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红的科普
肾虚型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任小红
主任中医师
治未病科
肾虚型过敏性鼻炎患者临床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常见肾阳虚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症状表现包括鼻痒、高频率打喷嚏、流清水状鼻涕且难以停止等,一般好发于早上和晚上,鼻塞症状较轻,存在明显的鼻黏膜苍白和水肿症状。患者也可出现腰膝酸软、疲倦乏力、小便清长以及夜尿等症状。部分患者甚至出现月经不调、不孕不育或阳痿、遗精等症状。
8.15万
301
2023-12-14
过敏性鼻炎早期症状
任小红
主任中医师
治未病科
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早期症状如下: 1、患者出现打喷嚏症状,频率较高,多发于早上和晚上; 2、患者出现流涕症状,鼻涕一般呈清水状,如患者受冷,可突然出现该症状,且无法停止; 3、患者出现鼻孔一侧或两侧的鼻塞症状; 4、患者出现以鼻内和鼻黏膜部位为主的鼻部发痒症状,同时可能伴有眼睛、耳部或咽部等部位的发痒症状。
6.41万
487
2023-12-05
耳朵放血有什么作用
任小红
主任中医师
治未病科
耳朵放血的治疗主要选择在耳尖的部位进行放血,耳尖的放血属于放血类治疗的临床常用部位。耳尖放血治疗对患者的作用较多,包括清热泻火、镇肝潜阳、止痛降压、清脑明目等。耳尖放血的禁忌症包括伤患部位为脓疱,如婴幼儿脓疱疮等传染性皮肤病,以及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类疾病,出现以上疾病时一般不采取耳尖放血手段进行治疗。
11.14万
91
2023-12-02
小儿过敏性鼻炎能治愈吗
任小红
主任中医师
治未病科
轻型的小儿过敏性鼻炎患者通过推拿、按摩、中药穴位贴敷、岭南无痛蜂疗法、艾灸等外部调理方法可逐渐恢复体质,结合良好的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的状态,1-3个月可达到治愈的效果。如患者在起居方面未保持良好习惯(如熬夜)或饮食习惯不佳(如偏食、营养摄取不均衡等)以及情志方面的不良状态,均可能导致小儿过敏性鼻炎恢复时间的延长。
6.73万
208
2023-10-16
过敏性鼻炎怎么调理
任小红
主任中医师
治未病科
过敏性鼻炎患者的调理方法如下: 1、饮食:婴幼儿患者需注意牛奶、鸡蛋和豆类制品的摄入,成年患者还需注意虾、蟹等高蛋白食物及芒果、菠萝等湿热食物的摄入; 2、起居:春季注意避风,夏季避免受凉,秋季注意干燥对鼻部的刺激,冬季注意保暖,作息方面宜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3、运动:适量运动,以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为主; 4、情志:修心养性,保持心情平和舒畅。
6.38万
112
2023-10-13
疲劳综合征中医怎么治疗
任小红
主任中医师
治未病科
疲劳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方法如下: 1、内治:辨证后气血两虚型患者,可选择八珍汤以补益气血;脾虚肝郁型患者,可使用逍遥散进行调理;心脾两虚型患者,可选择归脾汤加减调理;肝肾阴虚型患者,可选择六味地黄汤进行调理;脾肾阳虚型患者可选择右归丸、右归汤加减调理;冬季可使用滋补膏,夏季可使用青膏进行调理; 2、外治:针灸、温针、火针、艾灸、脐疗、蜂疗等方法。 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6.07万
397
2023-10-04
疲劳综合征的症状
任小红
主任中医师
治未病科
疲劳综合征好发于30-50岁人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超过6个月的持续性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咽疼、失眠、发热以及颈部和腋下的淋巴结肿大、抑郁、烦躁、呼吸道反复感染、心悸、胃肠功能紊乱、关节疼痛、肌肉酸疼等症状,部分患者甚至出现月经不调、不孕不育或遗精、阳痿及听力和视力的减退等症状。
8.21万
506
2023-09-23
放血拔罐的好处与坏处
任小红
主任中医师
治未病科
放血拔罐是一种在刺血部位进行拔罐的治疗方法,具有调理脏器、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其优缺点如下: 1、优点:放血拔罐治疗可疏通身体经络,治愈疾病,如发热或痛症等; 2、缺点:如患处未彻底消毒,患者将合并细菌或病毒类的感染;罐清理不当导致携带病毒或细菌,进而传播;大量放血或过量放血将损耗人体的气血,影响健康。
12.15万
670
2023-09-04
过敏性鼻炎能治好吗
任小红
主任中医师
治未病科
过敏性鼻炎即鼻敏感,发病原因为特定体质的人群接触过敏原后导致的过敏性炎症反应。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鼻黏膜的过敏反应。中医学认为过敏性鼻炎是由于肺、脾、肾三脏虚弱,感受风寒之邪后,风寒吸肺,寒邪收在肺部,肺失宣降,肺开窍于鼻,因此鼻窍也失宣,表现为临床症状。因此如果患者将肺、脾、肾各脏器调理至良好状态,过敏性鼻炎即可痊愈。
6.84万
368
2023-08-11
妇女月经不调的原因
任小红
主任中医师
治未病科
月经不调指经血的量及月经周期发生异常变化,原因如下: 1、器质性原因: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及子宫息肉等器质性原因导致月经不调; 2、功能性原因:多种因素导致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紊乱引起月经不调。如避孕药的应用、激素类药物的服用、抗生素的大量服用、保健品的不合理使用及长期精神压力较大、熬夜、暴饮暴食、减肥、体力消耗较大的活动等。
8.09万
54
2023-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