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内科科室相关科普
肝硬化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邬喆斌
副主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肝硬化的早期阶段,尽管肝脏功能可能已经受到损害,但症状通常相对较轻且可能不明显。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
消化系统症状、肝区不适或疼痛、皮肤和巩膜黄染、蜘蛛痣和肝掌、全身症状等
。
消化系统症状
1、消化不良:
患者可能会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的症状。肝硬化会引起胃肠淤血,影响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功能。食物在胃肠道内不能很好地被消化和吸收,就容易产生气体,导致腹胀。恶心和呕吐可能是因为胃肠道受到刺激,或者是因为体内毒素的堆积对胃肠道产生了不良影响。
2、腹泻或便秘:
有些患者会出现大便习惯的改变,表现为腹泻或便秘。这是因为肝硬化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肠道的吸收和蠕动功能出现异常。当肠道吸收不良时,可能会出现腹泻;而当肠道蠕动减慢时,则可能出现便秘。
肝区不适或疼痛
肝脏所在的右上腹区域可能会出现隐痛、胀痛或闷痛。这种疼痛通常是间歇性的,不太剧烈。这是因为在肝硬化早期,肝脏可能会出现炎症反应,或者肝脏的体积增大、包膜紧张,刺激了肝包膜上的神经末梢,从而产生疼痛感觉。
皮肤和巩膜黄染
在肝硬化早期,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和巩膜(眼白部分)轻度黄染。这是因为肝细胞受损后,胆红素的代谢出现障碍。胆红素是一种橙黄色的物质,正常情况下在肝脏中经过代谢后会随着胆汁排出体外。当肝脏功能异常时,胆红素不能正常代谢和排泄,就会在血液中积聚,导致皮肤和巩膜发黄。
蜘蛛痣和肝掌
1、蜘蛛痣:
部分肝硬化早期患者的皮肤上可能会出现蜘蛛痣。蜘蛛痣是一种特有的皮肤病变,形状像蜘蛛,中心是一个小红点,周围有许多细小的血管分支。是因为肝硬化时,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刺激小血管扩张形成蜘蛛痣。
2、肝掌:
患者的手掌大小鱼际处(手掌两侧的肌肉隆起部分)皮肤会出现充血、发红,称为肝掌。其发生机制与蜘蛛痣相似,也是由于雌激素水平升高引起的。
全身症状
1、乏力:
这是肝硬化早期比较常见的症状。患者会感到容易疲倦,全身没有力气。这种乏力感可能在经过休息后也不能完全缓解。这是因为肝脏功能受损后,身体的能量代谢出现问题,导致能量供应不足。
2、食欲减退:
患者对食物的兴趣降低,进食量减少。这是由于肝硬化时肝脏的消化功能受到影响,胆汁分泌减少,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关键作用,胆汁分泌不足会导致脂肪消化不完全,从而引起食欲下降。
3、体重减轻:
由于食欲减退,进食量减少,再加上身体代谢异常,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逐渐下降的情况,但在早期体重减轻可能不太明显。
肝硬化早期如何治疗
1、抗病毒药:
如果肝硬化是由病毒性肝炎(如乙肝或丙肝)引起的,需要遵医嘱服用抗病毒药。乙肝患者可服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药物,丙肝患者则需服用索磷布韦片进行治疗。
2、保肝药:
肝硬化后部分肝脏功能会受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等保肝药治疗,以保护肝脏并减轻肝损伤。
3、抗纤维化药:
这类药物可以减轻肝脏纤维化,延缓肝硬化的发展。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复方鳖甲软肝片、秋水仙碱片等药物。
4、降低门脉压力的药物:
早期肝硬化患者可以选择口服一些降低门脉压力的药物,如心得安(从小剂量开始)或钙通道阻滞剂(如心痛定)。同时,补充维生素B族和消化酶也有助于缓解病情。
5、手术治疗
:虽然早期肝硬化通常无需手术干预,但如果病情进展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脾大脾功能亢进等),则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食道胃底静脉断流手术、脾动脉结扎手术甚至脾切除手术等。
733
肝病的前兆有哪些反应
邬喆斌
副主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肝病的前兆反应可能因肝病的类型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常见的表现有
身体疲劳、虚弱,食欲减退,恶心和呕吐,腹胀和腹痛等
。如果出现上述这些症状,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患有肝病,但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如肝功能检查、肝脏超声等,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肝脏问题。
身体疲劳、虚弱
这是肝病较为常见的前兆之一。肝脏是人体的能量代谢中心,当肝脏功能开始受到影响时,肝功能下降,身体无法正常地将摄入的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从而导致疲劳感。
食欲减退
肝脏会分泌胆汁,胆汁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关键作用。肝病初期,胆汁的分泌或排泄可能受到影响,导致食物消化不充分,引起食欲下降。
恶心和呕吐
当肝脏出现问题时,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也会受到干扰。体内毒素可能因肝脏解毒功能下降而在血液中堆积,刺激胃肠道的神经末梢,引发恶心、呕吐的感觉。
腹胀和腹痛
肝脏疾病可能导致腹腔内液体平衡失调,出现腹水,引起腹胀。另外,肝脏炎症也可能刺激周围的组织和神经,导致右上腹出现隐痛或胀痛。
皮肤和巩膜发黄
这是肝病比较典型的一个前兆表现。肝脏负责处理胆红素,胆红素是红细胞分解后的产物。当肝脏功能受损,如患肝炎、肝纤维化等疾病时,胆红素的代谢出现障碍,不能正常地被摄取、结合和排泄,导致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升高。胆红素会沉积在皮肤和巩膜(眼球白色部分)上,使其发黄。
尿液颜色变深
由于胆红素无法正常通过肝脏代谢排出体外,一部分胆红素会通过肾脏进入尿液,使尿液颜色变深,呈现浓茶色。这是因为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胆红素含量较低,而肝病早期胆红素排泄异常时,尿液中的胆红素含量增加,从而改变了尿液的颜色。
肝区不适
有些患者会感到肝脏所在的右上腹有隐隐的不适感,可能是一种轻微的刺痛、胀痛或者闷痛。这种不适感可能是肝脏炎症、肿大或者周围组织受到牵拉等原因引起的。
皮肤瘙痒
当肝脏功能出现问题时,胆汁中的胆盐在血液中的浓度可能会升高。胆盐沉积在皮肤下的神经末梢,会刺激神经,引起瘙痒。这种瘙痒可能是全身性的,也可能主要集中在手掌和足底等部位。
469
甲肝什么症状
蒋卫民
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甲肝是因感染甲型肝炎病毒而导致的,根据症状表现特点
分为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包括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
,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黄疸前期
1、全身乏力:
患者会感到明显的疲倦,即使是简单的日常活动也会感到力不从心。
2、食欲减退:
患者可能对油腻食物尤其反感,这是因为肝脏功能受损,胆汁分泌减少,影响消化。
3、恶心呕吐:
常常在进食后出现恶心的症状,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呕吐。
4、肝区疼痛: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脏区域(右上腹)的隐隐作痛或饱胀感。
黄疸期
1、皮肤黄染:
患者的皮肤从四肢末端开始逐渐变黄,最终可能扩展到全身,颜色从淡黄色到深黄色不等。
2、巩膜黄染:
巩膜(白眼珠)的黄色是黄疸的显著标志,它通常在皮肤黄染之前或同时出现,使眼睛看起来缺乏健康的光泽。
3、尿色加深:
尿液颜色变得像浓茶一样深黄,这是由于尿液中胆红素含量增加所致。
4、大便改变:
大便颜色可能变浅,甚至呈灰白色、陶土色,这是因为肠道内胆红素排泄减少影响大便的正常颜色。
5、皮肤瘙痒:
由于胆汁淤积,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部分患者可能会感到皮肤瘙痒难耐。
恢复期
随着病毒被身体免疫系统清除,黄疸、消化道症状等逐渐消退,肝脏开始逐渐恢复其正常大小和功能,患者开始感受到身体的恢复。
313
成人乙肝疫苗打哪种
于建武
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成人乙肝疫苗主要有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重组CHO乙肝疫苗等,选择时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以确定最适宜自身的疫苗类型。且打疫苗前需要咨询专业医生,制定合适接种方案。
1、疫苗成分: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以酵母为表达系统,生产工艺成熟,抗原成分纯度高、稳定性强。重组CHO乙肝疫苗则利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表达,抗原结构更接近天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这种成分差异可能影响疫苗的免疫原性与安全性,不同个体对不同成分的反应可能存在细微差别,需谨慎评估。
2、免疫原性:
两者在免疫原性上各有特点,一般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能快速诱导机体产生较高水平的乙肝表面抗体,免疫应答速度较快。而重组CHO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相对温和,但抗体持续时间可能较长。对于急需获得乙肝抗体保护,如即将进入乙肝高暴露风险环境的成人,前者可能更合适。若追求长期稳定的抗体保护,后者可纳入考虑范围。
3、接种程序: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通常按0、1、6月程序接种,即接种第1针后,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重组CHO乙肝疫苗接种程序多为0、1、2月,相对时间间隔较短。不同接种程序对成人生活安排的影响各异,需结合个人工作、出行等计划综合选择,确保能按时完成全程接种。
4、适用人群:
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普通成人,两种疫苗均可选择。但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免疫功能低下者、患有慢性疾病者,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可能因其免疫原性强而更具优势。而对酵母过敏者,则只能选择重组CHO乙肝疫苗,避免因过敏反应引发不良后果,确保接种安全有效。
5、价格与供应因素:
在价格方面,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相对较为亲民,在多数医疗机构和预防接种点供应充足,易于获取。重组CHO乙肝疫苗价格可能稍高,且部分地区供应可能相对有限。经济因素与疫苗可及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成人对乙肝疫苗种类的选择,需权衡利弊后决定。
成人选择乙肝疫苗时需全面权衡,合理选择并按规范接种后,可有效刺激机体产生乙肝抗体,获得对乙肝病毒的免疫保护,降低乙肝感染风险,保障成人肝脏健康与整体生活质量的良好预后。
除了打疫苗还能怎么预防乙肝
避免高危行为:
杜绝不洁注射,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血液接触的物品。在医疗行为中,确保医疗器械严格消毒,减少医源性传播风险。因为乙肝病毒可通过血液传播,切断此传播途径能有效降低感染几率,维护自身健康。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均衡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优质蛋白等,增强身体免疫力。适度运动,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与过度劳累,使身体处于良好状态,肝脏功能稳定,能更好地抵御病毒入侵,降低乙肝病毒在体内立足与繁殖的可能性。
关注环境卫生:
定期对居住与工作环境进行清洁消毒,尤其是经常接触的物品表面。在公共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防止乙肝病毒通过间接接触传播。良好的环境卫生可减少病毒存活与传播机会,为预防乙肝构建一道外部防线,保障自身免受病毒侵害。
1420
肝病晚期能活多长时间
于建武
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肝病晚期患者的存活时间差异较大,可能在1-6个月,也可能存活1-2年,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手段等,建议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尽可能延长存活时间。
1、肝功能轻度失代偿期:
此阶段肝脏功能虽有下降,但仍能维持部分基本功能,患者可能有轻度黄疸、腹水少量等表现。若能及时接受规范治疗,如抗病毒、保肝及对症支持治疗,且身体对治疗反应良好,存活时间可达1-2年,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注重休息与营养,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2、肝功能中度失代偿伴并发症初期:
肝脏功能进一步受损,出现较为明显的腹水、肝性脑病前驱症状等,通过积极的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腹水引流等,控制并发症发展,患者生存期约为6个月至1年。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各项指标,调整治疗方案以延缓病情恶化。
3、肝功能重度失代偿且单一并发症加重:
当肝功能严重失代偿,如腹水大量且顽固,或肝性脑病发作频繁。尽管全力救治,遵医嘱使用强效利尿、醒脑等治疗措施,患者存活时间可能仅为3-6个月。此时患者身体极度虚弱,需住院加强护理,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以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4、多器官功能衰竭前期:
肝病晚期引发多器官功能受损,如肾衰竭、呼吸功能障碍等前期表现。在多种生命支持手段辅助下,如血液透析、吸氧等,患者可存活1-3个月。此阶段治疗以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为主,家庭需做好心理与经济上的准备,应对可能的不良结局。
5、终末期多器官功能衰竭:
进入终末期,多器官功能全面衰竭,患者处于昏迷或极度衰竭状态。即使给予最积极的抢救治疗,存活时间通常不超过1个月。此时期以临终关怀为主,尽量减少患者痛苦,让其在有限的生命时光里有尊严地度过。
肝病晚期预后较差,存活时间有限,但积极的治疗与护理仍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患者及家属应与医疗团队充分沟通,依据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与临终关怀计划,以平和心态面对疾病终末期。
肝病晚期如何治疗
支持治疗:
通过补充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等,维持患者身体基本机能,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提高机体抵抗力,为其他治疗创造有利条件,缓解因肝功能严重受损导致的身体虚弱与代谢异常,减轻患者不适症状。
对症治疗:
患者可遵医嘱用药,如针对腹水情况,可采用利尿剂促进腹水排出,必要时腹腔穿刺放腹水以减轻腹腔压力。对于肝性脑病,调整饮食结构,减少氨的生成,应用药物降低血氨水平。积极控制感染,选用合适抗生素,缓解因并发症带来的生命威胁,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肝脏移植:
若患者身体条件允许且有合适供体,肝脏移植可从根本上解决肝脏病变问题。移植术后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排异反应,密切监测肝功能及身体各项指标,确保新肝脏正常工作,给予患者长期存活与康复的可能,但肝源稀缺及术后风险等因素使其实施面临诸多挑战。
748
肝病的人能活多久
于建武
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肝病的人能活多久因个体差异而异,无法一概而论,患者可能长期存活,或存活1-20年,具体时间差异较大,应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尽可能延长存活的时间。
1、病变严重程度
轻度肝病:如轻度脂肪肝、普通静止性肝炎,若及时调整生活方式,病情可得到控制,通常不影响预期寿命,或与健康人群寿命无明显差异。患者需注意饮食清淡、适度运动,并避免饮酒和过度劳累。
中度肝病:如中度肝炎、肝纤维化等,积极治疗可延缓病情进展。患者在积极治疗和定期复查的情况下,存活时间可达10-20年,但若病情控制不佳,存活时间可能缩短。
重度肝病:重如肝硬化晚期、肝癌等,病情严重,预后较差。肝硬化晚期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若不积极治疗,存活时间可能仅为1-2年。
2、并发症情况
肝病的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肝癌等,会显著影响患者的生存期。如肝硬化晚期合并肝癌的患者,生存期通常仅为一年左右,所以预防和治疗并发症至关重要。
3、个体差异
肝病患者的存活时间还受到个体差异和治疗效果的影响,身体状况良好、积极配合治疗的患者,存活时间可能更长,如肝硬化晚期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存活时间可能延长至3-5年。
肝病患者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肝病的严重程度、是否出现并发症、患者是否有其他基础性疾病等。患者在确诊肝病后,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治疗,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对于延长存活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肝病的危害有哪些
肝脏功能受损:
肝病可致肝脏代谢、解毒、合成等功能障碍。例如,蛋白质合成减少,使身体出现低蛋白血症,引发水肿与营养不良。肝脏解毒功能降低,体内毒素蓄积,损害其他脏器功能,影响整体内环境稳定,削弱机体正常生理运作能力。
引发消化系统紊乱:
肝脏病变常伴随胆汁分泌与排泄异常。胆汁分泌不足,脂肪消化吸收受阻,导致脂肪泻、厌油腻食物等症状。门静脉高压可引起胃肠道淤血,影响消化功能,出现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长期可致体重下降、身体消瘦,严重影响营养摄入与健康状况。
发展为肝硬化与肝癌:
持续的肝病若未得到有效控制,肝细胞反复受损与修复,易形成肝硬化。肝硬化进一步发展,肝脏组织发生癌变几率显著增加,不仅使肝脏结构和功能遭受毁灭性打击,而且治疗难度极大,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极大缩短患者预期寿命并降低生活质量。
1490
破伤风过了24小时打了有用吗
陈晓蓓
主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破伤风疫苗在受伤后超过24小时接种仍然是有用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越早接种效果越好,受伤后应尽快接种破伤风疫苗,并遵循医生或疫苗接种机构的建议完成全程接种。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其潜伏期一般较长。在24小时之内注射破伤风疫苗,可以基本上免疫破伤风感染,如果超过24小时,破伤风疫苗的免疫效果会明显下降,因为此时破伤风梭菌产生的内毒素可能已经作用到了患者的神经系统。对于这些已经产生的毒素,破伤风疫苗是无能为力的,对于后续可能产生的毒素,破伤风疫苗仍然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即使受伤后超过了24小时,也应该去接种破伤风疫苗,从而减少感染破伤风的概率,接种破伤风疫苗之前,建议先进行伤口部位的清创处理,尤其是伤口比较深或者是接触生锈铁制品的伤口,需要进行彻底的清创,以降低感染破伤风的风险。
破伤风疫苗的三针间隔时间是根据免疫程序来设定的,对于无破伤风免疫史的患者,通常需要在受伤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之后与第二针的间隔约为1个月,第二针接种后再过约5个月接种第三针,这样的接种程序可以确保人体产生足够的抗破伤风毒素抗体,从而达到预防破伤风的目的。
接种后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饮酒等刺激性物质,以免影响疫苗效果或引起不良反应,对自身健康产生影响。
1319
感染乙肝的早期症状
陈晓蓓
主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感染乙肝的早期症状多种多样,且因人而异,如全身症状、消化系统症状等,包括发热、乏力等。如果出现症状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肝功能检查和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以便及早诊断和治疗。
发热:
乙肝患者在早期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波动较大,但通常不会持续太久。发热可能伴随全身肌肉酸痛和乏力感。
乏力:
乙肝患者常感到体虚乏力,容易疲惫,即使经过休息也难以缓解。
肌肉或关节痛:
乙肝患者可能出现肌肉或关节疼痛的症状,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此症状。
肝病面容:
部分乙 肝患者可能出现面色黯黑、黄褐无华、粗糙、唇色暗紫等肝病面容。
蜘蛛痣及肝掌:
乙肝患者还可能出现蜘蛛痣和肝掌等体征,这是肝功能受损后雌激素代谢障碍所致。
皮肤、巩膜黄染:
随着病情的进展,乙肝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和巩膜黄染的症状。这是由于肝脏受损后,胆红素代谢障碍所致。
尿色加深:
乙肝患者的尿液可能呈现浓茶色或酱油色,这是胆红素随尿液排出的表现。
肝区疼痛: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区疼痛或不适的症状,表现为胀痛、刺痛或灼热感。
肝脏肿大:
在乙肝早期,部分患者可触及质地较软或中等硬度的肝脏,并伴有压痛或叩击痛。
有一部分人感染乙肝后可能无明显症状,或者症状非常轻微,仅有轻微的乏力等症状,这些无症状的乙肝携带者体内仍有乙肝病毒的复制,但肝功能可能正常。为了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建议接种乙肝疫苗,并避免与乙肝患者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
1093
B链球菌感染阳性
陈晓蓓
主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B链球菌感染阳性,指的是在检测中发现体内存在B族链球菌的感染。B族链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通常寄生于人体的鼻咽部、生殖道及直肠等部位,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原因包括个人卫生习惯、免疫力低下等,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1、原因:
个人卫生习惯:不注意个人卫生,如不及时清洁外阴、更换内裤,可能导致微生物环境失衡,增加感染风险。
免疫力低下:免疫力较差的人群,如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等,对B链球菌的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
滥用抗生素:盲目或过量使用抗生素,会破坏体内微生态平衡,使B链球菌更容易侵入体内并引发感染。
接触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者的分泌物,如阴道分泌物、尿液等,也可能导致感染。
2、应对措施:
药物治疗:若伴有感染症状,如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需应 用抗菌药物治疗,首选青霉素,具体剂量和疗程需遵医嘱,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抗菌药物。
生活调理:保持个人卫生,每天清洗外阴,选择舒适、吸水性好的内裤,并放置在阳光下暴晒,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避免交叉感染:感染者应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巾等个人用品,减少接触传播的风险。
孕妇感染B链球菌可能导致胎膜早破、晚期流产等不良孕产期并发症,孕妇应进行B链球菌筛查,阳性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感染治疗,B链球菌是胎儿新生儿围产期感染的首要病原体,可导致新生儿败血症、肺炎、脑膜炎等严重后果。孕妇分娩前应进行B链球菌筛查,阳性者应在分娩期对新生儿进行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810
猴痘治愈率高吗
陈晓蓓
主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猴痘的治愈率通常较高,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人畜共患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虽然猴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但大多数病例的症状相对较轻,且预后良好。
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这意味着在没有其他并发症的情况下,患者的症状会在一定时间内自行缓解并消失,对于大多数猴痘患者来说,即使不接受特殊治疗,也能在几周内康复。这种自限性特点使得猴痘的治愈率相对较高。
尽管猴痘具有自限性,但适当的医疗干预仍然可以加速患者的康复过程,对于发热、疼痛等症状,医生可以给予相应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继发感染也是治疗猴痘的重要措施。这些医疗干预措施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了猴痘的治愈率。
虽然猴痘的治愈率通常较高,但个体差异也会影响患者的康复情况,年幼儿童、孕妇以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等,若感染猴痘,可能会出现重症或死亡。这些人群由于身体机能较弱或免疫系统受损,对病毒的抵抗力较差,治愈率相对较低,对于大多数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来说,猴痘的治愈率仍然很高。
通过避免接触感染者的体液、佩戴口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猴痘的风险,对于高风险人群,如与猴痘患者密切接触者、前往猴痘疫情流行地区的人员等,建议接种猴痘疫苗以预防感染,这些预防措施的实施有助于减少猴痘病例的发生,从而提高整体治愈率。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