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晓楠的科普
糖尿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秦晓楠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糖尿病治疗原则:1、控制高血糖和代谢紊乱,因为血糖高,将出现血脂、电解质异常的情况;2、消除糖尿病的症状,有的病人口渴、没有劲儿、乏力,出现一连串的问题,所以消除糖尿病的症状也是一个首要的问题。糖尿病的近期治疗目标是通过控制血糖来防止急性并发症的出现,因为血糖太高,容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出现糖尿病高渗,甚至高渗昏迷。远期的治疗目标是防止或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出现、降低致残率、改善生活质量。糖尿病病人容易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以不仅要把病人的血糖控制好,也要考虑到远期并发症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一个综合的治疗方案。
8.73万
289
胰岛素治疗有哪些不良反应
秦晓楠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常见的胰岛素的不良反应包括:
1、低血糖;
2、在刚开始使用胰岛素的时候会出现钠水潴留的现象,有的病人表现为腿肿,手发皱,这也是正常的现象,一个星期左右即可消失;
3、胰岛素过敏,胰岛素过敏表现为出皮疹。所有药物都可能出现过敏的情况,更何况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也可能出现过敏的情况;
4、注射部位出现脂肪萎缩、脂肪垫;
5、视物模糊,有的人注射胰岛素后,觉得眼睛有点看不清。这种情况有两点需要鉴别,第一种可能是胰岛素的正常反应,刚开始血糖特别高,血糖降低到接近正常水平,落差比较大,而晶状体调节的比较慢,不能随着血糖的升、降来回变化,所以出现短暂的视物模糊,这种情况一般一周左右即可消除。如果是长期的高血糖,将破坏血管,容易导致血管硬化、形成斑块,出现并发症。还有一种情况,有的人打 着胰岛素突然出现眼睛看不清的现象,要注意是不是低血糖导致的眼睛看不清。
7.35万
471
糖尿病药物治疗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秦晓楠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糖尿病药物治疗时的注意事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有的人长期服药,长期用一种降血糖的药物有可能出现开始服药时有效,长时间服药之后失效的现象;
2、注意肝、肾功能,如果肝肾功能有异常,例如乙肝、肾功能不全,很多口服药都不能使用;
3、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配伍,两种降血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造成疗效降低,或者一种药物一个患者使用效果比较好,而另一个患者使用得效果不好;
4、注意降糖药物的副作用,每一个药都有每一个药的优缺点,需要了解药物的副作用;
5、注意药物的疗效;
6、糖尿病刚开始治疗时药物的剂量不宜过大,剂量不宜过大可能会导致低血糖,低血糖对人体的危害更大;
7、中药具有降血糖的辅助作用,但是起效比较慢,如果在紧急情况下,用中药是远水解不近渴,会耽误治疗时机,对病人造成一定的影响。
7.61万
374
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方法有哪些
秦晓楠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胰岛素的强化治疗的方法一般是三种:
1、预混胰岛素,三餐前都打;
2、“三短一长”,“三短一长”是指三餐前打短效胰岛素,睡前打长效胰岛素;
3、胰岛素泵。
应用强化治疗的好处在于,一餐管一餐,让血糖更加平稳、更好控制,能及早叫达标,避免血糖出现波动、忽高忽低,血糖忽高忽低可加重病情,容易出现其他并发症。尤其是“三短一长”与胰岛素泵,模拟人体胰岛细胞生理的功能,能让血糖得到更好的控制,不容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胰岛素的强化治疗,一般应用于在危重症患者、脆性糖尿病。脆性糖尿病是指血糖忽高忽低,常见于见于1型糖尿病,或者比较瘦的成年人,尽管不是1型糖尿病,但是胰岛细胞衰竭,接近于1型糖尿病。这一类的人最好应用强化降血糖的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出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7.96万
126
糖尿病的控制目标是什么
秦晓楠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糖尿病的控制目标个体化,因人而异,血糖越接近正常越好,越不容易出现并发症。但是要因人而异,不同年龄段、不同的病情有不同的控制目标。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如果糖化血红蛋白能控制在7%以下,就不容易得血管并发症,不容易得心梗、脑梗,也不容易出现微循环障碍的血管病变,例如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眼底病变等,不容易出现这些情况。如果病人已经80岁,90岁甚至100岁了,如果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容易出现低血糖的风险,此时可以放宽糖化血红蛋白的标准,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8%即可。不仅仅是糖化血红蛋白,也需要注意空腹血糖跟餐后2小时的血糖,空腹血糖在7mmol/L以下算达标,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即可。如果空腹血糖四点多、五点多,餐后2小时血糖13mmol/L、14mmol/L,糖化血红蛋白在7%左右 ,这样对血管不利,因为血糖的波动容易破坏血管内膜,形成斑块。
9.18万
424
血糖低的症状有哪些
秦晓楠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血糖低的症状一般概括为几大块,一个是交感神经兴奋,脑细胞缺糖,引起脑细胞功能障碍。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一般是饥饿、心慌、出汗。有的人视物模糊、出现幻觉、意识恍惚、神志不清,严重的可突发昏迷。一般遇到这种情况,首先先应检查测指尖血糖。如果血糖低于2.8mmol/L,即诊断为低血糖。但是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如果血糖低于3.9mmol/L,即可出现饥饿、心慌、出汗等症状。主要是由于糖尿病病人使用降血糖的药物,血糖三点多的时候的,降糖药还要持续起作用,这时候应赶快按低血糖处理。在没有血糖仪、无法判断是不是低血糖的情况下,也应该先按低血糖处理,让病人吃点东西,改善症状。就算血糖稍微高一点,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低血糖的危害很大。在临床上,一次低血糖就可能把以前的功劳全部抹杀掉。低血糖对大脑影响比较大, 一次的低血糖对脑细胞的破坏、对脑神经细胞的损伤都比较严重。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建议糖尿病病人平时出门带上一块饼、带几块饼干、带块糖或者带个水果,不能等到很严重的情况下再去补救,那时候对身体的伤害更大。
8.78万
211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哪些
秦晓楠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与糖尿病有直接关系的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与糖尿病有相关性的慢性并发症是白内障,并且糖尿病病人容易得心梗、脑梗,但是心梗、脑梗不是糖尿病的直接原因。如果血脂高、血压高,容易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致残率、致死率都很高,要想控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延缓他的进展,首先要把血糖控制好,让血糖尽可能达标,避免血糖的波动,因为血糖的波动渴望加速血管病变的进展。糖尿病的微循环障碍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这些都是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早检查、早治疗,把血糖积极控制好,防止进一步的恶化、延缓进展。透析的病人,1/3都是糖尿病引起的,所以糖尿病时间长的病人,最好还是 到医院排查并发症,早点控制,延缓疾病的进展,改善生活质量。
8.87万
498
糖尿病饮食治疗的目标
秦晓楠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饮食治疗首先不能影响身体健康,不能吃的很少,不能不合理的饮食,不能只吃菜,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糖尿病的饮食治疗不仅要让血糖达标,更应该保证这个人健康的活着。所以一方面饮食应该按照要求,吃够量,并且不能超标。通过饮食的控制,首先让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同时保证血糖、血脂、血压都在正常范围。很多人体重都偏胖,体重偏胖也是糖尿病的一个高发因素。如果血糖偏高,需要控制饮食、控制体重,通常情况下,通过饮食控制加上锻炼,3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将体重下降5%-10%。控制饮食的目标也是为了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
7.75万
146
糖尿病胰岛素注射部位
秦晓楠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胰岛素的注射部位有四大块,即腹部、大腿前外侧、三角肌、臀部。一般选择腹部,腹部吸收快,且注射方便。为什么还注射其他部位,因为需要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有的人肚子太瘦,只有一层皮,在腹部注射可能打到肌肉里头。
有的人腹部有伤口,或者方方面面的情况,不适合注射,这时候可以在大腿两侧进行。大腿两侧皮下脂肪比较少,注射最好提起来皮肤,不能打到肌肉里头。
因为胰岛素是皮下注射,如果打到肌肉里头,会引起血糖的波动,引起胰岛素突然释放。胰岛素打在皮下是慢慢吸收的,如果打在肌肉里面,吸收很快,会引起短期内血糖低,1-2个小时之后血糖升高。
另外三角肌这个地方,操作不方便,不适合本人自行注射,只能由其他人来帮忙注射。
8.67万
380
什么是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秦晓楠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1、控制糖尿病的危险因素,避免糖尿病的发生;
2、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新诊断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3、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进展,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
但是具体该怎么做,首先是控制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是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受遗传和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影响比较大。遗传因素无法改变,但是环境因素可以改变。即胰岛细胞的衰竭改变不了,因为人都有生、老、病、死。但是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变胰岛素抵抗的方法是少食多餐、清淡饮食、积极锻炼、控制体重等。如果有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应该早点到医院来监测血糖。如果没有糖尿病,一年测一次空腹血糖,看血糖高不高,可以及时提醒。如果血糖高、诊断为糖尿病了,应该及早的积极治疗。如果有并发症,需要到医 院定期检查,把血糖控制好,看看并发症的发展程度,进一步采取措施,延缓并发症的进展,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10.11万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