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跃的科普
浑身没劲是身体哪里出了问题
谈跃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浑身没劲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原因包括缺乏睡眠、营养不良、过度劳累、贫血、甲亢或甲减等。 1、缺乏睡眠贫血: 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会使身体和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导致疲劳、浑身没劲。例如经常熬夜工作、追剧或玩游戏的人,第二天往往会感到身体沉重、乏力。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还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2、营养不良: 饮食不均衡、挑食或节食等可能导致身体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从而引起浑身没劲。比如缺乏维生素B12会导致贫血和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使人感到虚弱和疲劳;缺乏铁元素会引起缺铁性贫血,也会出现乏力的症状。 3、过度劳累: 长时间的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身体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肌肉也会产生乳酸等代谢产物,导致浑身没劲。例如在高温环境下连续工作数小时,或者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后,都容易感到极度疲劳。 4、贫血: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贫血会导致氧气供应不足,从而使人感到乏力和疲倦。 5、甲亢或甲减: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都会影响能量水平,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影响新陈代谢速率,导致全身无力。 6、冠心病: 冠心病患者在活动后可能会出现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长期控制不佳,也会对心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引起疲劳等症状。 浑身没劲可能涉及多个系统和器官,如果感到持续的乏力和疲劳,应及时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
722
2024-10-14
下眼袋像脉搏一样跳动
谈跃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下眼袋像脉搏一样跳动,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眼疲劳、精神压力过大、营养缺乏、眼睑痉挛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1、眼疲劳: 长时间看屏幕、阅读或进行其他近距离的视觉活动,会导致眼睛疲劳,进而影响眼肌的收缩和放松,引起下眼袋的搏动感。对眼部进行按摩或热敷,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可缓解眼部疲劳。同时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长时间盯着屏幕。 2、精神压力过大: 可能导致身体疲劳和紧张,进而加剧下眼袋的症状,增加其出现搏动感的可能性。在日常生活中,可尝试通过与他人聊天、听音乐、进行户外活动等方式来释放压力。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 3、营养缺乏: 缺乏某些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如镁),可能影响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应减少咖啡因的摄入,避免喝过多的咖啡、茶和可乐等饮料。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的摄入,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这些食物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可以用白开水、果汁等替代咖啡和可乐。多吃胡萝卜、菠菜、蓝莓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4、眼睑痉挛: 眼睑痉挛是一种不明原因的、不自主的、阵发性的眼肌肌肉收缩或放松不平衡所致的眼部疾病。可能与炎症刺激、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可以遵医嘱使用针灸、按摩等物理疗法,或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 5、结膜炎: 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由感染、过敏或物理刺激引起。患者可能表现为眼部异物感、烧灼感、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并可能伴有下眼袋的搏动感。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结膜炎。同时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以免加重感染。 如果下眼袋跳动的情况持续时间较长或频繁发生,且伴有其他眼部不适,如红肿、疼痛、视力模糊等,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放松心情,均衡饮食。
1163
2024-10-14
腿脚发麻是什么原因
谈跃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腿脚发麻是常见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如局部损伤、神经受压、血管问题等,有时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的表现,需引起重视。 1、局部损伤 外伤:腿脚受到撞击、扭伤等外伤,可能损伤神经、血管或肌肉,导致局部麻木。例如骨折时,周围组织受损,会出现麻木感。 冻伤或烫伤:极端温度对腿脚造成损伤,可影响神经功能和血液循环,引起麻木。 2、神经受压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的髓核突出,压迫脊神经根,可引起下肢放射性麻木、疼痛。突出的椎间盘可能影响腿部的感觉和运动神经,导致腿脚发麻,常伴有腰部疼痛。 梨状肌综合征:梨状肌紧张或损伤,压迫坐骨神经,引起臀部及下肢的麻木、疼痛,通常在久坐、弯腰或行走时加重。 3、血管问题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血液循环不畅,腿部肌肉和神经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就会出现腿脚麻木、发凉、疼痛,尤其在行走后症状加重。 下肢静脉曲张: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血液回流障碍,淤积在下肢,可引起腿脚肿胀、麻木,长时间站立或劳累后症状更明显。 4、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引起腿脚麻木,通常呈对称性,从远端向近端发展,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感觉异常、疼痛等症状。 维生素B12缺乏:维生素B12对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缺乏时可导致神经损伤,出现腿脚麻木、无力等表现。 腿脚发麻的原因众多,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如疼痛、无力、活动受限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腰椎 CT或磁共振成像、下肢血管超声、血糖检测、神经电生理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802
2024-10-10
高考晚上睡不着觉怎样办
谈跃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高考前的紧张情绪可能导致考生在晚上难以入睡,可能增加心理负担,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调整。 1、调整心态: 认识到偶尔的失眠对考试的影响,不要过分担忧睡眠不足会导致考试失败,可通过自身调节,以改善情况。 2、放松身心: 深呼吸:慢慢地吸气,然后缓缓地呼气,重复多次,帮助放松身体。 肌肉渐进放松:从头到脚依次紧绷和放松身体的各个肌肉群,缓解紧张。 冥想:集中注意力,排除杂念,想象一个宁静、舒适的场景。 3、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凉爽,使用窗帘、眼罩、耳塞等辅助工具,选择合适的枕头和床垫。 4、避免刺激性物质: 咖啡、茶或功能性饮料等饮品含有咖啡因等兴奋剂,可能影响睡眠,需避免饮用,睡前不要吃油腻、辛辣或过饱,以免引起肠胃不适。 5、适当活动: 睡前进行适量的温和运动,如散步、瑜伽,但避免剧烈运动,轻轻按摩头部、颈部和肩部,放松肌肉。 6、听舒缓的音乐: 选择轻柔、舒缓的音乐,如古典音乐、自然声音等,帮助放松神经,避免音乐播放整晚影响睡眠。 建议平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等,以免蓝光干扰睡眠。若在床上躺30分钟仍无法入睡,不要强迫自己,可以起床做放松的活动,如阅读轻松的书籍,等有睡意后再上床。
702
2024-10-10
渐冻症能活多久
谈跃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一般多数渐冻症患者的生存期在3-5年,但部分患者可能存活10年以上,甚至极少数患者通过良好的护理和积极治疗,生存期可显著延长。渐冻症患者的生存期受病情进展速度、个人体质、治疗、护理与心理状态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如果患有渐冻症,建议积极配合治疗。 1、病情进展速度: 病情进展迅速的患者,生存期往往较短,一般在3年甚至更短,随着运动神经元的不断受损,肌肉无力和萎缩迅速扩展至全身,导致呼吸肌麻痹和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从而缩短生命。 2、个人体质与遗传因素: 患者的遗传背景和个人体质也会影响生存期,部分患者可能携带有利于延长生存期的基因变异,而体质较好的患者通常能更好地耐受疾病带来的负担,一般可以生存3-5年,甚至更长。 3、治疗与护理: 积极的治疗和全面的护理能够显著延长渐冻症患者的生存期,一般在5年,甚至可以达到10年,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呼吸辅助以及心理支持等,能够延缓病情进展。 4、并发症的控制: 肺部感染、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可能导致渐冻症患者死亡,通过有效控制并发症,如通过及时的气管切开和呼吸机辅助呼吸,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命,可以生存3年左右。 5、心理状态: 患者的心理状态也会影响生存期,通过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从而间接延长患者生存期,一般在3-5年。 面对渐冻症,患者和家属应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计划,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全方位的关怀,为渐冻症患者争取更长的生存时间。
1108
2024-09-04
小脑出血多久能恢复到正常人
谈跃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一般轻度小脑出血患者可能在1-3个月内逐渐恢复至接近正常状态,而重度出血者则可能需要更长时间,需0.6-10年,甚至留下永久性后遗症。但具体恢复时间需根据出血量、部位、患者年龄与基础健康状况、治疗及时性等多重因素进行判断,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1、出血量与部位: 小量出血且位于非关键区域,对脑组织的压迫和损伤相对较小,恢复通常较快,需要1个月左右。如果大量出血或位于小脑关键功能区,如蚓部或半球深部,可能导致严重功能障碍,恢复时间显著延长,一般在3-6个月甚至更长,建议就医检查。 2、年龄与基础健康状况: 年轻、基础健康状况良好的患者,其身体修复能力和对治疗的反应通常更优,有利于快速恢复,需要1-2个月。但老年患者或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恢复过程可能更为复杂和漫长,需要6-12个月甚至更长。 3、及时治疗: 小脑出血后的紧急医疗干预,如迅速控制出血、降低颅内压、预防并发症等有助于减少脑组织损伤、促进恢复,如果延误治疗会加剧病情,延长恢复周期,可能需要5-10年。 4、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多学科协作,能够针对性地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持续、系统的康复治疗能显著加速恢复进程,需要6-12个月。 5、并发症管理: 小脑出血后可能出现脑积水、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及时处理和有效管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保障康复。并发症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恢复时间,可能需5-10年。 对于小脑出血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血压稳定,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定期监测身体状况,同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康复治疗,注重营养补充和心理调适促进最佳恢复效果。
699
2024-09-04
开颅手术引起的癫疯病能治好吗
谈跃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开颅手术引起的癫痫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治好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干预以及康复护理,但预后因个体差异而异,建议积极面对和科学治疗。 在开颅手术后,部分患者可能因脑组织受损而出现癫痫症状,即为继发性癫痫,严重程度可因受损部位、范围及患者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手术过程中可能造成的轻微脑组织挫伤或神经末梢损伤,一般较轻,引起的癫痫症状也相对较轻,治疗难度较小。术后脑组织水肿或局部炎症反应可刺激神经元异常放电,诱发癫痫,其症状可能随着水肿消退和炎症控制而逐渐缓解,建议就医进行药物治疗,通过遵医嘱服用抗癫痫药物可有效控制癫痫发作,达到临床治愈。 手术区域出血形成血肿,压迫周围脑组织,是引起严重继发性癫痫的常见原因,此类情况较为严重,需及时就医处理血肿以减轻对脑组织的压迫。若手术造成广泛脑组织损伤,如大面积脑梗死或脑挫裂伤,可能引发难治性癫痫,治疗难度显著增加,建议就医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癫痫病灶切除术、胼胝体切开术等,旨在减少或消除癫痫病灶的异常放电。 对于开颅手术后出现癫痫的患者,还应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理,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定期复查脑电图和影像学检查,降低癫痫发作的风险。
643
2024-09-04
脑鸣一般要警惕四种病
谈跃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脑鸣是一种常见的神经感觉异常现象,其主要由于颈椎病、高血压、脑血管发育畸形、脑肿瘤等疾病引起,也可能不仅有四种。如果出现脑鸣的现象,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1、颈椎病: 颈椎病是引起脑鸣的较轻原因之一,主要由于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压迫血管,导致脑供血不足,患者常伴有颈部僵硬、肩背不适等症状,建议调整坐姿、适度运动及物理治疗,缓解症状。 2、高血压: 长期存在可能导致动脉硬化,进而影响脑部供血,引发脑鸣,病程较长。如果控制不当会加剧脑鸣症状,甚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后果,建议患者严格遵医嘱,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脑血管发育畸形: 可导致血管结构异常,引起血流紊乱,产生明显的脑鸣,甚至伴随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等严重症状。需及时诊断,必要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采取手术治疗,以防病情恶化,危及生命。 4、脑肿瘤: 不仅会引起脑鸣,还可能伴随剧烈的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等严重症状,颅内疾病对健康的威胁极大,建议立即就医进行专业的检查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专业治疗。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定期进行体检,预防脑鸣的发生,维护脑部健康。
1054
2024-09-04
帕金森综合征能治好吗
谈跃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帕金森综合征作为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帕金森综合征目前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心理干预及日常生活管理的综合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 1、药物治疗: 是帕金森综合征管理的首要选择,对于多数患者,其能够有效减轻震颤、肌强直及运动迟缓等症状,但药物治疗虽能缓解症状,但无法逆转疾病进程,且长期用药需注意剂量调整与副作用管理。 2、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毁损术和安装脑起搏器。毁损术通过破坏导致症状产生的脑组织区域来缓解症状,但存在不可逆性。脑起搏器则通过电刺激特定脑区来调节神经功能,具有可逆性和可调节性,逐渐成为首选手术方案。 3、康复治疗: 在帕金森综合征管理中可以通过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等多种手段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言语交流能力。适度的锻炼还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平衡能力和柔韧性,减少跌倒风险。康复治疗虽不能直接治愈疾病,但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缓病情进展。 4、心理干预: 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常伴随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在专业医生的帮助下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缓解情绪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在日常生活中,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饮食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运动以适度为宜,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家中应设置防滑设施、保持光线充足等预防跌倒。
1195
2024-09-04
帕金森一般寿命多长
谈跃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帕金森病作为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患者的平均寿命常受到病情进展、并发症、治疗反应、起病年龄及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一般在10-20年不等。如果存在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1、病情进展速度: 早期帕金森患者症状较轻,如轻微的手部震颤,对寿命影响较小。中晚期会出现平衡障碍、吞咽困难等严重症状,会显著缩短患者寿命,一般寿命期限至在10-15年。建议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并采取药物治疗,如左旋多巴、普拉克索等,能有效控制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2、治疗反应: 患者对药物或手术治疗的反应差异大,积极治疗且反应良好的患者,生存期相对较长,一般在10-20年,但治疗无效或放弃治疗者,病情会迅速恶化,其寿命期限会显著缩短。 3、起病年龄: 起病年龄越早,病情进展可能越快,对寿命的影响也越大,一般老年起病者,由于身体机能本身在衰退,病情对寿命的影响相对复杂,其寿命期限可能在10-15年,也可能会更短。 4、遗传: 遗传因素在帕金森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有家族史的患者更易患病且病情可能更重,可存活的寿命期限也会缩短,一般在10-20年,建议定期体检排查危险因素。 5、环境因素: 接触有毒化学物质也会增加患病风险,并可能影响病程进展以及寿命的期限,一般在10-16年,建议减少接触危险化学物质。 帕金森病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定期进行检查,预防病情恶化,保持积极的心态、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护理有效控制病情,维护身体健康。
572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