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深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深圳市人民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14位医生
科室介绍

深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是广东省临床重点学科;是深圳市“十大重点优势学科(群)”召集人(首席专家)单位,是深圳市急诊专科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心设置了抢救生命的“卒中救治单元、创伤救治单元、EICU救治单元、介入救治单元”四个单元和病房,同时也是深圳口岸医疗救治接驳的窗口,是深港澳交互转运病人的重要枢纽,每年完成深港澳两岸三地转运和接驳救治病人达三百余人。中心每年的急诊就诊人次达30万左右,抢救危重病人万余人次,抢救成功率在98%以上。

该院急诊科自上世纪80年代成立,到1999年已构建成为独立的、功能基本齐全的急危重症医学部,整栋急诊大楼均为中央空调、中央供氧、中央负压吸引及中央呼叫系统,科室的布局及功能基本达到了现代急诊急救的要求。该院是深圳市最早、最重要的120网络医院,从2003年“非典”到本市数起大型意外伤害,以及汶川地震后的伤员救治等重大灾难事件中所展现的中流砥柱作用,显示了他们在院前救治、急危重症批量救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超强能力。

该科也在这些大型突发事件和日益增长的急诊急救工作中有了长足的发展:针对应诊高峰可依预案及时弹性调整急诊岗位及人员,特设抢救班岗和二、三线值班岗,在原有人员基础上,合理调配,最大限度地增加拓宽了接诊管径(急救通过量),一定程度缓解急诊压力,包括接诊、抢救、留观以及重危急症陪送检查,科学严谨地明示了急诊流程和分诊标准,严控医疗质量,明确各岗位职责和应急预案的启动机制。

在专业建设方面,中心在急诊专业基础上加强了专攻心血管、脑血管、呼吸、中毒、复苏、创伤手术等亚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开展救治的新技术、新业务,为急救病人提供全面及时的诊治抢救。该院急诊科十分重视临床急救技能的培训,医护人员均掌握心肺脑复苏、电除颤、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呼吸机、监护仪和急救药品应用等临床技能,熟悉急性冠脉缺血综合征、急性器官功能衰竭、休克、脑卒中、急腹症、各种创伤、代谢功能障碍、小儿急症等危重病的救治措施,对本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和各类急性中毒的抢救治疗也有丰富的诊治经验。该科相继开展了紧急床边心内膜起搏、心内膜电复律、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床边插管行紧急血液透析、脑复苏及脑损害昏迷患者脑功能实时监测等新技术。急诊中心为社会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急诊医疗服务,并成为亚洲紧急救援组织成员、国际紧急救援组织成员。

在人员配置方面,急诊科是一个拥有着152位在岗医务人员最大的临床第一线科室目前设置科主任一名,科副主任2名,护士长5名,目前在岗医师55人,其中高级职称25名,中级职称21名,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19人(其中博士6人),在读研究生4人(博士生1人);护理人员109人,其中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15名、护师35名,护士42名,助理护士14人;院前急救人员共14人,其中医师4人,护士4人,司机6人。

在科研教学方面,该院急诊科教研室承担暨南大学医学院及其他临床医学本科生、进修生和护理教学等多层次的教学工作,是执业医师及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和考试点,主办多期国家及省市级继续教育学习班,也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各1名,已培养研究生14名,目前研究的重点方向是脑损害昏迷患者脑功能实时监测及其预后评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危险因素及其早期诊断、心脑血管急症、多脏器功能衰竭和创伤急救。曾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立1项、省科技立项3项,省卫生厅中医药局课题2项,市级课题22项,并曾获得获得教育部科技进三等奖、深圳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参与编写专著3部,每年发表科研论文约20余篇。

在设备实施和科室建设方面,该院急诊科发展至今,业务用房面积已达3800平方米,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发热诊室、院前急救、抢救室、EICU病房、手术室、清创室、留观病房、输液室、放射科、检验科、B超室、药房、收费住院处等多个部门。院前拥有四辆救护车,其中三辆重症监护型救护车配备了进口心电监护除颤仪、呼吸机、心脏泵、自动体表除颤仪、吸引、供氧等先进医疗设备,并配备了先进的通讯设备。为便于工作将急诊科分为三大工作区:即一楼急诊急救区;二楼输液区留观区;三楼为EICU、急诊病房及手术室。该科已建立了呼叫电传系统及处方、病历的信息化。

急诊中心配备了先进的急救设备和诊疗仪器,包括呼吸机、临时心脏起搏器、除颤监护仪、自动洗胃机、血透/血液净化机、心电监护仪、多功能心电监护仪、CIC工作站、亚低温治疗仪、纤维支气管镜、电子胃镜、胸腔镜、内镜成像系统、C臂机、可视喉镜、多导心电图机、自动血糖、血气分析仪、快速心肺损伤标志物测定仪、自动心肺复苏仪等监测、治疗设备及各类输液注射泵、气管插管等各种抢救器械及救药品、穿刺导管;配置多功能手术床、麻醉机及其监测仪、显微镜/手术灯及其录象系统、中心供氧及中心吸引、中心净化装置;此外,急诊CT和DSA、急诊普通放射、急诊高压氧ICU单元室、检验科、彩超室可以完成所有必要的急诊检查和治疗。

急诊中心将院前急救、院内抢救、创伤救治和急危重病监护有机结合,以病人为中心,以时间为标尺,在最短时间内给病人以及时、有效、全面的救治,针对急危重症患者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一站式救治中心和生命的绿色通道。急诊模式由“依赖型” 过渡到 “相对独立型”的专业急诊部,急诊轮转医生由“专科病房派出型”转变为“急诊主动置换型”和“应急派出型”,目前已成为深圳市首个不用出急诊楼而完成急重危患者诊查救治的一站式救治中心

多年来,该中心通过不断的努力和自我完善,获得了诸多荣誉。1997年赢得共青团深圳市委和市卫生局团委联合命名表彰的市级“青年文明号”,1997年后连续荣获市妇联、中共深圳市卫生局党工委颁发的“先进集体”和“三八红旗集体”,2003年荣获省卫生厅颁发的“优秀护理集体”荣誉,2000年连续荣获中共深圳市卫生局党工委“先进党支部”和“爱岗敬业”先进单位,2003在救治“非典”战役荣获省级三等功。近年先进个人的不断涌现,省市级青年岗位能手、技术标兵共16人,还难能可贵地有了市政府颁发的“五好家庭”荣誉奖,单爱军主任荣获“2008年深圳市十佳医务工作者”称号;2010-2012连续三年被评为深圳市急诊综合考核先进单位、2011年被为深圳市优秀护理集体、2012年被评为深圳市巾帼文明岗先进集体、2012年被评为深圳市巾帼文明岗先标兵岗、2012年彭粤铭护士长在省卫生厅组织的女职工医疗护理岗位创新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因成绩突出被省总工会授予“南粤建功立业女能手”称号,2014年吴健、黄崇彬在全市急救技能竞赛荣获三等奖。

在未来5年内,为了进一步提高救治能力和救治效率,该中心将继续升级改造,配备更加全面、先进的仪器设备,如建立急诊信息管理系统、急诊烧伤病区、空中救护及深港澳空中转运平台等;未来还将规划建立拥有150张床位的急诊外科病区、急诊内科病区、急诊烧伤病区、急诊ICU病区、急诊毒理实验室、急诊创伤研究室、一体化手术救治单元,业务面积将达8000平方米,努力使该科成为一个临床技术领先,教学科研并进,学科梯队完整,综合实力雄厚的综合急诊救治中心。

科室擅长
心肌梗死
脑震荡
休克
猝死
重金属中毒
酒精中毒
铅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
药物中毒
百草枯中毒
食管破裂
急性心梗
脑梗死
小脑出血
阿片类药物中毒
阿托品中毒
电弧烧伤
二氧化碳潴留
发芽马铃薯中毒
河豚毒素中毒
胡蜂蜇伤
颈部动脉损伤
颈部火器性异物
颅底骨折
氯丙嗪类中毒
啮齿动物咬伤
人咬伤
四氯化碳中毒
小儿脾外伤
有害气体中毒
禽类啄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