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科室相关科普
六十多岁CT脑萎缩,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曲延民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脑萎缩作为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不仅影响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脑萎缩是指大脑的体积逐渐缩小,通常是脑细胞数量减少或脑细胞体积缩小所导致。在医学影像学上,脑萎缩表现为脑室扩大、脑沟增宽以及脑体积减小等特征。
🔍六十多岁的人群在CT检查中发现脑萎缩,这一现象并不罕见。脑萎缩并非独立的疾病,而是影像学上的表现,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从分类上来看,老年人脑萎缩主要分为生理性脑萎缩和病理性脑萎缩两种。
👉生理性脑萎缩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自然现象,就像皮肤上的皱纹一样,是大脑功能逐渐退化的表现。这种脑萎缩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者仅表现为轻度的记忆力减退,但并不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然而,病理性脑萎缩则是由某种疾病或损伤引起的,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认知功能下降、痴呆、性格改变等症状。
👀六十多岁脑萎缩的典型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下降、行动迟缓、平衡障碍和共济失调等,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但通常随着病情的加重而逐渐加重。脑萎缩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压疮、骨折等,进一步增加患者的健康风险。
📋对于疑似脑萎缩的老年患者,医生通常会采用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特殊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头颅CT和核磁共振是诊断脑萎缩的主要方法,这些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患者脑部图像,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脑萎缩以及脑萎缩的程度和范围。
👋总之,六十多岁人群在CT检查中发现脑萎缩是常见的现象,但不必过于担心。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积极的预防,可以有效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关于脑萎缩的原因和治疗,大家可以戳图了解。
🌺如果还有其它困惑,大家可以在评论区讨论,我也会第一时间回复大家。
812
轻微脑震荡:看似小问题,实则大学问
曲延民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轻微脑震荡是一种常见的轻度颅脑损伤,通常由头部遭受外力打击导致。这种损伤虽然较为轻微,但仍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病因及诱发因素
轻微脑震荡的主要病因是头部外伤,包括交通事故、高空摔落、跌倒损伤以及体育活动中的意外碰撞等。这些外力作用导致脑组织发生短暂的功能紊乱,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此外,老年人、儿童以及从事高风险运动或工作的人群更容易发生轻微脑震荡。
📍临床表现
轻微脑震荡的临床表现通常包括短暂的意识障碍、近事遗忘、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在受伤后很快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或意识混乱,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恢复意识后,患者往往无法回忆起受伤当时及伤前近期的事情,即逆行性遗忘。同时大多数患者还会伴有头痛、头晕、全身疲乏无力、失眠、耳鸣、心悸、畏光、情绪不稳等症状,大多在数日或数周内逐渐消失,但少数患者可能持续时间较长。
📍诊断与检查
轻微脑震荡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首先,患者必须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其次,临床表现如短暂的意识障碍、近事遗忘、头痛、呕吐等症状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为了排除其他可能的颅脑损伤,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进行头颅CT或核磁共振检查。然而,对于轻微脑震荡患者来说,这些检查往往无异常发现。
🌺轻微脑震荡的预后通常较好,大多数患者在经过适当的休息和治疗后,症状能够逐渐缓解并消失。然而也有少数患者可能留下长期的后遗症,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因此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
🙌关于轻微脑震荡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大家可以戳图了解。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用,不要忘了点赞、收藏,也可以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678
亨特氏综合征:医生不会告诉你的那些小细节!
曲延民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亨特氏综合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周围性面瘫疾病,主要由水痘-带 状疱疹病毒感染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及其分支所致。该病以面瘫、外耳道疱疹和剧烈耳后疼痛为特征,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造成严重影响。
📍病因与发病机制
亨特氏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是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这种病毒通常在儿童时期感染人体后潜伏于神经节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疲劳、受凉、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因作用下,病毒被激活并沿感觉神经纤维迁徙至皮肤黏膜,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和水肿压迫神经根,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亨特氏综合征的典型症状包括突然发生的单侧面部表情肌麻痹、眼裂扩大、鼻唇沟消失、口角歪斜、讲话漏风以及耳部疱疹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听力减退、眩晕、味觉丧失和听觉过敏等现象。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貌和言语功能,还可能造成心理及社交方面的困难。
📍诊断与检查
诊断亨特氏综合征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神经系统检查以及头颅MRI或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结果,神经系统检查可评估面神经功能,MRI或CT扫描则用于排除其他潜在病因。此外血液学检查可用于检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水平,以进一步确认诊断。
👏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够恢复面神经功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关于亨特氏综合征的治疗措施和预防措施,大家记得在图中查看。如果还有其它困惑,大家可以在评论区讨论,我也会第一时间回复大家。
535
脑血管支架,进口VS国产,差在哪?
路永刚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脑血管支架,作为一种用于治疗脑血管狭窄的医疗器械,在临床医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改善脑血管狭窄引起的脑供血不足、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那么脑血管支架进口和国产的区别都有哪些呢?
材料不同:
🔶国产支架通常采用钛合金等金属材料制作,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用性,能够满足长期使用的要求。尽管在某些方面可能与进口支架有所不同,但国产支架的材料也在不断进步和优化,以追求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
🔷进口支架的材料质量也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测试,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例如,一些进口支架采用先进的金属合金和聚合物材料,这些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还能减少对人体组织的刺激和排斥反应。
制造工艺不同:
🔶国产支架的制造工艺在不断提升,但在某些精细度方面可能与进口产品存在差距。随着国内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国产支架的制造工艺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在一些细节处理上,如支架的表面处理、精度控制等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
🔷进口支架通常拥有更为精细和成熟的制造工艺,这些支架在制造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工艺,以确保支架的精度和稳定性。此外,进口支架在制造过程中还注重细节处理,如支架的涂层技术、连接部位的强度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支架的性能。
价格不同:
🔶国产支架的价格相对较低,更容易被国内患者接受。这得益于国内医疗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成本的降低,使得国产支架在价格上具有较大的优势。
🔷进口支架的价格通常较高,这主要是由于进口支架在技术、材料和制造工艺方面具有较高的成本,然而,随着国内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国产支架质量的提升,进口支架的价格优势正在逐渐缩小。
临床数据与跟踪研究不同:
🔶国产支架在临床使用数据方面相对较少,长期跟踪研究可能不如进口支架充分。这主要是由于国产支架的研发和应用时间相对较短,以及国内医疗数据收集和跟踪研究体系尚不完善所致。
🔷进口支架通常拥有更丰富的临床使用经验和长期跟踪研究数据,这些支架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验证。此外,进口支架的研发机构通常会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以评估支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因此,在选择脑血管支架时,患者和医生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的专业建议、支架的性能和成本效益比。
此外,患者安置脑血管支架后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具体的注意事项可以点击图片查看。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讨论国产与进口脑血管支架的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体验和效果。同时,如果您有任何关于脑血管支架的疑问或需求,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尽力为您提供帮助和支持。
384
轻松应对末梢神经痛,这些药物是你的好帮手!
路永刚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末梢神经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常表现为肢体末端的刺痛、麻木、烧灼感等。这种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提示身体存在某些潜在疾病。
面对末梢神经疼痛,需要明确,其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药物治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然而,选择合适的药物对于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营养神经药物:
末梢神经痛多源于末梢神经炎导致的神经损伤。因此,营养神经药物是治疗的基础。这类药物包括维生素B1片、维生素B6片、维生素B12片、甲钴胺片等。它们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缓解神经疼痛。服用这些药物时,请务必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以达到最佳疗效。
📍糖皮质激素:
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末梢神经痛,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片等可能有效。其能够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神经炎症,从而缓解疼痛。但请注意,糖皮质激素副作用较大,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定期监测血糖、血压等指标。
📍止痛药:
当疼痛较为剧烈时,可以适当使用止痛药如布洛芬缓释片等。这些药物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少神经末梢的敏感性,从而缓解疼痛。但长期使用止痛药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肝肾损伤等副作用,因此需谨慎使用。
📍抗癫痫药:
如卡马西平片等抗癫痫药物也可用于治疗末梢神经痛。其能够调节神经传导,减少神经放电,从而缓解疼痛。但这类药物也可能引起嗜睡、头晕等副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PS:除了药物治疗外,细致的护理也是缓解末梢神经疼痛的重要一环,具体措施请见图!
👏经过今天的内容,大家是否对末梢神经疼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呢?是否正在经历这种疼痛,或者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436
这些脑膜炎信号,你捕捉到了吗?
李金冲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脑膜炎,一种严重的颅内感染性疾病,通常由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 这些病原体侵入脑膜和脑脊膜,引发炎症反应。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脑膜炎呢?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判断依据:
🌱观察典型症状
脑膜炎患者通常会出现一系列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等。发热可能是高热且持续不退,是机体对病原体侵入的防御反应。头痛往往较为剧烈,可伴有畏光、畏声,提示颅内可能存在炎症或压力升高。呕吐可能频繁且剧烈,通常是颅内压增高的结果。
🌱询问病史
了解患者的病史也是诊断脑膜炎的重要一环。询问患者近期是否有感染史,如呼吸道感染、耳部感染、皮肤感染等,以及是否接触过脑膜炎患者,这些都对诊断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体格检查
医生还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特别是针对脑膜刺激征的检查。除了颈项强直外,还可能出现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表现为患者在做特定动作时,如弯曲颈部或伸展大腿,出现疼痛或抵抗感。这些体征提示脑膜受到刺激,可能是脑膜炎的指征。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能显示白细胞升高,提示体内存在感染。更重要的是脑脊液检查,这是诊断脑膜炎的关键依据。脑脊液检查可发现压力升高、细胞数增多、蛋白含量升高等异常,这些变化通常与脑膜炎的病理过程相符。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脑部病变,并可能发现脑膜炎引起的一些脑部异常表现。例如,脑膜炎可能导致脑积水、脑脓肿等病变,这些在影像学检查中通常可见。
👍如果医生经过综合分析,最终诊断为脑膜炎,患者应积极遵医嘱治疗,具体措施见图!看完还有其他问题,可以打在评论区,别忘了点赞、关注~
707
球麻痹治疗新突破?特效药真的存在吗?
路永刚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球麻痹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症状群,主要由运动神经元受损引起。其分为真性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两种类型,前者主要由延髓部位的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损伤导致,而后者则与大脑皮层的病 变有关。球麻痹患者常表现为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构音障碍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影响呼吸功能。
由于球麻痹的成因复杂多样,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多发性硬化症等多种疾病因素,因此,目前并没有一种所谓的“特效药”能够彻底治愈球麻痹。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对球麻痹束手无策。通过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疗、营养支持等,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1️⃣药物治疗:虽然没有特效药,但一些药物如利鲁唑片、依达拉奉注射液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这些药物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定期监测病情变化。
2️⃣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在球麻痹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包括吞咽障碍治疗、语言疗法、呼吸功能锻炼等(详见图),旨在帮助患者恢复吞咽、言语及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营养支持:对于存在进食困难的患者,提供高能量密度饮食或特殊配方食品。必要时,还可以进行管饲喂养或胃造口喂养,以确保患者获得充足的营养支持。
4️⃣心理治疗:球麻痹患者往往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心理治疗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旨在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此外,关于球麻痹,还有一些护理细节,放在图片中了,需要的自取~
💓好了,大家身边有球麻痹患者吗?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难题或有什么独特经验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572
脊髓断离后截瘫,坐起来会遭遇什么?
路永刚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脊髓断离截瘫,通常代表着严重的神经损伤,患者可能会面临下肢运动功能丧失、感觉障碍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一系列症状。这样的身体状况下,患者对于日常活动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需要格外小心,尤其是坐起来这个动作。
当脊髓受到严重损伤,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可能会完全丧失,这意味着他们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自由移动双腿。同时,感觉障碍也会让患者对身体的感知变得模糊,甚至无法感知到疼痛或温度的变化。此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能导致一系列生理问题,如排尿困难、血压不稳等。
🌟在这样的身体状况下,患者坐起来可能会面临极大的挑战。由于肌肉无力,患者可能会感到力不从心,甚至可能因为无法支撑身体而摔倒。平衡失调也是另一个难题,没有稳定的支撑,患者很难保持身体的平衡,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意外。
然而,坐起来也并非全然无益。对于部分患者来说,适当的坐位训练可以帮助改善呼吸功能、减轻脊柱压力,还有助于预防肺部感染和褥疮等并发症。这是因为长期卧床会导致肺部痰液积聚,增加感染风险。同时,皮肤长时间受压也容易导致褥疮。因此,在医生的指导和监督下,部分患者可以尝试进行坐位训练。
❗此外,在进行坐位训练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这包括评估患者的肌力、平衡能力、认知功能以及心理状态等。只有当患者具备了一定的坐位能力和稳定性时,才能开始进行坐位训练。但请注意,坐位训练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详细措施请见图了解!
💓好了,大家是否经历过脊髓断离截瘫的康复过程?在坐位训练中有哪些经验或教训想要分享?是否对坐位训练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579
安眠药是激素的“亲戚”吗?服用后会引发肥胖?
路永刚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在面对睡眠问题时,不少人会考虑使用安眠药。然而,关于安眠药存在诸多疑问,比如它是不是激素药,会不会导致发胖。
事实上,安眠药并不是激素药。安眠药,顾名思义,是用来帮助人们入睡或保持睡眠的药物。常见的安眠药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片、阿普唑仑片等,以及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如酒石酸唑吡坦片、右佐匹克隆片等。这些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大脑皮层的活动,从而达到镇静安眠的效果。
⌛而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片、泼尼松片等,与 安眠药在成分和作用机制上完全不同。激素类药物主要用于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如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等。因此,安眠药与激素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大家不要将它们混淆。
那么,服用安眠药会发胖吗?答案是否定的。安眠药本身并不含有使人发胖的激素成分。但是,长期或不当使用安眠药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一些副作用,如嗜睡、头晕、记忆力减退等。这些副作用可能会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但并不会直接导致发胖。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服用安眠药。任何药物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安眠药也不例外。长期或过量使用安眠药可能会导致身体产生依赖性,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使用安眠药时,一定要遵医嘱,严格控制剂量和用药时间。
现在,大家已经对安眠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那么,大家是否也有过服用安眠药的经历呢?在服用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或困惑?对于如何改善睡眠质量有什么心得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PS:关于安眠药,其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以及不宜服用的情况,都已经整理在图片中了,大家可以看看!
972
头晕目眩,感觉世界在颠倒?快来了解原因吧!
白璇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头晕感觉天旋地转,医学上称为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眩晕发生时,患者会感觉到周围物体或自身在旋转、摇晃或升降,甚至伴有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等自主神经症状。
🌸眩晕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但不限于:
🔹低血糖:当你长时间未进食或糖尿病患者不当使用降糖药物时,血糖水平可能急剧下降,导致脑细胞缺乏能量供应,进而引发头晕和天旋地转的感觉。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这是内耳中负责平衡的小石头(耳石)脱落并误入半规管造成的。当头位变化时,耳石随淋巴液移动并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引发强烈的眩晕感。
🔹前庭神经元炎:当病毒侵犯前庭神经时,会引起前庭神经元炎,导 致患者持续数天至数周的眩晕,常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等症状。
🔹颈椎病:颈椎病变可能压迫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影响脑部供血,导致头晕。眩晕症状通常伴有颈部疼痛、僵硬感,以及上肢麻木、无力等症状。
🔹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足、脑梗死等,这些疾病会影响脑部血液循环,导致脑细胞缺氧,进而引发头晕。
除了上述常见病因外,还有一些特殊病因也值得警惕,例如一氧化碳中毒等中毒性疾病、甲状腺问题和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等,都可能引发头晕。
🙌面对眩晕时,其实并非束手无策,还是有一些处理措施的,详细请见图~如果大家对头晕的相关问题还有其他疑问,或者有过类似的经历想要分享,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