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血管外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介入血管外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介入血管外科,组建于2006年10月,李选主任在放射科介入组和血管外科的基础上组建了介入血管外科,在短短十余年的发展中,科室建设和学术创新日新月异,迸发出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走在了介入放射学和血管外科学融合发展的前列。介入血管外科目前包括周围血管病、肿瘤、大血管病、脑血管病(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内脏血管、非血管疾病以及难治性伤口修复等多个专业治疗组。是国内专业建设最为全面的介入治疗与血管外科手术治疗相结合的科室。介入血管外科床位28张。专用门诊手术床2台;大型血管造影机2台;超声扫描仪2台。介入血管外科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人;副主任医师以上专家10人,初中级职称医师4人。介入血管外科病房和成形科共用一个护理单元,护士16人;导管室有技师1人,护理单元护士4人。介入血管外科附属伤口治疗中心,兼职医师3人,专职伤口治疗师8人。介入血管外科重视由著名专家带动中青年医师共同发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团队在中国医师协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中国医疗保健促进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北京医学会、北京健康促进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北京医师协会、中关村精准医学基金会等社会团体担任主委、副主委、常委及委员职务。临床工作方面,开展完成多项混合手术(即外科开放手术与介入联合治疗),其中经肠系膜上静脉入路门静脉取栓成形术等为国际首创;门静脉高压治疗TIPS术中复合支架控制门静脉压力的术式、梗阻性黄疸Y型引流术的应用均属国内外首创。科研方面,可降解支架、复合腹主动脉支架的科研和研发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均属于介入血管外科学界的前沿课题。此外,介入血管外科重视专利申请和转化工作,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并正在逐步进行临床转化。
详情
李选
主任医师介入血管外科
三甲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博士
副教授
擅长:急腹症、肿瘤、高血压、下肢深静脉血栓、血管损伤、动脉瘤、颈动脉硬化、毛细血管瘤、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血栓性静脉炎、动脉硬化闭塞症、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血栓性浅静脉炎
李天润
主任医师介入血管外科
三甲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博士
擅长:腹主动脉瘤、下肢静脉曲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静脉血栓、肿瘤、下肢动脉硬化
栾景源
主任医师介入血管外科
三甲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博士
擅长:动脉瘤、子宫肌瘤、肝癌、静脉曲张、动静脉瘘、大动脉炎、静脉血栓、动脉硬化闭塞症、脉管炎、胆道梗阻、气管狭窄、静脉功能不全、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静脉性溃疡、动脉狭窄
王昌明
主任医师介入血管外科
三甲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博士
擅长:颈动脉硬化、肝肿瘤、颈动脉狭窄、静脉血栓、颈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静脉曲张、下肢动脉硬化、颈动脉夹层、颈动脉体瘤、静脉曲张、动脉栓塞、腹主动脉瘤、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赵军
主任医师介入血管外科
三甲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生导师
擅长: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曲张、静脉血栓、动脉栓塞、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周围动脉瘤、腹主动脉瘤
推荐非本院医生
柳晨
副主任医师介入治疗科
三甲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210
去咨询
擅长:肾癌、转移癌、淋巴瘤、癌痛、软组织肿瘤、纵隔肿瘤、淋巴结转移癌、胰腺癌、肿瘤、肝癌、骨肿瘤、腹膜后肿瘤、肺癌
朱旭
主任医师介入治疗科
三甲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500
去挂号
教授
擅长:继发性肝癌、肿瘤、转移性肝癌、原发性肝癌、肝癌
王晓东
主任医师介入治疗科
三甲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500
去挂号
教授
博导
博士
擅长:动脉栓塞、恶性肿瘤、直肠癌、原发性肝癌、梗阻性黄疸、胰腺癌、疼痛、胆管癌、肿瘤、胃癌、胆囊癌、胃造瘘、肺癌
高嵩
主任医师介入治疗科
三甲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500
去挂号
博士
擅长:肝血管瘤、转移癌、子宫肌瘤、软组织肿瘤、肾癌、恶性肿瘤、肝癌、原发性肝癌、肺癌、肿瘤
陈辉
主任医师介入治疗科
三甲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500
去挂号
擅长: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转移癌、肝癌、梗阻性黄疸、胆管癌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下肢动脉狭窄如何分级
2023.12.31
下肢动脉狭窄的分级包括两类,一类是Fontaine分级,一类是Rutherford的分级,最常用的是Rutherford分级。1-3级分别是轻度、中度和重度的间歇性跛行。4级是静息痛,就是在休息的状态下也会出现下肢的麻木,甚至疼痛。5级是少量的组织缺损和活动性的溃疡。6级是比较大面积的组织缺损。发展到5-6级的程度,下肢截肢的可能性就非常高了。下肢的分级并不是绝对的,出现症状以后还是早期到医院就诊,医生根据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播放语音
李天润主任医师介入血管外科
9.36万
64
慢跑能降血压吗,高血压患者运动时要注意什么
2024.01.26
现有的医学研究证明,高血压患者进行合理、科学地慢跑运动,可降低血压5-7mmHg。但高血压的患者在慢跑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一定的运动模式,包括运动的频率、运动的强度、运动的时间段等。运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贵在持之以恒。1、运动的频率:高血压的患者可每周至少运动5天,每次持续0.5-1个小时。每次运动前最好进行5-10分钟的热身运动,通过热身运动让关节和肌肉舒展开来,进而避免运动损伤,但运动的时间也不宜过长;2、运动的强度:保持有效运动时,一定要达到一定的运动强度。判断运动是否有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监测靶心率,计算的方式就是220减去年龄,若是60岁,220减去年龄60岁,患者的靶心率是160次/分。建议患者刚开始运动时,取靶心率的60%左右,即96次/分的运动心率,以后循序渐进增加。此时也可用手机、手环来监测心率,进而比较直观地了解有效的数值。在运动时还要注意,若血压过高,就停止运动,尤其是收缩压超过180mmHg、低压也就是舒张压超过110mmHg的时候;3、运动的时间段:运动的时间段最好不要选择在清晨,尤其是太阳没升起时。因为清晨是交感神经兴奋的时候,此时血压在最高峰,容易导致一些心脑血管的急症。因此,高血压患者最好是选择在下午、傍晚去运动;4、运动后不能立即停止:也要注意运动后不要马上停下来,应放慢运动的节奏,然后做一些放松运动。做5-10分钟的放松运动,才逐渐将运动停下来;5、注意运动过程中出现的症状:还需要注意身体的一些症状,若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一些呼吸急促、心跳过快、心跳过慢、感到胸痛、感到无力等。若出现上述症状就要马上停止运动,并尽快就医。
郑茵主任医师心血管介入科
3.45万
54
溶栓多久可二次溶栓,是否都需要二次溶栓
2024.01.19
溶栓多久可以进行二次溶栓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血栓的部位来决定,通常需要进行二次溶栓都意味着第一次溶栓的效果不好,这时就需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来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如果是脑梗塞或者心梗,如果溶栓后1-2个小时患者的症状不见明显的缓解,或者是缓解以后症状又重新加重,出现病情的反复,这时就意味着溶栓的效果不好。这个时候建议的不是采取二次溶栓,而是根据患者发病的时间窗采取是否进行取栓或者支架的治疗,比如脑动脉梗塞如果在发病6小时以内,溶栓的效果又不尽理想,就建议进行紧急的脑动脉取栓治疗。因为这时脑动脉的血栓有可能就不是单纯性的血栓,有可能是脑动脉狭窄或者心脏栓子的脱落造成的脑梗塞,靠溶栓无法溶解。心脏也是一样,心脏梗塞如果溶栓效果不好,也是建议急诊进行PCI的治疗和冠脉造影。如果是有血管的堵塞和狭窄,就需要进行支架的治疗。对于下肢静脉的血栓一般会采取持续溶栓,溶栓时间3-7天左右,如果效果不好可以进行血栓的抽吸。所以对于下肢静脉的血栓才存在所谓的二次溶栓,而对脑动脉和心脏动脉如果溶栓效果不好,就可能需要紧急进行介入手术的治疗。
周意明主任医师血管介入科
2.95万
77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