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来宾的科普
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优势
董来宾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内科治疗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限制,如果长期口服一些预防性药物,常用的是阿司匹林,就是抗血小板聚集的,长时间服用阿司匹林有一定的副作用,可能会引起消化道出血、胃部不适,很多病人耐受不了。还有长期的口服药物不一定能达标,如果重度狭窄,单纯的口服阿司匹林等抗血板聚集药物,以及他汀类药物,不能缓解症状,还会进行加重的,这时候进行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一个强有力的武器,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使用中是比较广泛的。一些少见脑血管疾病的如烟雾病,在内科治疗中是没有办法的,只有考虑介入治疗或者外科手术,而现在外科的手术因为创伤比较大,花费也比较高,风险相对更大,所以大多数愿意采取一些介入治疗,介入治疗相对来说风险小,病人创伤也小,治疗效果相对比较满意,它是内科治疗最好的补充。
7.17万
422
缺血性脑血管病如何降脂治疗
董来宾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高脂血症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病因之一,所以发生脑血管疾病一定要进行降脂治疗。长期的高脂血症会引起脑血管疾病,另外高脂血症还会造成血管的狭窄。所以降脂治疗包括两大块:第一是降低血脂,第二就是稳定斑块,防止斑块脱落。高脂血症会造成血脂在内膜上沉积形成斑块,斑块大致可以分为稳定性斑块和不稳定斑块,稳定性斑块也叫硬斑,不稳定性斑块也叫软斑。不稳定斑块相对来说容易脱落,脱落的栓子造成远端的小血管的闭塞,也就发生了脑梗塞,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现在目前用的降脂治疗以他汀类药物为主,包括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这两类比较常用的药物。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低密度脂蛋白,使用他汀类药物效果相对来说是最好的。
7.60万
83
缺血性脑血管病会影响视力吗
董来宾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会影响到视力,因为视网膜中央动脉是颈内动脉供血的,如果颈内动脉发生问题,会出现突然的单侧失明。如果是枕叶发生问题,枕叶也叫视中枢,患者会出现偏盲,就是双侧眼睛的一半看不清楚,都会影响到视力。如果老年人突然一侧眼睛看不见了,除了眼科问题以外,主要考虑是不是脑血管发生问题,是不是视网膜中央动脉发生问题了。还有一些老年人突然视物模糊,他说不清楚,他感觉到视物模糊了,要看是否有偏盲,赶紧去医院找医生。不管是单眼失明还是偏盲,通过早期的治疗都可以使得症状缓解。如果过了急性期再去医院,再找神经内科,可能就晚了。好多病人是突然眼睛看不见了,先去找眼科,眼科医生查了半天,眼睛没问题,去找神经内科。这时候再来神经内科已经过了最佳的治疗期,即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和介入治疗,再进行普通的活血化瘀、营养神经的治疗,可能花费又多,治疗效果相对来说会差一些。
9.91万
119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
董来宾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颅内动脉瘤:它是最常见的病因,约占50%-80%。粟粒样动脉瘤最常见,约占75%左右,也叫草莓样动脉瘤;高血压、动脉硬化所致的梭形动脉瘤相对较少;
2、动静脉畸形:血管先天发育畸形而导致的一种疾病,多见于青年人,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10%左右;
3、颅底异常血管网:也叫烟雾病,或Moyamoya,占儿童蛛网膜下腔出血的20%,在儿童中的发生率很高,不仅会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还会导致原发性脑出血和脑梗塞,儿童10岁以前发生的脑出血,要考虑其有没有烟雾病;
4、其它原因:颅内肿瘤、脑血管炎、血液病以及凝血功能障碍、脑内静脉系统血栓及抗凝药物使用等并发症。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吸毒人员很多,也可能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一定要详细询问病史。此外,部分患者病因不明,称为中脑周围少量出血,约占10%左右。
6.72万
165
缺血性脑血管病能治好吗
董来宾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能否治好要根据梗塞部位和面积大小而定,有的有后遗症,有的可以完全恢复。对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可以分为前期的药物治疗和后期的功能的康复两部分。对于脑血管疾病,首先要控制症状的进展,因为脑血管疾病病人血管发生闭塞,发生缺血,从缺血到完全梗塞有一个过程。另外,梗塞以后,随着脑水肿的发生,水肿一般在2-3天开始出现,3-7天是高峰期。一般认为第1周以内病情不稳定,容易进展,所以第一个目的是控制症状的进展。第二个目的就是症状的缓解,一般通过后期的康复师治疗,大多数都能康复。但是如果位置很关键或者面积很大,可能会有后遗症。
6.10万
467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鉴别
董来宾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脑出血:即脑组织内的出血,也是一种血肿,大多是由高血压引起的,如果出血量大,可以破入到蛛网膜下腔,多数脑出血病人有头疼、呕吐症状,左侧出血会导致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无力,而右侧的出血会导致左侧肢体的无力;
2、颅内感染:主要表现为头疼、恶心、呕吐,但颅内感染相对来说起病较缓,大多数都有发烧病史;
3、颅内肿瘤:常见于老年人,一般表现为缓慢发生头疼,如果老年人缓慢出现头疼,要考虑他有没有颅内肿瘤,应详细询问病人近期有没有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大便带血、咯血等症状。
6.45万
342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辅助检查
董来宾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辅助检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头颅CT:所有的急性头疼患者都要行头颅CT检查,头颅CT可以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高密度影,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选检查;
2、头颅磁共振检查:不优于头颅CT,但可以发现蛛网膜下腔的一些伪影;
3、CT血管成像:如果发现有出血,一般要行CT血管成像,可以发现动脉瘤以及动静脉畸形;
4、血管造影:即DSA检查,它是脑血管检查的金标准,包括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和烟雾病的确诊,首先要行DSA检查。DSA检查能发现动脉瘤,还有动脉瘤的形态及周围血管的关系,为下一步诊断治疗起很大帮助作用;
5、腰椎穿刺:可以发现血性脑脊液,但是没有治疗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不提议做腰椎检查,因为腰椎检查可以使脑脊液流动,使破裂的动脉瘤再次破裂,有一定的风险。
9.68万
408
缺血性脑血管病属于慢性病吗
董来宾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神经内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属于一种慢性病、多发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包括一下几种疾病: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即小卒中,好多老年人突然一侧肢体麻木、没劲,或者说不上话,过了3分钟又突然好了,这种叫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脑栓塞:由心源性疾病、房颤或心脏瓣膜疾病引起的心脏栓子脱落而引起的脑血管疾病;
3、脑血栓形成:因为大血管的慢性闭塞导致的脑梗塞,脑血栓形成,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这三大类都是一些高发病,发生率很高,致残率也很高,是目前影响中老年朋友的第一大疾病,也是危害中国人的第一大疾病。
8.54万
309
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措施
董来宾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措施如下:
1、控制血压:血压要控制到140/90mmHg以下,如果没有特别的要求,最好控制到130/80mmHg。降血压尽量选用长效药物,1天吃1次或者1天吃2次,有利于血压的稳定。我们在控制高血压的时候应避免出现低血压,如果患者有大血管发生狭窄,血压降得过低,容易发生分水岭梗塞,所以血压也不能降得太低;
2、控制血糖:血糖是万恶之源,它可以引起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肾脏的血管疾病。血糖一定要控制好,第一要控制饮食,第二要加强活动,第三就是药物的介入;
3、控制血脂:血脂对人体最有害的就是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越高,对人体危害越大。高密度脂蛋白也叫好蛋白,越高,对人体越好,所以主要控制低密度脂蛋白,用一些他汀类的降脂药物,效果相对来说好一些;
4、治疗同型半胱氨酸:补充叶酸和维生素。在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同型半胱氨酸的同时要吃阿司匹林做预防,阿司匹林、他汀是控制脑血管疾病的基石之一。
8.15万
387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方法
董来宾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包括以下两种:
1、急性脑血管疾病:是指急性脑梗塞。如果来了急性脑梗塞病人,通过介入治疗,可以把闭塞的血管打通,把栓子取出来,病人可以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颈内动脉系统是前循环系统在6小时以内,如果病人突然发生说不出话、右侧肢体无力或者左侧肢体无力,只要在时间窗以内,可以通过介入把血栓取出来。如果是后循环病变,病人突然出现了头晕、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四肢瘫,死亡率非常高,致残率也较高。这一类时间窗是可以适当延长的,可以延长到24小时以内的,但是如果长时间介入治疗,不能使急性患者受益了。所以急性脑梗塞,老人在家里突然发生说不上话,肢体的偏瘫或者头晕、失语、行动不便,都要抓紧来医院,医生是有办法的,可以使他血管急性打通,立竿见影,效果是非常好的。
2、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颅内血管或者颈内大血管发生狭窄,病人有缺血症状,可以放支架,使血管扩张而达到良好的血流。如果是动脉瘤,可以做栓塞治疗。现在神经血管的介入已经发展到一个很高的境界了,我们中国大概是2001年开始搞神经介入,随着现在医疗器械的发展,神经介入已经从刚开始的大医院到现在市医院、县级医院都已经开展了。
5.97万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