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危重医学科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危重病学中心之一,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临床科室。年收治病人超过1000例,为医院危重病人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危重医学科的建立,既提高了医院的总体医疗救治水平,也标志着医院向现代化的建设迈进。在金清尘和陈浩辉等教授的领导和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危重病学中心之一,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临床科室。从建科伊始的4张床位发展到如今拥有19张床位,年均收治病人由200例到如今的1000余例,为医院危重病人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危重医学科现有特聘专家3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人;教授、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6人的医生队伍和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8人、50多名训练有素的护士组成的护理队伍组成。危重医学科拥有现今国内外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Drager吊塔,DragerEvitaXL、Servoi、PB840等呼吸机,Picco监测仪,Aquarius床旁血滤机,自动咳痰机、输液泵管理系统、便携式超声等,硬件环境及设备目前居国内一流。危重医学科陈浩辉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极其重视临床一线工作,对危重疑难病人经常亲临床旁进行观察和治疗,在他的指导和带领下,外科和危重医学科成功抢救了许多被认为救治难度极大甚至救治无望的病人。数十年来,陈浩辉教授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救治疑难病例和抢救危重病人的经验,能在极其复杂的病情变化中把握正确的治疗方向。在20世纪80年代他就把重症胰腺炎的死亡率降至20-30%。他还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实行安全低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除了原发病无法救治的病例外,统计到20世纪90年代末,没有发生过因为呼吸机损伤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死亡的病例。他还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行把重症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目标定为120-130mg/dl以下,使危重医学科的危重病人死亡率一直低于国内外文献报道。危重医学科金清尘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在疑难危重病人的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方面总结了许多技巧和经验,并手把手交给年轻医生。并在国内较先提出气管插管病人膨肺的方法,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大大降低。近年来,在朱曦、么改琦及马朋林主任带领下,大力进行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引进和培养人才相结合。组织科室力量编写北医三院ICU工作手册,使科室工作有据可依,规范高效。同时科室频繁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紧跟国际前沿,积极开展新项目。近年有多名医生经过努力获得博士学位,多位医师出国进修。科室划分出四个专业组:危重病呼吸循环专业组、危重病胃肠专业组、危重病血液净化组、危重病感染凝血及孕产妇专业组。每个专业组有目标、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各自的工作。近几年开展的新项目有:持续床旁高流量静脉-静脉血液滤过;休克的早期及进一步目标指导性治疗(EGDT、AGDT);ARDS的肺复张的临床应用;应激状态下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替代治疗;支气管肺泡灌洗;经皮内窥镜胃造瘘技术;颅脑损伤的颅内压检测及亚低温治疗等。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综合治疗等以及ECMO治疗严重呼吸衰竭。危重医学科还在肝移植、胰肾联合移植、高位颈脊髓损伤等病人的术后治疗和护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各种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多种危重症的抢救和治疗水平,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病人死亡率低于危重病人病情严重度评分APACHEII预测值,年均总死亡率低于5%,感染中毒性休克死亡率低于10%。救治了数名6个器官系统功能不全的病人引起了危重病业界的极大关注和赞誉。在国家重大突发事件中有我们的身影,如SARS、汶川大地震、奥运会安保工作、甲流等。2009年底,采用ECMO技术首例成功救治重症甲流患者,受到业界赞誉。近5年科室发表文章共50多篇,其中SCI8篇,全科共申请到国家、省部级各种基金10项。多次举办全国培训班,收到很好的反响。
详情
科室疾病
朱曦
主任医师危重医学科
三甲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教授
博导
擅长:肺水肿、脓毒症、多器官衰竭、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葛庆岗
主任医师危重医学科
三甲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生导师
擅长:感染、呼吸衰竭、多器官衰竭
李强
主任医师危重医学科
三甲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副教授
擅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脊髓损伤、感染、休克、创伤、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胰腺炎、呼吸衰竭 、多器官衰竭
么改琦
主任医师危重医学科
三甲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教授
博导
博士
擅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休克、中毒、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胰腺炎、呼吸衰竭、多器官衰竭
伊敏
主任医师危重医学科
三甲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副教授
博士
擅长:脓毒症、休克、创伤、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胰腺炎、多器官衰竭、呼吸衰竭
推荐非本院医生
林江涛
主任医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三甲
中日友好医院
¥1200
去挂号
教授
博导
全国专科综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第2名
擅长:支气管哮喘、烟草依赖、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嗽性哮喘、过敏性哮喘
李硕
主治医师重症医学科
三甲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通州院区)
¥20
去挂号
擅长:重症肺炎、慢性肾功能衰竭、心律失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室上性心律失常、肾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急性肾功能衰竭
刘晓霞
主治医师重症监护室
三甲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60起
去咨询
华北专科声誉重症监护室第4名
擅长:脑出血、重型颅脑损伤、脑外伤、脑供血不足、脑肿瘤、颅脑创伤、高血压性脑出血、颅脑损伤、闭合性颅脑损伤
郭兮恒
主任医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三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110
去咨询
教授
全国专科综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第10名
擅长:顽固性失眠、鼾症、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哮喘、肺结节
封永顺
副主任医师重症监护室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
¥69
去咨询
擅长:感染、胰腺炎、感染性休克、多器官衰竭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心肺复苏CCF是什么
2024.01.03
心肺复苏时CCF(胸外按压时间/心肺复苏时间×100%)是需要关注非常重要的指标,指的是胸外按压占整个心肺复苏的时间比值,所以CCF首先是一个比值。要了解CCF的意义,首先要知道心肺复苏是通过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循环,保证机体重要的组织器官,例如大脑、心脏的冠脉有效血液循环。所以心外按压的时间,对于整个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至关重要。但是在进行心外按压的时候,又不得不在有些情况下来停止,比如人员的更替。要求至少5个循环、2min的心肺复苏以后,必须进行人员的更替。这是因为时间再长,进行心外按压的医务人员效能会降低。在进行心肺复苏的时候,有时候不得不要建立人工气道,也就是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在此时也得终止心肺复苏。另外电除颤在心肺复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电除颤的过程中,无论是去评估病人的心率、节律以及进行充电除颤的过程中,都不得不终止胸外按压。5个循环2min的时候,会对病人的呼吸、心跳重新进行评估,以及病人ROSC以后都要进行评估。这些动作都造成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不得不中断胸外按压。因为胸外按压对于脑、对于心脏的灌注非常重要,对于它的比例要求至少达到60%,最好能够达到80%,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有效的心肺复苏有效的器官灌注,这也是心肺复苏CCF的意义。
4.74万
64
睡觉心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3.12.31
如果患者在睡觉时,出现心前区疼痛的临床症状,应考虑如下原因:
第一、通常是因为睡眠中引发迷走神经牵张反射,迷走神经兴奋性过高,就会导致心前区疼痛的症状,通常患者是出现了心源性的疾病,例如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炎,或心包炎,或者感染性心内膜炎,各种因素导致的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都会在睡眠时有心前区疼痛的症状。
第二、如果患者出现了呼吸系统的感染性的疾病,例如大面积的肺感染、胸膜炎,此时也会在睡觉时有心前区疼痛的症状。
第三、如果患者出现了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痛,这些胸壁的疾病也会在睡眠时,引发患者牵张反射,导致睡眠时心前区有疼痛和不适应的症状。
5301
73
语言障碍如何康复训练
2023.12.31
语言障碍的康复训练:
1、针对患者听和理解障碍训练,可以在桌上放一些图片,让患者根据情况通过指令做出反应;
2、发音器官训练,适用于构音障碍和伴有构音障碍的失语症患者;
3、构音部分训练,可以治疗时指出正确构音部位,然后患者对镜子模仿正确构音部位发音;
4、对发音有困难的患者可以首先进行单音刺激,患者听清楚之后然后再模仿单音发音;
5、部分患者不能够复述,可以进行复述训练;
6、若患者不能说完整句子,就先把含有名字的图片放在患者面前,加上适当词组;
7、若患者朗读或阅读困难,可把字卡放在患者面前让其阅读;
8、治疗师可与患者之间进行绘画练习,主要训练患者在社交场合下进行语言训练能力;
9、患者如果有书写障碍,可以从抄写练习开始;
10、如果患者抄写没有问题,可以进行描写训练。
7.23万
391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