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ICU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外科ICU
切换
科室简介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外科ICU,现固定床位11张,主要从事各手术科室(肝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脑血管外科、血管外科、妇产科等)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工作。整个病区采用德国进口净化机组,空气洁净度具有万级层流水平,全年空气湿度维持在40%~60%,温度维持在20~28℃之间,可有效地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外科ICU投资数千万元,采用世界一流仪器设备,11张床均为电动床,其中两张床可自动称重,每张床都配有循环充气的高级防褥疮气垫、进口多功能心电监护设备、呼吸机及液体输入泵系统。另外,ICU还配备自动血气分析仪、床旁血滤仪、全自动12导联心电图机、电除颤仪、床旁X光机、纤维支气管镜、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无创心排量检测仪。肺部振动治疗仪、保温毯、降温机等先进设施。环境优美、温馨、宽敞的ICU病房设有中央供气、供氧、负压吸引及不间断供电设施。护士站设置的中心监护仪与各病房床旁监护仪相连接,可有效做到实时监控、信息互联,护士站中央对讲器可与病房内医护人员随时交流。为了减轻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缓解压力,病房以粉色为主色调,并安装了背景音乐系统。外科ICU不仅配备有最先进的医疗监测仪器和治疗支持设备,更拥有一支知识全面、技术精湛和经验丰富的医护队伍,这支年富力强的队伍,承担着全院手术科室危重病患者的救治及大型手术围手术期的监护工作。开展的特色技术,如人工肝支持系统、呼吸支持系统、ECOMO等,进一步提高重要脏器的监测与支持水平,巩固专科优势。重症医学科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加强初级人员的技能培训,开展床边带教,专业轮转,严格执行危重病讨论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确保医疗质量、医疗安全。重症医学科建立资源整合信息平台,综合调配人员及设备,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发挥最大效益。成立危重病抢救治疗小组,建立相关制度,制订疑难病例及危重病联合讨论制度,负责全院危重病的会诊及救治,推动医院危重病医学的发展。重症医学科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承担国际合作项目,参与国际性临床试验研究;积极参加全国及省市重症学会组织的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大力宣传专科建设成果,提高社会知名度和信誉度。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与与各联盟成员单位实现“共建、共享、共赢”,优势互补,建立一套有效的转诊机制,完善治疗—长期护理服务链,建立基层服务、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形成覆盖我省部分基层医院患者急、慢、疑、难、重症的分级诊疗体系,极大地改善区域医疗诊疗水平,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详情
科室疾病
易慧敏
主任医师外科ICU
三甲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副教授
博导
擅长:感染、感染性休克、感染性皮炎、化脓性皮肤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感染性心包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感染性心肌炎、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颅内感染、冠状病毒感染、肾衰竭、多重肺部感染、呼吸窘迫综合征
吕海金
副主任医师外科ICU
三甲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生导师
擅长:呼吸障碍、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肾衰竭、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肝衰竭、多器官衰竭
安玉玲
副主任医师外科ICU
三甲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生导师
擅长:创伤、感染性休克、创伤性休克、急性胰腺炎、多器官衰竭、休克、急性肾衰竭、感染、下肢大出血、肝衰竭
吴本权
主任医师内科ICU
三甲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博导
擅长:胸痛、肺栓塞、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胸膜炎、呼吸困难、慢性呼吸衰竭、感染、脓毒症、间质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肺结核、肺心病、慢性咳嗽、肺脓肿
王艳红
副主任医师内科ICU
三甲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博士
擅长:肺癌、慢性呼吸衰竭、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肺心病、脓毒症、肺栓塞、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胸膜炎、间质性肺疾病、肺炎、肺脓肿、小儿支气管肺炎、肺炎球菌肺炎
推荐非本院医生
钟华
副主任医师重症医学科
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