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功权的科普
肝癌晚期能吃什么
李功权
主任医师
肝胆胰与肝移植外科
肝癌晚期通常能吃优质蛋白质食物、高膳食纤维食物、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等,也能吃保肝、抗病毒等的药物,比如甘草酸二铵肠溶片、恩替卡韦分散片等。
一、食物:
1、优质蛋白质食物:
肝癌晚期患者的身体抵抗力会比较弱,可以多摄入含蛋白质的食物。蛋白质是人体主要的营养元素,在蛋白质被人体吸收后,可以转换成氨基酸,能够维持患者体内脏器的运行,提高患者的身体抵抗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包括鱼肉、鸡蛋、牛奶、虾、鸡肉等。
2、高膳食纤维食物:
比如卷心菜、芹菜、西兰花等。高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维持患者身体内的代谢,能够减少脂肪的摄入,对肝癌晚期胃肠蠕动差有一定的帮助。
3、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肝癌晚期患者每天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对身体有一定好处,如新鲜的水果、蔬菜,包括苹果、香蕉、草莓、西红柿、白菜等。
4、其他食物:
肝癌晚期还要注意饮食的多样性,可以摄入一些豆类、谷物类、薯类食物,如豆浆、燕麦、山药等。
二、药物:
1、保肝药物:
肝癌晚期患者会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情况,需要在医生的帮助下选择保肝的药物进行控制,比如甘草酸二铵肠溶片、熊去氧胆酸片、水飞蓟宾胶囊、护肝片等。
2、抗病毒药物:
肝癌晚期患者的身体内存在一定的癌细胞,这时患者的身体抵抗力会比较弱,容易使病毒入侵患者的身体内,加重肝癌晚期的病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抗病毒的药物进行控制,比如恩替卡韦分散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等。
3、其他药物:
肝癌晚期如果出现腹水、全身浮肿等症状,需要遵医嘱使用一些利尿药物,如呋塞米片等。肝癌的晚期治疗主要是姑息治疗,以缓解疼痛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主,可以遵医嘱服用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等靶向药物。肝癌晚期疼痛明显时,还可遵医嘱服用氨酚曲马多片、盐酸羟考酮片等止痛药物。
肝癌晚期患者应保持乐观的心态,可到医院肝胆外科或肿瘤科复诊,完善血常规、肝癌肿瘤标志物等相关检查,明确病情发展程度,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
3263
181
胆囊息肉8毫米怎么办
李功权
主任医师
肝胆胰与肝移植外科
胆囊息肉8mm一般可以通过超声检查发现,可以采用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调理,胆囊息肉一般是慢性炎症导致,患者不要有过于紧张、焦虑的情绪,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证良好的生活作息。
1、一般治疗:
如果胆囊息肉8mm,患者没有任何症状,一般不需要做特殊治疗,注意3-6个月到医院复查B超,观察胆囊息肉变化即可。日常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饮食不规律、摄入过多的胆固醇等,要少吃油腻食物,例如炸鸡等,同时多进行锻炼,以消耗多余脂肪。
2、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右上腹隐痛的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止痛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如果进食高脂肪食物后出现恶心、呕吐等,通常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片等药物。
3、手术治疗:
如果经常出现剧烈的右上腹部 不适,伴有皮肤巩膜黄染、发热、恶心等,或者存在恶变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主要选择胆囊切除术。通过手术治疗可以将胆囊息肉8mm的情况彻底解决,不会再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
如果查体发现胆囊息肉,需要到医院肝胆外科就诊,进行视诊、腹部B超等检查明确诊断。生活中建议适当参加慢跑、游泳之类的运动,对身体健康有一定好处。
4960
327
肝脏钙化灶一般会自愈吗
李功权
主任医师
肝胆胰与肝移植外科
肝脏钙化灶一般不会自愈,但也不会恶化,肝钙化灶并不影响寿命,肝钙化灶不合并其它疾病时人们可以长期生存,很少病人因为肝钙化灶影响远期生存时间,因此不必过于担心。
若胆管发育异常,如胆管成角过大则容易形成结石,结石逐渐钙化则可成为钙化灶,有肿块存在也会出现钙化灶。肝脏钙化灶一般是肝脏局部炎症性疾病反复愈合过后,局部组织钙盐沉积,导致在做彩超或者CT检查时局部有高密度影等,提示局部有钙化灶,类似于疤痕,一般是良性疾病,多数情况下多年不会有变化。肝脏钙化灶对人体也没有多大影响,不影响人体的肝脏功能,也不会自愈或恶变等。
如果病人除了肝钙化灶以外,还有其他严重影响寿命的疾病,如肺癌等,肺癌晚期癌细胞可能会转移,从而影响自身寿命,此时可以去医院肿瘤科就诊,进行核磁共 振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明确诊断后早期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应忌食辣椒等辛辣食物,忌酒、忌烟,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局部感染等。
5029
68
胆结石会遗传吗
李功权
主任医师
肝胆胰与肝移植外科
胆结石通常是指胆石症,胆石症可能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当患者出现胆石症时,需保证良好的生活作息,不要有紧张焦虑的情绪,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通常预后较好。
胆石症是胆道系统较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与高胆固醇饮食、肥胖、高脂血症等因素有关。胆石症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患者携带胆固醇代谢障碍的基因,可能将该基因遗传给下一代,使下一代也存在胆固醇代谢障碍,因机体无法充分代谢胆固醇,使胆固醇无法充分溶于胆汁,而在胆道系统内不断聚集,从而发生胆石症。因此胆石症有一定遗传倾向,但并不属于遗传病。
如果胆石症患者的下一代在日常生活中控制对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同时积极运动,就会降低胆石症发病概率。如果因高胆固醇饮食、感染、寄生虫进入胆道等后天因素发生胆石症,其病 因无法遗传,这种情况下胆石症不具有遗传性。
胆石症患者出现胆绞痛、发热等症状时,需尽快前往医院肝胆外科就诊,通过腹部超声、肝功能检查等明确病因,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以缓解胆绞痛的症状,也可以选择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如开腹手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等,可以将胆结石清除,避免对机体造成刺激。
3646
205
胆结石喝水能排出来吗
李功权
主任医师
肝胆胰与肝移植外科
一般不能通过喝水排出胆结石,胆结石包括胆道结石、胆囊结石,即发生在胆道、胆囊部位的结石。妊娠、肥胖、减肥期间的极低热量膳食和体重快速减轻、糖尿病、胆囊动力下降、克罗恩病等因素,可增加胆结石的发生概率。
胆结石一般发生在胆道系统中,喝水并不会稀释胆汁,也不会刺激胆汁分泌,因此通过喝水并不能够将胆囊结石排出来。但是,如果存在泌尿系统结石,例如肾结石、尿路结石等,可以通过喝水的方式冲刷尿路,促进结石排出,此时喝水有利于结石排出。
胆汁中的胆固醇、卵磷脂和胆盐共同维系着胆汁的稳定,当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时,可能会析出结晶而形成结石。在胆结石早期,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症状,随着胆结石增大,可能会刺激胆道壁、胆囊壁,导致右上腹绞痛、黄疸、发热等症状,需要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 酸片等药物促进结石溶解,或者通过开腹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手术方法去除结石。
如果体检发现存在胆结石,需要及时到医院肝胆外科就诊,通过超声、CT等检查观察结石大小。对于无症状的胆结石患者,在结石直径超过3cm时,建议及时通过手术取出结石,以免影响胆道、胆囊功能。
4872
76
胆结石严不严重
李功权
主任医师
肝胆胰与肝移植外科
胆结石分为无症状胆结石和有症状胆结石,如果是无症状胆结石,一般不严重,但如果是有症状胆结石,则一般比较严重。
1、无症状胆结石:
部分患者病情较轻,可能不会使患者出现胆绞痛的症状,此时不属于严重疾病,也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可以在饮食上严格控制,避免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摄入,如肥肉、炸鸡等,能够缓解胆结石的病情。
2、有症状胆结石:
如果患者的胆结石数量较多,并且体积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使患者出现明显胆绞痛的症状,还有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的情况,这时胆结石比较严重,随着病情的发展有可能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或工作,甚至危及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选择手术进行治疗,比如开腹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
如果怀疑有胆结石的情况,建议去医院普通外科、肝胆胰与肝移植外科就诊,完善超声检查、CT等检查,以明确具体情况。胆结石大多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进食早餐引起,因此建议患者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按时摄入早餐,保证良好的生活作息。
4465
400
胆红素偏高怎么调理
李功权
主任医师
肝胆胰与肝移植外科
胆红素偏高时需要根据具体原因进行调理,常见原因包括梗阻因素、肝脏疾病、溶血因素等,常见调理方法包括使用药物、手术治疗等。不建议患者自己盲目使用药物,以免使用不当导致情况加重。
1、梗阻因素:
比如肝内外胆管结石、胰头肿瘤、十二指肠壶腹周围肿瘤等疾病,导致肝内外胆管出现梗阻,会导致总胆汁酸的排出出现障碍,会出现胆红素升高的情况。如果是肝内外胆管结石引起,可以在胆道镜下取出结石,如果是胰头肿瘤或者十二指肠壶腹周围肿瘤等导致,建议通过手术进行切除肿瘤治疗,促进肝内外胆管的通畅,降低胆红素。
2、肝脏疾病:
存在肝脏疾病时,会导致肝脏细胞以及功能受损,分解胆红素能力降低,从而导致胆红素增高。如果是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肝脏疾病,导致的肝细胞受损,建议使用恩替卡韦胶囊、泛昔洛韦片等药物治疗,如果出现肝衰竭的情况,可通过暂时性人工肝治疗,或通过肝移植手术进行治疗。
3、溶血因素:
可能是药物或者输血等导致身体过敏,体内的红细胞破碎超过肝脏分解的能力,可引起胆红素偏高的情况。如果是药物因素导致,建议及时停止药物的使用,如果是输血导致,建议进行抗过敏治疗,如使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等药物。
如果出现胆红素偏高的情况,建议去医院肝胆外科就诊,通过CT、磁共振等相关检查明确原因,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胆红素偏高时,建议调整饮食生活习惯,保证营养充足、均衡,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萝卜、花菜、苹果、山楂等,还可以吃蛋白质高的食物,如牛肉、猪肉、鸡蛋、豆浆等,提高身体免疫力。另外,建议不熬夜、戒烟酒,保持乐观心态,以及适量运动。
5041
189
肝细胞性黄疸是什么
李功权
主任医师
肝胆胰与肝移植外科
肝细胞性黄疸,又称肝性黄疸,是各种病因导致的肝细胞受损,其直接表现为受损的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由于肝细胞功能受损,作为非结合胆红素的“加工厂”--肝脏,其摄取胆红素障碍造成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升高;同时受损肝细胞处理非结合胆红素的能力降低,导致血液中非结合胆红素进一步升高;
2、肝细胞性黄疸最根本原因在于肝脏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其部分表现为肝细胞肿胀、毛细血管阻塞或毛细胆管与肝血窦直接相同,使部分经“病肝”残余功能“加工”后的结合胆红素反流入血,造成血液中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
3、通过肠肝循环的胆素原由肠道到达“受损肝脏”,此时因肝功能受损伤而不能对到达的胆素原进行再次正常加工—“胆素原的肠肝循环减弱”,导致这部分胆素原直接经损伤的肝脏进入体循环,并从尿中排出,其表现为尿胆素原和尿胆素升高;但同时由于结合胆红素释放进入胆道的能力减弱,其结果是尿胆素原和尿胆素的降低。两种原因相抵,最终检测尿胆素原和尿胆素表现为不一定高或低。
肝细胞性黄疸常见于肝实质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中毒性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肝肿瘤等,可出现血清胆红素升高,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升高,尿中胆红素阳性,尿胆原和尿胆素升高,大便中粪胆原和粪胆素降低,肝功能异常的情况。
3789
72
什么是黄疸?
李功权
主任医师
肝胆胰与肝移植外科
黄疸是多种疾病中出现的一种体征,具体表现是患者的皮肤、粘膜、巩膜(眼白)和体液(汗液、尿液等)发黄,这种黄色是高水平的胆红素引起,此时的抽血化验(肝功能)检查通常提示血清中胆红素升高。由于黄疸是多种疾病的一种体征,所以不同疾病导致的黄疸的治疗和预后完全不同。
黄疸是胆红素升高引起,要了解黄疸的原因,应该先理解胆红素是如何产生的。血中胆红素的主要来源是血红蛋白,正常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120天,循环血液中的衰老红细胞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位于脾脏)破坏,释放出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被分解为胆红素,还有其他的铁、珠蛋白等,这时候形成的胆红素就是非结合胆红素。游离的胆红素在体内来去自如,在循环血液中过多、过久,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一些重要器官,如脑,导致核黄疸等疾病。因此,需要将非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尽快得以“约束/改造”,此时非结合胆红素与血清蛋白结合在血液中被运送,经血液循环运至肝脏,被肝细胞摄取,在肝细胞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经毛细胆管随胆汁排入肠道之后,被肠内细菌分解成尿胆原,大部分尿胆原从粪便排出,称为粪胆原。小部分尿胆原被肠黏膜吸收入血,经门静脉回流到肝脏,其中大部分再次转变为结合胆红素,又随胆汁排入肠内,形成“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少部分被肠道重吸收的尿胆原进入体循环,由于结合胆红素为水溶性,易溶于水,因此这部分结合胆红素经过肾脏的滤过作用随着尿液排出。遇空气被氧化为尿胆素。这就是一个完整的胆红素生成、转化、排泄的过程。
生理状态下胆红素进入与离开血液循环的速度维持平衡,故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保持相对恒定。若出现胆红素浓度偏高的情况,就会出现黄疸。
2389
95
什么是溶血性黄疸
李功权
主任医师
肝胆胰与肝移植外科
黄疸按照病因可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凡是能引起溶血的疾病,都可以导致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的根本原因在于溶血性疾病导致过多的红细胞被破坏,释放出过多的非结合胆红素,肝脏满负荷工作也完成不了比正常情况下多出很多的非结合胆红素的“改造”任务,所以血液中的非结合胆红素显著增高,最终过多的非结合胆红素直接经血循环到达全身各个组织,引起黄疸和相应疾病的其它伴随症状。
海洋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先天性溶血性贫血的疾病,可以让红细胞的韧性、变形能力减低,容易被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破环,引起黄疸的情况。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的疾病,会让病人的免疫功能异常,产生了抗体,自身抗体与红细胞膜表面的相应抗原结合,从而导致红细胞的破坏、裂解,导致 溶血性黄疸及其贫血症状。出现溶血性黄疸应该及时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2591
23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