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亚飞的科普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怎么确定
沙亚飞
副主任医师
眼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增殖期与非增殖期,非增殖期就是病变在视网膜平面,主要包括Ⅰ、Ⅱ、Ⅲ期3个阶段;增殖期指病变突破了视网膜层面,已经进入玻璃体腔,主要包括Ⅳ、Ⅴ、Ⅵ期3个阶段。Ⅰ期以视网膜血管旁出血和微血管瘤为主;Ⅱ期与Ⅲ期指血管壁破坏更严重,血管内物质渗出血管外,需积极使用药物或激光进行治疗。Ⅳ期指血管出血进入玻璃体腔,视力严重下降;Ⅴ期指玻璃体出现纤维增生;Ⅵ期指已形成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7.19万
166
视网膜脱落手术治疗好吗
沙亚飞
副主任医师
眼科
如果已经确诊为视网膜脱离,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使视网膜复位并恢复患者的视功能。手术主要分为外路手术、内路手术以及内外路联合手术,视网膜脱离手术可以使视网膜复位,如果裂孔长效闭合就达到了彻底治愈视网膜脱离的目的;手术后将依据患者的视网膜情况,在玻璃体体腔选择硅油或气体进行填充,以封闭视网膜裂孔;部分患者的视网膜组织在经过治疗后恢复较好。
6.57万
48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什么意思
沙亚飞
副主任医师
眼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引发的视网膜血管微循环障碍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闪光感以及视力减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6期,Ⅰ、Ⅱ、Ⅲ期是非增殖期,Ⅳ、Ⅴ、Ⅵ期属于增殖期。Ⅰ期主要表现为眼底血管旁出血及微血管瘤;Ⅱ期可能出现血管渗出;Ⅲ期患者眼底出现棉絮斑改变,血管中的物质溢出并影响视力;Ⅳ期主要表现为新生血管生成及玻璃体腔出血;Ⅴ期视网膜和玻璃体出现增生,出现牵引性视网膜脱离;Ⅵ期近乎失明。
5.62万
9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方法
沙亚飞
副主任医师
眼科
视网膜激光光凝主要是通过破坏眼底的新生血管以清除视网膜毛细血管的闭塞区,阻止眼内新生血管进一步发生与发展,进而改善视网膜缺血缺氧的状态,达到控制患者病情的目的。一般Ⅲ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裂隙灯显微镜下,通过眼球就可以完成激光光凝治疗,Ⅲ期以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需通过手术清除玻璃体积血、纤维增生并清除机化膜。
5.63万
431
什么是泪道冲洗试验
沙亚飞
副主任医师
眼科
泪道组织存在于人体的内眦部,泪液在正常情况下是一个循环。当有炎症刺激、异物刺激以及损伤时,均可引起泪道阻塞。患者可能出现流眼泪、结膜炎、眼红、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泪道冲洗试验需从泪小点及泪小管进针,注入生理盐水后观察泪道的通畅程度。根据冲洗时的表现,分为完全性的泪道阻塞和部分性的泪道阻塞,完全性泪道阻塞表现为完全反流;部分性泪道阻塞患者有部分生理盐水进入咽部。
7.53万
287
视网膜脱离的症状
沙亚飞
副主任医师
眼科
视网膜脱离是由于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出现分离导致的。视网膜脱离是一种致盲性的眼病,主要包括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和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眼前可能出现闪光感、黑影飘动、固定黑影或黑影扩大等症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视功能检查、眼底检查以及超声波检查,均可以有效地发现视网膜脱离。
6.46万
173
泪道冲洗试验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沙亚飞
副主任医师
眼科
泪道冲洗试验是沿着人体的生理管道来进行的,对人体组织的损伤较小。但由于泪道冲洗试验对人体有一定刺激,患者在泪道冲洗试验后,需使用滴眼液进行治疗,以预防感染。泪道冲洗试验在门诊即可进行,无需进行特殊的准备;红眼病或结膜炎等炎症刺激或异物堵塞均可能引起泪道堵塞。因此,需尽早治疗机体出现的炎症,以免造成泪道阻塞。
7.73万
92
视网膜脱落手术怎么做
沙亚飞
副主任医师
眼科
视网膜脱离是由于视网膜出现裂孔所导致。因此,手术需寻找到裂孔并封闭裂孔以进行治疗。手术主要分为外路手术、内路手术以及内外路联合手术,患者可以在玻璃体腔填充气体或硅油,以达到长效封闭裂孔的目的。患者术后需保持俯卧位或侧卧位,由于体位对患者的愈合康复至关重要,患者需积极配合;术后需使用眼药水以预防感染;同时避免眼部受到外力撞击。
9.11万
434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发症有哪些
沙亚飞
副主任医师
眼科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并发症主要包括黄斑水肿、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以及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尽早发现与治疗,目前的技术手段难以使已发生病变的视网膜组织恢复视功能,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控制病情,尽可能多地保留剩余的视功能。但由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并发症严重损害了视功能,预后一般较差。
9.31万
140
视网膜脱离预后如何
沙亚飞
副主任医师
眼科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是一种致盲性眼病,传统手术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解剖复位的作用,但对患者视功能的恢复与重建作用不明显,一般预后较差。近年随早期手术与微创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中医药的广泛应用,多数视网膜脱离经治疗,预后较好。外伤、剧烈运动、高度近视等,均为视网膜脱离的高危因素。如果出现眼前闪光感、黑影及视力下降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对症治疗。
5.58万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