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23位医生
科室介绍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现为贵州消化领域唯一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贵州分中心、国家卫健委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西南地区有影响力的重点优势培养学科、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基地、中国消化内镜学院培训基地、中国食道静脉曲张硬化治疗培训基地、贵州省消化疾病研究所、贵州省临床重点学科、贵州省消化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贵州省消化内镜诊断与治疗工程中心、贵州省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药物临床试验(GCP)基地、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消化学科)、中国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日本新潟大学医学系消化道早癌基础与临床医学中心及消化道早癌诊疗培训基地。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病学科专科联盟领航单位,覆盖全省117家医院。是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身心协作组组长、胃肠激素与神经内分泌肿瘤(黏膜屏障)学组副组长单位、贵州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委单位、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委会常委单位及指南编写单位。

消化内科由含病房(两个病区109张床)、消化内镜中心、门诊(9个诊室,其中专病门诊4个)及贵州省消化疾病研究所4个功能部分。其中,消化内镜中心面积约3000平方米,规模庞大,设备先进且完善,属国内一流的内镜诊疗中心。现有医护人员109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13人,副高级职称12人,博士10人,博士后4人,其中12人曾有国外留学及研修的履历(外海博士,博士后及访问学者)。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贵州省省管专家4人,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百层次”人才2人、贵州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1人,贵州省优秀科技奖获得者1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贵州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贵州省百名优秀医师2人,贵州省最美劳动者2人、贵州省千层次人才3人,遵义市15851第一层次及第二层次人才各2人。

20多人入选国家级一级学会及国际学会担任20类学术任职,其中,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委1人,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委会常委1人,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身心协助组组长1人、胃肠激素与神经内分泌肿瘤(黏膜屏障)学组副组长1人。先后获得贵州省胃肠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离子通道与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消化内科目前形成了消化系统肿瘤(含罕见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全程管理、胆胰系统疾病全程管理、消化重症、自身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炎症性肠病、肝病等6个稳定亚专业方向,将消化内镜微创诊疗技术全程贯穿到各亚专业。率先在全院开展主诊医生负责制,以专病带专科,以研究者发起临床研究带动学科发展,实现门诊、病房、内镜微创诊疗一体化和同质化管理,推动消化疾病医、教、研、产、学高质量发展。2023年门诊量近8万人次,出院病人6000余人,科室平均CMI值1.35,(消化重症CMI值2.20),平均住院日5.2天,内镜诊疗量近6万人次,ESD、ERCP、EUS及食管静脉曲张内镜微创治疗等三、四级微创手术近6000台,其中内镜微创手术占比83.01%,形成了以消化内镜微创为特色的消化疑难疾病及急危重症诊治体系。其中消化系统肿瘤(含罕见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全程管理和全消化系统疾病的内镜微创治疗为学科特色及优势技术。作为全国消化及肿瘤领域权威专家执笔参编中国抗癌协会及中华医学会领衔组稿《中国神经内分泌肿瘤整合诊治指南》、《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指南》、《胃肠粘膜保护共识指南》、《中国整合消化病学-整合肠道病学》等多部国内权威学术指南及专家共识。

在基础研究方面,消化内科拥有贵州省消化疾病研究所,面积600余平方米,拥有设备资产1000余万元,具备了完善的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平台、类器官平台及电生理平台。并配备了专职的实验室研究人员4人,其中正高级实验师1人,副教授2人,专职实验员1人。形成了离子通道与胃肠粘膜保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离子通道与消化道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肝胆胰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再生医学)、炎症性肠病及肠道微生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酸相关疾病、胃肠动力及功能性胃肠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研究方向。其中以消化系统肿瘤(含罕见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病机制及离子通道与胃肠黏膜保护发生机制为重点研究方向。近5年来获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贵州省自然研究重点项目等省级课题50多项,在消化病学领域权威杂志《Gastroenterology》、《JCI》、《Cancerresearch》、《GIE》、《Endoscopy》等发表SCI论文300多篇,获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贵州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贵州自然科学二等奖、贵州医学科技一等奖等多个奖项。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消化内科获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不到10年间,消化内科2023年获得贵州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实现学科传承创新、稳步快速发展。

自2003年起,每年均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如美国消化疾病周(DDW)、亚太消化疾病周(APDW)、欧洲消化疾病周(UEGweek)、日本消化疾病周(JDDW)上进行大会报告及poster展示。2019年在消化领域全球TOP1会议美国消化疾病周(DDW)上获“Younginvestigatoraward”、2020年获DDW“特邀讲者”。2023年在DDW上多项科学研究得到美国胃肠病协会(AGA)主席Prof.MarkDonowitz和世界消化领域著名专家Prof.JamesR.Goldenring的认可和关注,2023年、2024年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主办的《中国医学论坛报》以“收获国际关注,传递中国声音”为题进行立体报道。

学科多年来与国外知名院校如德国汉诺威医科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德国柏林夏瑞蒂医科大学、美国圣地亚哥加利福尼亚大学、日本新潟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进行深度合作交流,构建高端国际平台,共同培养博士、博士后及访问学者。同时共建学术交流与技术支持平台,2019年,建立“日本新潟大学医学系-中国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道早癌基础与临床医学中心”和“消化道早癌诊治培训基地”。2021年获批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24年评估优秀为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开展中日消化道早癌培训班、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培训班、ERCP培训班、超声内镜培训班和IBD培训班等50多期。目前除贵州省消化专业人员外,还有来自四川、广西、云南、重庆、陕西、山东、海南、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的消化专业医生来院培训学习。至今已为贵州省及国内其他地区培养了1000多名消化专业人才。

在国内,学科与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消化病医院、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两院院士、消化病学及肿瘤学领域主委单位建立长期良好合作,对标国内顶级医院水平,构建国内横向平台。此外,作为贵州省消化病学分会主委单位及贵州省消化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已建立覆盖全省117家医疗单位的消化病学专科联盟,同时在贵州省发改委立项支持下,建立贵州省“互联网+消化内镜网络平台”,构建省内纵向平台,将医疗体系的末端延伸至县域,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完善大数据建设,实现医疗信息和医疗资源共享,推进双向转诊,早日实现县级医院90%就诊率的目标,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提高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

学科连续7年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学科品牌会议“消化道癌及消化疾病遵义论坛”。每年世界内镜组织(WEO)主席、两院院士、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消化内镜分会、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委会、中国医师协会消化病学分会的主委、副主任、常委等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参会,总参会人数达1000多人次。论坛立足贵州,通过广泛的国内外交流合作及强基层行动,不断发出贵州消化声音,成为学科代表贵州消化走向国内外的一张名片。自2022年起,连续三年被国际权威学术组织-世界内镜组织(WEO)官网,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合作交流中国医学论坛报等立体报道。尤其是WEO的官网报道并被今日头条、新浪网、中华网、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官方媒体-贵州省健康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等国家及省级主流媒体报道。

消化内科通过长期不懈的建设,学科的综合服务能力、学科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目前已逐步形成以提高疑难罕见疾病诊疗水平,发表高质量科研成果及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医学人才为一体,在国内及国际有一定影响力的消化病学科。

负责人:刘雪梅

联系电话:0851-28608155

科室擅长
胃炎
胃溃疡
慢性胃炎
酒精肝
胆汁反流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
上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
急性胃炎
慢性结肠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胃食管反流
食管息肉
糜烂性胃炎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胃痉挛
急性出血性胃炎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急性浅表性胃炎
酒精性胃炎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十二指肠息肉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
炎症性肠病
药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