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血液科
共收录16位医生
嘴唇发白没血色怎么回事
郑永江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嘴唇发白没血色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身体表现,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不仅会影响个人的外观形象,还可能暗示着身体内部潜在的健康问题,如贫血等。
1、寒冷:
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身体为了保持核心体温,会使外周血管收缩,减少四肢和唇部的血液供应,导致嘴唇发白,没血色。
2、身体过度疲劳:
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学习或睡眠不足,会使身体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身体机能下降,代谢紊乱,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受到影响,嘴唇也可能因此失去红润色泽,表现为苍白无血色。
3、贫血:
这是较为常见的原因之一,身体缺乏铁、维生素B12或叶酸等营养物质,会影响红细胞的生成或导致红细胞形态异常,进而使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氧气运输能力减弱,嘴唇等末梢部位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就会呈现发白的状态,如长期素食者、月经量过多的女性易出现此类情况。
4、肝硬化:
肝脏具有合成凝血因子、储存营养物质等重要功能,当肝脏出现问题,会影响营养物质的代谢和血液循环,导致贫血或血液中某些成分异常,进而使嘴唇发白,还可能伴有黄疸、腹水等其他症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身体新陈代谢,减少过度劳累,学会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以便早期干预和治疗,确保身体健康。
嘴唇发白没血色怎么办
饮食调理:
增加富含铁、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摄入,如动物肝脏、红枣、黑芝麻等,有助于提升血红蛋白水平,改善贫血状况,从而使嘴唇恢复血色。避免饮用过多浓茶、咖啡,防止影响铁的吸收,保证营养均衡摄入。
生活习惯调整:
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和恢复,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代谢功能。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定时活动身体,改善末梢血液循环,缓解嘴唇发白现象。
注意保暖:
在寒冷天气或环境中,及时增添衣物,尤其注意头部、手部和唇部的保暖,可佩戴围巾、手套和口罩等。避免寒冷刺激导致血管收缩,减少血液循环障碍,维持嘴唇正常的血液供应,防止因寒冷引发嘴唇发白加重。
1286
血红蛋白浓度偏低吃什么恢复
郑永江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血红蛋白浓度偏低即存在贫血情况,会导致身体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引发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饮食调整对于提升血红蛋白水平非常重要,有助于恢复血红蛋白浓度的食物包括动物肝脏、豆类等。
1、动物肝脏:
含有丰富的铁元素,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适量摄入可补充铁元素,促进血红蛋白生成,改善贫血症状,可将其做成孩子喜欢的菜肴,每周食用2-3次,烹饪方式以清蒸、炖煮为佳,减少营养流失。
2、豆类:
黑豆、红豆等豆类富含蛋白质和铁,能为身体提供造血原料,且易于消化吸收,可煮成粥或打成豆浆饮用,每天适量食用,有助于提高血红蛋白含量,增强身体抵抗力。
3、绿叶蔬菜:
菠菜、芹菜等绿叶菜含有丰富的叶酸和维生素C,叶酸参与血红蛋白合成,维生素C促进铁的吸收。可清炒或凉拌,保证每日摄入足够量,辅助提升血红蛋白水平,改善贫血状况。
4、水果:
红枣、桂圆等水果含铁和维生素,有补血养血功效,可直接食用或煮水喝,如红枣桂圆汤,能增加铁摄入和利用,提升血红蛋白浓度,缓解贫血引起的不适。
5、蛋类:
蛋类是维生素B12的良好来源,对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和造血细胞代谢有重要作用,每天保证一定量的摄入,有助于血红蛋白的合成和成熟,改善贫血情况。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均衡,避免挑食偏食,保证各类营养素充足摄入,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利于身体恢复和造血功能正常运行,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减少身体耗氧量,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变化,以便及时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
血红蛋白浓度偏低如何治疗
1、输血急救:
对于重度贫血患者,输血是快速补充红细胞、提升血红蛋白浓度的有效手段。此方法能迅速缓解患者因贫血导致的组织缺氧症状,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输血前需进行严格的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确保输血安全。
2、免疫调节:
部分贫血患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发病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遵医嘱采用免疫调节剂,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可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减少红细胞破坏,从而改善贫血状况。
3、造血刺激:
对于因造血功能低下导致的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可遵医嘱采用造血生长因子、雄激素类药物等,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促进红细胞生成。
960
超多人忽视的血小板高,究竟咋回事,严重否?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血小板作为血液中重要的细胞成分,其数量变化往往能反映出身体的健 康状况。那当血小板升高时,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是否严重呢?如果最近碰到这样的情况,或者你想知道答案,就接着往下看!
📍血小板高的原因
血小板高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如运动后、心情紧张或高原反应等,都可能导致血小板暂时性升高。而病理性因素则更为复杂,包括骨髓增殖性疾病、慢性炎性反应、病菌感染,以及某些药物的副作用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刺激骨髓过度生成血小板,从而导致血小板数量升高。
📍血小板高的严重性
血小板高的严重性取决于其升高的程度和原因,如果是生理性因素导致的轻微升高,通常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影响,稍作休息和调整即可恢复正常。如果血小板升高较多或持续时间较长,特别是由于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就需要高度重视了。因为过高的血小板可能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如血栓形成、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等。
📍如何应对血小板高
面对血小板高的情况,及时就医是关键。通过专业医生的检查,可以明确血小板升高的原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如果血小板升高是由于药物引起的,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考虑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血小板高虽然可能带来一定的健康风险,但只要我们及时就医、明确病因、积极治疗并调整生活方式,就可以有效控制其对身体的影响。因此,面对血小板高的情况,不必过于恐慌和担忧,而是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去面对和处理。图片中还有关于血小板偏高的常见表现,以及关于血小板偏高的相关生活护理,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自行查看。
707
红细胞计数偏低别大意,找到原因很重要!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红细胞作为人体血液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负责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然而,当红细胞计数偏低时,可能意味着我们的身体正面临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具体有哪些问题,还需要深入探讨红细胞计数偏低的原因。
🔸生理原因:
如大量饮水或输液后,由于体液稀释作用,红细胞计数可能会相对偏低。此外,妊娠后期的女性由于补入液体过多或流血偏多,也可能导致红细胞计数降低。虽然这些生理性因素通常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影响,但我们也应予以关注,及时调整生活习惯。
🔸贫血:
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等不同类型的贫血,均会影响红细胞的正常生成。此外,溶血性贫血等由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的贫血,也会导致红细胞计数降低。贫血不仅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
🔸骨髓造血功能衰退:
骨髓作为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场所,其造血功能的衰退也可能导致红细胞计数偏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造血功能停滞等疾病,均会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这些疾病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药物副作用、化学物质暴露、病毒感染等。因此,我们应密切关注骨髓健康,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面对红细胞计数偏低的问题,应积极调整生活习惯,增加富含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的食物摄入。同时,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力。此外,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也是守护健康的重要措施。
📱在进行红细胞计数检查前后都存在一些注意事项,具体内容请去图片中进行查看。如果还有其他疑问,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893
血红蛋白多少算贫血
欧晋平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血红蛋白的含量是衡量人体是否贫血的重要指标,
一般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血红蛋白<110g/L,新生儿血红蛋白<170g/L,即可考虑为贫血
。但由于血红蛋白水平不同,贫血程度也存在差异,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贫血。
1
轻度贫血
诊断标准:
正常情况下,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参考范围为120-160g/L,成年女性为110-150g/L,新生儿为170-200g/L,而当上述人群的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的低限,但处于90g/L以上时,可判断为轻度贫血。
症状表现:
此阶段,患者可能表现出较为轻微的症状,如偶尔的疲倦、乏力感,在进行日常活动时,可能会比以往稍感体力不支,但这些症状容易被忽视。
2
中度贫血
诊断标准:
成年男性、成年女性和新生儿在中度贫血中的血红蛋白标准一致,均为60-90g/L。
症状表现:
此时患者的疲倦、乏力感显著加重,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即使是进行轻度的体力活动,如短距离的步行,也会出现心慌、气短等症状,面色开始变得苍白,尤其是口唇黏膜、指甲床等部位,这种苍白现象较为明显。
3
重度贫血
诊断标准:
当血红蛋白在30-60g/L时,属于重度贫血范畴。
症状表现:
患者身体机能受到严重影响,即使处于安静状态下,也会频繁出现心慌、呼吸困难等症状,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心脏会逐渐发生代偿性变化,如心脏扩大、心肌肥厚等,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4
极重度贫血
诊断标准:
血红蛋白低于30g/L为极重度贫血,这是最为严重的贫血状态。
症状表现:
患者处于极度虚弱的状态,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等危及生命的症状,心脏功能严重受损,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等致命性并发症随时可能发生。
哪些指标可辅助判断贫血
1、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是携带氧气的主要细胞,其数量的减少往往与贫血相关,正常成年男性红细胞计数为(4.0-5.5)×10¹²/L,成年女性为(3.5-5.0)×10¹²/L。当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范围时,可能提示贫血存在,但不能明确贫血的具体类型。
2、红细胞压积:
是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能反映红细胞的增多或减少情况,对贫血的诊断有一定辅助作用,一般成年男性红细胞压积为 0.40-0.50,成年女性为 0.35-0.45,在贫血时,红细胞压积通常会降低,且与贫血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991
凝血酶时间偏高的危害
欧晋平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凝血酶时间偏高意味着血液凝固所需时间延长,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危害,如出血风险增加、影响手术及创伤愈合等,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如肝脏疾病、药物影响、血液系统疾病等,需积极进行治疗。
1、出血风险增加:
凝血酶时间延长,会使身体在遭受创伤时止血难度加大,比如轻微的擦伤或割伤,可能会出现流血不止的情况,持续渗血不仅增加伤口感染的几率,还可能导致大量失血,引起头晕、乏力甚至休克等严重后果。
即使没有明显外伤,体内一些微小血管的破裂,如鼻腔、牙龈等部位的血管,也容易频繁出血,影响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2、影响手术及创伤愈合:
对于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凝血酶时间偏高会增加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风险,使手术视野不清晰,增加手术难度和手术时间,同时也会加大术后出血、血肿形成的可能性,影响伤口的正常愈合,延迟康复进程,增加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
3、增加脏器出血风险:
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脏器出血,如胃肠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等症状。脑部出血则可能引发头痛、头晕、呕吐、意识障碍等严重神经系统症状,甚至危及生命。泌尿系统出血可出现血尿等,长期或大量的脏器出血会对相应脏器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影响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一旦发现,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全面检查,以确定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如治疗基础疾病、调整用药等,同时密切监测凝血功能指标,预防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保障身体健康。
凝血酶时间偏高的护理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小心,避免碰撞、摔倒等可能导致身体受伤的情况,如在行走时注意地面状况,家中保持通道畅通无障碍物,减少意外受伤出血的风险。
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绿叶蔬菜等,有助于维持正常的凝血功能,但也要注意适量,避免饮食过于单一或过量。减少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胃肠道黏膜,增加出血风险。
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凝血功能复查,以便及时了解凝血酶时间的变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或护理措施,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保障身体健康。
1124
血液病包括哪些病
欧晋平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血液病是一类涉及血液成分异常的疾病,包括多种类型,如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等,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各异,准确识别和分类血液病对于正确诊断与有效治疗至关重要。
1、红细胞疾病:
缺铁性贫血:常因铁摄入不足、慢性失血等引起,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巨幼细胞贫血则多由于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所致,除贫血症状外,还可能有神经系统表现。
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病情严重程度不一。还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全血细胞减少,患者易出现感染、出血等症状。
2、白细胞疾病:
包括白细胞减少症,可由多种药物、感染等因素引起,使机体抵抗力下降。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根据细胞类型分为髓系白血病和淋巴细胞白血病等,患者常有发热、贫血、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等表现,病情较为凶险,需要及时规范治疗。
3、出血性疾病:
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数量减少,导致皮肤黏膜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瘀点瘀斑等。
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患者轻微创伤后即可出血不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患者若出现血液相关异常症状,如不明原因的贫血、出血、发热等,应尽快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并采取恰当治疗措施。
血液病的注意事项
生活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免疫力提升,如每天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由于血液病患者免疫力常较低,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减少感染机会。如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外出或佩戴口罩。
多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如富含蛋白质的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以及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新鲜蔬菜水果,有助于补充身体所需营养物质,促进造血功能恢复。但应避免食用过硬、过烫、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损伤消化道黏膜引发出血。
1086
红细胞高怎么治疗最佳
欧晋平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红细胞高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相对性增多、绝对性增多,针对不同病因,治疗方法也有所差异,常见的治疗措施有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
1、生活方式调整:
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红细胞高,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都很重要。戒烟限酒,因为吸烟和过量饮酒可能加重血管内皮损伤,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适当运动,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等,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但要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身体疲劳或受伤。
2、药物治疗:
在有些情况下,可能会使用药物来抑制红细胞生成,如对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可使用药物来干扰骨髓中红细胞的过度增殖,但这类药物使用需要谨慎评估患者病情、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且在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常规等指标,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根据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治疗方案。
3、放血治疗:
对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或红细胞显著增多且伴有高黏滞血症等严重情况时,可考虑放血治疗。放血能够降低红细胞数量,减轻血液黏稠度,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放血治疗需要在严格的医疗监测下进行,一般每次放血量约为200-400毫升,放血频率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避免因放血过多导致贫血或其他并发症。
红细胞高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因、患者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全面检查和规范治疗,定期复查血常规等相关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策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维持身体健康。
红细胞高的日常注意事项
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降低因腹压升高导致血液黏稠度进一步增加的风险。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维护血管健康。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或激动状态。因为情绪波动过大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进而影响血液循环和红细胞的状态。可通过听音乐、阅读、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放松身心,促进身体的内环境稳定。
除了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红细胞计数外,还应进行全面的体检,包括检查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等项目。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其他健康问题,并在早期进行干预,预防因红细胞高及其他潜在疾病引发的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等。
571
血红蛋白90是轻度还是中度贫血
欧晋平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血红蛋白是指人体红细胞内可以运输氧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当成年男性体内的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血红蛋白<110g/L,新生儿血红蛋白<170g/L,可能出现贫血的症状,如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
对于成年人来说,血红蛋白90g/L属于轻度贫血,而新生儿90g/L则属于中度贫血
。
1
轻度贫血
正常成年男性血红蛋白90-120g/L、成年女性血红蛋白90-110g/L即可诊断为轻度贫血。在此阶段,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头晕、乏力症状,因为虽然血红蛋白有所减少,但身体尚可维持基本的氧气输送和代谢功能。日常活动耐力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如在长时间行走或爬楼梯后,疲劳感会比正常情况更明显。
尽管是轻度贫血,但患者仍需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改善,如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如红肉、动物肝脏、豆类等;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助于促进铁的吸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充铁剂以纠正贫血,并注意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2
中度贫血
新生儿血红蛋白90-120g/L属于中度贫血。此时,除了头晕、乏力症状加重外,还可能伴有心慌、气短等情况,因为身体的氧气供应不足情况加剧,心脏和肺部需要更努力地工作来代偿,以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日常活动受限程度进一步增加。
如果新生儿是由于身体虚弱以及营养不良导致中度贫血,在这种情况下则需要及时补充营养,如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建议通过母乳喂养或使用适合新生儿的配方奶进行补充,从而改善新生儿中度贫血。
如果加强营养不能改善症状,则需要遵医嘱用药来改善。缺铁性贫血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口服含铁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多维铁口服溶液、富马酸亚铁颗粒等。若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多维铁口服溶液、维生素B12注射液来改善症状。
注意事项
1、贫血的严重程度不仅仅取决于血红蛋白的数值,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贫血发展的速度、心肺功能等因素来综合判断。
2、如已经确诊为贫血,建议日常减少剧烈的体力活动,如长跑、重体力劳动等。因为血红蛋白低会导致氧气输送能力下降,剧烈运动可能加重身体缺氧状况,引起心悸、气短、头晕等不适。可选择散步、瑜伽等舒缓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不会给身体造成过大负担。
938
蚕豆病不能打哪种疫苗
欧晋平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蚕豆病患者在接种疫苗时需谨慎,部分疫苗可能诱发溶血反应,如含樟脑成分疫苗、活病毒疫苗等。建议患者接种疫苗前咨询医生建议,以减少疫苗不良反应。
1、含樟脑成分疫苗:
某些疫苗制备过程中可能含有微量樟脑成分,蚕豆病患者体内缺乏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樟脑可导致红细胞膜稳定性下降,使红细胞易破裂发生溶血。如部分流感疫苗,在接种前需详细查看成分表,若含樟脑成分则不建议蚕豆病患者接种,以避免潜在的溶血风险。
2、活病毒疫苗:
像麻疹疫苗、风疹疫苗等活病毒疫苗。虽然多数蚕豆病患者接种后可能无明显不良反应,但由于活病毒疫苗可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较为强烈的反应,在少数情况下可能诱发蚕豆病患者的溶血发作。接种此类疫苗时需在医生严密监测下进行,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接种。
3、黄热病疫苗:
黄热病疫苗对于蚕豆病患者风险较高,接种该疫苗后,其成分可能干扰患者体内红细胞的正常代谢,破坏红细胞膜结构,进而引发溶血现象。蚕豆病患者前往黄热病疫区时,应提前告知医生病情,医生会综合评估风险,一般不建议轻易接种黄热病疫苗,可采取其他防护措施。
4、伤寒疫苗:
伤寒疫苗尤其是口服伤寒疫苗,可能对蚕豆病患者产生不良影响。疫苗进入人体后可能改变体内的氧化还原环境,对于本身红细胞抗氧化能力较弱的蚕豆病患者,容易引发红细胞破坏增加,导致溶血。在有伤寒感染风险时,可考虑采用其他预防感染方式替代疫苗接种。
5、卡介苗:
卡介苗主要用于预防结核病,蚕豆病患者接种卡介苗后,卡介苗的免疫刺激作用可能影响患者体内的红细胞代谢平衡,增加溶血风险。一般情况下,若无明确的结核病暴露风险,不建议蚕豆病患者接种卡介苗,若必须接种,则需密切观察接种后反应,做好应对溶血等不良反应的准备。
在接种前务必告知医生病情,医生会综合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疫苗成分及接种必要性等因素。对于不适合接种的疫苗,可通过加强个人防护、预防感染等其他措施来保障健康。定期监测血常规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因疫苗接种引发的健康风险,确保患者安全。
蚕豆病除打疫苗外的注意事项
饮食禁忌:
蚕豆及蚕豆制品绝对不可食用,其含有的特殊成分可诱发溶血反应。避免食用含氧化物质的食物,如薄荷、苦瓜等,此类物质可能加重红细胞的氧化损伤,增加溶血风险,严格把控饮食来源,仔细查看食品成分表,防止误食引发严重后果。
谨慎用药:
多种药物可能诱发蚕豆病患者溶血,如抗疟疾药、磺胺类药物等。就医时务必告知医生病情,医生开药应避开相关禁忌药物。自行用药时更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确认无风险后使用,切不可盲目用药,以免引发溶血发作危及生命。
日常防护:
避免接触含萘的樟脑丸,其挥发物质可能导致红细胞破坏。在蚕豆开花结果季节,尽量远离蚕豆种植区域,减少花粉等可能的接触源。还要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感染可使机体代谢紊乱,增加红细胞的不稳定性,诱发溶血。
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