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科室相关科普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神经母细胞瘤是什么样
邱立新
副主任医师
肿瘤内科
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原始神经嵴细胞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时期。 通常呈不规则形,无包膜,边界模糊,大小差异较大。可能会引发全身症状、局部压迫症状等 。 神经母细胞瘤外观 1、形态特征: 神经母细胞瘤的形态通常不规则,没有明显的包膜包裹,边界往往不够清晰。在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呈现小而圆的形态,胞质较少,细胞核相对较大,染色质深染且分布不均匀,具有高度的异型性。这些细胞常常密集排列成巢状或片状结构,其间可见少量的纤维血管间质分隔。 2、大小差异: 肿瘤大小差异较大,早期肿瘤可能体积较小,仅在影像学检查或因其他原因偶然发现。随着病情进展,肿瘤可迅速增大,有些巨大的肿瘤直径可达数十厘米,占据腹腔或胸腔的较大空间,对周围组织产生严重的压迫和推移作用,导致器官功能障碍。 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患儿有发热、乏力、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等非特异性表现,发热由肿瘤组织致热物质引起,乏力、体重减轻与肿瘤耗能及营养吸收有关,食欲不振会致抵抗力下降影响预后。 2、局部压迫症状: 因肿瘤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颈部压迫可致头面部血液回流及神经问题,胸部压迫引发呼吸道、吞咽困难等症状,腹部压迫导致消化、泌尿系统相关症状。
700
2025-02-18
贲门癌一般转移到哪里
邱立新
副主任医师
肿瘤内科
贲门癌是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的恶性肿瘤,其 转移途径主要有淋巴转移、血行转移,转移途径决定了癌细胞可能扩散至的部位,如贲门旁淋巴结、胃小弯侧淋巴结、肝脏等 ,对疾病的进展和预后有着关键影响。 淋巴转移 1、贲门旁淋巴结: 贲门周边存在密集的淋巴网络,癌细胞可由此侵入局部淋巴结并逐渐扩散,贲门旁淋巴结是癌细胞首先累及的部位,因其距离肿瘤最近,癌细胞容易突破淋巴管进入其中。 2、胃小弯侧淋巴结: 收集贲门及胃体小弯侧的淋巴液,一旦被癌细胞占领,可成为癌细胞向更远处淋巴组织扩散的部位。 血行转移 1、肝脏: 是贲门癌血行转移的首要靶器官,由于贲门静脉血主要经门静脉回流至肝脏,癌细胞可借此途径进入肝脏实质并定植生长,肝脏内部复杂的血管结构和适宜的微环境有利于癌细胞增殖,肝转移患者常出现肝区疼痛、黄疸、腹水等症状,严重影响肝脏功能和患者生活质量。 2、肺部: 是易发生血行转移的部位,癌细胞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系统后,在肺部形成转移病灶。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转移灶增多增大,可出现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肺部症状,这不仅损害肺功能,还可能引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进一步加重病情。 3、骨骼: 如脊柱、肋骨、骨盆等部位也可能出现血行转移,转移至骨骼的癌细胞破坏骨质结构,患者起初表现为局部疼痛且进行性加重,后期可能出现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等严重后果,导致肢体功能障碍甚至瘫痪。
660
2025-02-14
神经纤维瘤长什么样
邓立力
主任医师
肿瘤内科
神经纤维瘤是一种起源于神经鞘的良性肿瘤,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它 表现为皮肤上的小肿瘤或斑点,质地柔软,颜色可能是咖啡色、褐色或淡紫色,表面常有隆起 ,如果引起身体不适或美观问题,可能需要手术切除,但手术存在损伤神经的风险。 形状 神经纤维瘤的形态多样,结节状神经纤维瘤如同独立小结节,大小不一,边界清晰,触感明显。 丛状神经纤维瘤则如同藤蔓般错综复杂,多个瘤体相互连接,边界模糊,形状不规则。 弥漫性生长的神经纤维瘤则广泛分布于某一区域,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增厚、肿胀,边界难以界定,对周围组织影响显著。 大小 神经纤维瘤的大小变化极大,小的如同针尖般细微,需借助专业检查设备如超声、MRI等发现。大的神经纤维瘤直径可达数厘米甚至十几厘米,尤其是丛状或弥漫性生长的瘤体。 可能占据较大体表面积,或对深层组织、器官产生压迫,引发疼痛、肢体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 质地 神经纤维瘤质地通常有一定韧性,触感不像脂肪瘤般柔软,也不像骨肿瘤那般坚硬,更似摸到一块稍硬、有弹性的橡皮。 不同类型、生长阶段的神经纤维瘤质地存在差异,如小结节状神经纤维瘤可能更硬,随瘤体增大、内部成分变化,质地可能变软,但总体上保持一定韧性。 颜色 神经纤维瘤在体表的颜色与周围正常组织相近,多为正常肤色或略显苍白,难以通过颜色判断其存在。 但当瘤体表面皮肤受摩擦、压迫等刺激,或瘤体内部发生出血、炎症等变化时,皮肤颜色可能变红、变紫,变得更容易被发现。
900
2025-02-14
食管癌最常见于食管的哪一段
曾乌查
副主任医师
肿瘤内科
食管癌 最常见于食管的胸段食管,其次是腹段食管、颈段食管,分别占所有食管癌的40%-50%、30%、10%-15% ,可能是由于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导致。 胸段食管 胸段食管是食管癌发生率最高的部位,约占所有食管癌的40%-50%。这一区域的食管内有多个狭窄区和转折点,使得食物和化学物质在此处滞留时间较长,增加了致癌物质的接触机会。 胸段食管鳞癌的发生率较高,这与该区域的鳞状上皮细胞密切相关。鳞癌在胸段食管的黏膜层中较为常见,且易于向深层浸润。 腹段食管 腹段食管也是食管癌的常见发病部位,约占所有食管癌的30%左右。这一区域的食管与胃相连,是食物进入胃部的最后通道。 腹段食管的腺癌发生率较高,这可能与胃酸反流、Barrett食管等因素有关。Barrett食管是指食管下段的鳞状上皮细胞被柱状上皮细胞所取代,是腺癌的重要前病变。 颈段食管 颈段食管的食管癌发生率相对较低,约占所有食管癌的10%-15%。由于位置特殊,治疗时可能损伤喉返神经及气道,因此手术难度较大,通常更倾向于放射治疗。
837
2025-02-14
淋巴肿瘤一般是发生在什么位置
邓立力
主任医师
肿瘤内科
淋巴肿瘤的 发生位置多样,且可能侵犯全身多个部位包括孔壁、腋窝、腹股沟、纵膈、腹腔等 ,一旦出现与淋巴肿瘤相关的症状,如浅表淋巴结肿大、疼痛、压迫症状等,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和诊断。 颈部 颈部淋巴结丰富,当淋巴系统出现异常时,颈部淋巴结可能会肿大,形成可触及的肿块。这些肿块质地较硬,可活动或固定,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逐渐增大并压迫周围组织,引起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 腋窝 腋窝处淋巴结群丰富,当淋巴肿瘤发生时,患者可能会在腋窝处摸到肿块。这些肿块初期可能较小,不易被察觉,但随着病情的进展,肿块会逐渐增大,并可能影响上肢的活动。 腹股沟 腹股沟区域同样有较多的淋巴结,淋巴肿瘤也可能在此处发生。腹股沟处的淋巴肿瘤可能会导致腹部或大腿内侧出现肿块,这些肿块可能会引起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影响患者的行走和生活质量。 纵隔 纵隔是位于胸部正中的区域,包含许多重要的器官和组织,纵隔淋巴瘤可能会压迫气管、食管、心脏等器官,引起呼吸困难、吞咽困难、胸痛等症状。纵隔淋巴瘤的诊断较为复杂,通常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进行诊断。 腹腔 腹腔内也分布着大量的淋巴结,腹腔淋巴瘤可能会引起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如果肿瘤压迫肠道,还可能导致肠梗阻,腹腔淋巴瘤的诊断需要结合腹部超声、CT等检查手段。
323
2025-02-14
鳞状细胞癌长什么样
邓立力
主任医师
肿瘤内科
鳞状细胞癌 主要表现为糜烂、结节、肿物等,常发生在皮肤、食管、宫颈、口腔等部位 ,一旦发现,建议积极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皮肤鳞状细胞癌 早期阶段,皮肤鳞状细胞癌可能表现为小的、质地坚硬的结节,结节的表面通常是粗糙不平的,颜色可与周围正常皮肤相近,也可能呈现为淡红色或暗红色。 随着肿瘤的生长,结节会逐渐增大,表面可能会出现鳞屑,当鳞屑脱落时容易出现破溃、出血,呈现出红色的、湿润的糜烂面,边缘常常会隆起、增厚。 食管鳞状细胞 在食管内部,这种癌症在早期一般很难通过肉眼观察到,但随着病情的发展,食管壁会出现肿块。在内镜下可以看到,病变部位的食管黏膜出现不规则的肿物,肿物表面可能是粗糙的,有糜烂或者溃疡形成。 宫颈鳞状细胞癌 在宫颈部位,早期可能表现为宫颈表面的微小病变,如宫颈糜烂样改变。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宫颈上会出现明显的肿物,肿物可能是外生型,即向宫颈表面生长,呈现出菜花状,质地较脆,触碰容易出血;也可能是内生型,肿物向宫颈深部组织浸润生长,使宫颈变得肥大、变硬。 口腔鳞状细胞癌 早期可表现为口腔黏膜的白色斑块或红色斑块,质地较硬,表面粗糙,边界不太清晰,可伴有轻度的疼痛。随着病情进展,斑块逐渐增大、增厚,形成溃疡,溃疡面常呈菜花状或火山口状,边缘不规则且隆起,底部有坏死组织覆盖,触碰易出血。
668
2025-02-12
肿瘤扩散全身还能活多久
邱立新
副主任医师
肿瘤内科
肿瘤扩散全身还能活多久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答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肿瘤的恶性程度、患者的体质、治疗措施的有效性等,患者存活时间可能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 1、肿瘤恶性程度: 若肿瘤的恶性度较高,扩散速度较快,则患者的生存期会相对较短。反之,若肿瘤的恶性度较低,扩散速度较慢,则患者可能存活较长时间。 2、患者体质: 患者的体质状况对生存期有显著影响。体质良好的患者通常能更好地耐受抗癌治疗,从而延长生存期。而体质较差的患者可能难以耐受治疗,导致生存期缩短。 3、治疗措施: 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这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手段。如果治疗措施得当,能够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患者有可能实现长期带瘤生存。 4、心态和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方式也对患者的生存期有积极影响。乐观的心态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生活质量;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则有助于增强患者的体质和免疫力。 对于晚期肿瘤患者,治疗目的不再是治愈,而是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可以考虑姑息治疗。姑息治疗旨在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而且晚期肿瘤患者常常伴随有剧烈疼痛,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类型制定合适的镇痛方案,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1449
12
2025-02-11
一般疼的肿瘤是良性的吗
邱立新
副主任医师
肿瘤内科
一般疼的肿瘤不一定是良性的,也不能单纯通过肿瘤是否疼痛来判断其良恶性。肿瘤引起疼痛的原因主要与肿瘤的生长部位、生长速度、对周围组织的压迫程度以及是否侵犯神经等因素有关。 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和侵犯较少,因此引起疼痛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但当良性肿瘤生长到一定大小时,也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或神经,从而引起疼痛。例如肝海绵状血管瘤逐渐增大后会压迫胃肠等邻近脏器,导致腹部疼痛等症状。 恶性肿瘤由于生长迅速,更容易侵犯周围组织或神经,从而引起疼痛。恶性肿瘤的疼痛可能是持续性的,并且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加剧。例如肝癌晚期可能会突破肝脏包膜牵拉表面神经,引起剧烈疼痛。 因此,肿瘤是否疼痛并不能作为判断其良恶性的唯一标准。因为疼痛的主观感受因人而异,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要准确判断肿瘤的良恶性,需要通过专业的医学检查,如彩超、CT、核磁等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等。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肿瘤信息,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对于出现疼痛的肿瘤,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检查,以便尽早明确肿瘤的性质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576
84
2025-02-11
什么是靶向治疗,费用高吗
邱立新
副主任医师
肿瘤内科
靶向治疗是一种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的治疗方式,通过多种机制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被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如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靶向治疗费用相对较高,但具体费用因多种因素而异。 1、靶向治疗费用的构成 靶向治疗的费用主要包括药物费用、检查费用以及可能的住院费用等。其中,药物费用是靶向治疗的主要支出部分,因为靶向药物通常价格较高。检查费用则包括基因检测、影像学检查等,用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2、靶向治疗费用的高低因素 药物种类:不同的靶向药物价格差异很大。一些新研发的、效果显著的靶向药物价格通常较高,而一些传统的、已经纳入医保的靶向药物价格则相对较低。 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也会影响靶向治疗费用。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高剂量的药物或更长时间的治疗,从而导致费用增加。 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医疗资源分布以及医保政策等因素都会影响靶向治疗费用。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靶向治疗费用可能相对较高。 医保政策:医保政策对靶向治疗费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一些靶向药物已经纳入医保目录,患者可以通过医保报销部分费用,从而减轻经济负担。 3、靶向治疗费用的具体情况 根据公开发布的信息,靶向治疗一个月的费用大致在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具体费用取决于所使用的药物种类、患者病情、所在地区以及医保政策等因素。例如,一些常见的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埃克替尼等,一个月的费用可能在几千元左右;而一些新型的、效果显著的靶向药物则可能费用更高。 对于需要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建议在治疗前充分了解相关费用情况,并根据自身经济条件、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医保政策等因素做出合理的选择。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参加临床试验等方式获得免费或低成本的靶向治疗药物。
992
2025-02-11
放疗需要住院吗
邱立新
副主任医师
肿瘤内科
放疗是否需要住院,主要取决于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以及治疗方案等多个因素。在选择放疗方式时,患者应充分与医生沟通,制定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1、患者病情: 如果患者的肿瘤相对较大,或者预估放疗副反应可能比较严重,这时候建议患者住院放疗。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可以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果患者病情较轻,放疗副反应相对轻微,可以选择门诊放疗。这种情况下,患者每天按时到医院进行放疗,结束后即可回家休息,既方便又经济。 2、身体状况: 如果患者的身体状况不太好,合并有其他需要治疗的基础疾病,或者年龄比较大,可能需要配合积极的支持治疗,密切观察才能顺利完成放疗。住院放疗可以提供更为全面的医疗照护和支持。如果患者身体状况较好,没有其他基础病变,则可能不需要住院。 3、治疗方案: 食管癌、肺癌、直肠癌等常见肿瘤患者的病情需要化疗期间同步进行放疗等综合治疗,住院放疗可以确保治疗的连续性和协调性。对于一些放疗周期较短的患者,也可以考虑门诊放疗。这样可以减少住院带来的不便和经济负担。 放疗期间,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一日三餐应按时吃饭,不可挑食和偏食,以免出现营养不良等现象。放疗期间应注意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和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577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