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芳的科普
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马建芳
主任医师
老年科
针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强调出入的动态平衡,即饮食和运动的合理配合。首先应根据患者体重进行计算,依照个人情况减少热量摄入。饮食应以蛋白质为主,碳水化合物为辅,非体力活动成年人每天食用的主粮应在五两之内,摄入过多淀粉和脂肪对糖尿病的控制不利。患者可通过糖尿病饮食指南了解食品成分和卡路里含量,进行饮食参考。
9.28万
372
2023-12-07
痴呆老人临终前痛苦吗
马建芳
主任医师
老年科
老年痴呆患者临终前自身感觉、认知各方面发生障碍,精神和心理上比较淡漠,不会感到痛苦,但患者临终前一般并发症较多,主要由于患者痴呆后可能走丢或接触危险物品造成感染、摔伤和烫伤引起,因此患者仍会感到躯体的痛苦。此外,一些针对感染、发烧的治疗措施,如胃管、导尿管、气管插管的使用也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
11.91万
301
2023-10-27
老年痴呆失语怎么办
马建芳
主任医师
老年科
失语包括运动性失语和感觉性失语。运动性失语表现为患者心里明白但无法表达;感觉性失语表现为患者自言自语、答非所问,常见于老年痴呆患者。临床上可对患者进行语言训练或药物治疗,其中语言训练包括数数、单词、短语的训练,常用的药物有安里森等。此外,针灸和中药也已被应用于老年痴呆失语的治疗,用以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16.64万
19
2023-10-24
单纯性甲状腺肿需要长期服药吗
马建芳
主任医师
老年科
单纯性甲状腺肿可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长期服药,具体如下: 1、单纯性甲状腺肿如无功能障碍、压迫症状、功能改变,无需长期用药; 2、合并甲状腺炎症的甲状腺肿,需用激素或甲状腺素治疗; 3、合并甲状腺功能改变的甲状腺肿,包括甲亢,常用他巴唑、丙基硫氧嘧啶进行治疗; 4、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需接受甲状腺素的补充替代治疗; 5、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单纯用药无法解决,需手术。
18.83万
422
2023-10-22
老年痴呆症的诊断标准
马建芳
主任医师
老年科
老年痴呆症的诊断标准包括主要标准和次要标准,主要标准有如下三个方面: 1、半年内患者出现渐进性记忆力减退; 2、通过量表进行测试,患者表现严重的情景记忆障碍,包括回忆受损,且通过暗示和提示无法得到改善; 3、情景记忆损失和其他认知功能障碍独立相关。 患者必须具备三项标准中的至少一项才可诊断为老年痴呆症。 此外,老年痴呆症的诊断还包括一些次要标准,如脑脊液中τ蛋白浓度升高、β淀粉样蛋白浓度降低、功能性影像改变、老年痴呆症家族史等。
14.08万
320
2023-10-07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治疗方法
马建芳
主任医师
老年科
单纯性甲状腺肿如无甲状腺功能减退、炎症或压迫症状可不予治疗。如遇以下情况,应予以相应的治疗: 1、局部压迫引起严重的不适:如压迫气道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可进行微创手术治疗; 2、甲状腺肿过大:可进行手术治疗或放射治疗; 3、短时间内甲状腺肿发展过快:可进行手术治疗; 4、出现Horner's症:可进行手术治疗。
14.25万
59
2023-09-19
老年痴呆如何治疗
马建芳
主任医师
老年科
老年痴呆治疗是包括药物、生活方式干预和行为引导等方面的综合性治疗体系,具体如下: 1、饮食:建议患者食用含磷脂类食品,如牛奶、鱼类;此外,新鲜的蔬菜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可帮助维持脑细胞代谢功能; 2、行为干预:根据患者痴呆的表现类型不同,医生应给予患者一定的引导,如针对抑郁患者可进行心理疏导,针对过度兴奋患者可使用镇静剂等; 3、药物:中成药、抗焦虑药、抗抑郁药、精神类药(奥氮平、奋乃静等)、益智药(胞磷胆碱类等)。
17.37万
126
2023-09-11
老年痴呆症前兆有什么
马建芳
主任医师
老年科
老年痴呆症前期呈缓慢的渐进性发展,主要表现为认知能力下降、记忆力渐进性减退、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等症状。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或有老年痴呆症家族史的人群,应格外警惕此类症状的发生,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早由家人陪同到医院进行检查。颅脑核磁共振波谱功能成像能够帮助患者进行早期老年痴呆症的诊断。
16.96万
406
2023-07-12
2型糖尿病能治愈吗
马建芳
主任医师
老年科
2型糖尿病是继发性的胰岛功能紊乱造成的糖尿病,多见于成年人。2型糖尿病能否治愈取决于患者病变的程度,轻度的糖尿病可通过饮食干预进行控制,无需用药。病情严重者需用药物进行控制,主要包括磺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和糖苷酶抑制剂。此外,肥胖患者应注意配合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较严重的糖尿病很难治愈,需要终身治疗。
16.08万
537
2023-06-06
老年痴呆症预防措施
马建芳
主任医师
老年科
老年痴呆症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具体如下: 1、一级预防:发病前要预防老年痴呆发生,鼓励老年人多参与社会活动,多跟外界交流沟通,多动脑,多进行肢体运动,注意饮食,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2、二级预防:发病后预防老年痴呆并发症、易患因素,避免其发展成中重度痴呆;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需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
11.34万
461
2023-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