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秀英的科普
大面积脑梗塞是怎么回事
龙秀英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大面积脑梗死是缺血性脑卒中最严重的一个类型,通常是颈动脉主干或大脑中动脉主干的血管闭塞,从而导致的完全性脑卒中。大动脉堵塞有可能是由于大动脉粥样硬化、动脉斑块脱落,也可能是心脏的栓子脱落,从而导致大动脉堵塞。大动脉堵塞后,该大动脉供血区域大片脑组织就会出现坏死、软化。若大面积脑梗死较重,则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的症状和体征也非常严重,其临床主要表现有严重的偏瘫、失语、颅内高压的表现如头痛呕吐,严重时可引起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甚至昏迷。因此大面积脑梗死是卒中最严重的类型。另外,卒中患者即使经过积极的抢救治疗,预后也较差。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是脑梗死并发症,如肺炎、心衰、脑疝的形成。若大面积脑梗死在发病10天内又出现了第二次脑梗死,则其病死率会更高。因此,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应在神经科进行积极的治疗,以此降低死亡的风险。
9.40万
69
2023-12-11
什么是无症状性脑梗死
龙秀英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患者常因头晕、头痛做CT者磁共振发现梗死,尤其是腔隙性梗死灶,此类情况常为无症状性脑梗死或静止性、隐匿性脑梗死。其是指患者无明确的脑卒中或小中风既往史,但在进行头颅的CT或磁共振检查时,却发现有与脑血管分布一致的脑梗死的病灶或软化灶,而临床上无与病灶相关的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如患者无肢体瘫痪、麻木、面瘫等。另外,无症状性脑梗死在老年人群中较常见,其患病率为8%-28%,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无症状性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虽然无症状性脑梗死的患者无症状体征,但其为症状性脑梗死或血管性痴呆的高发人群。在普通人群中,无症状性脑梗死的患者患急性脑卒中的风险较没有无症状性脑梗死的患者增加了2-4倍。因此我们应重视无症状性脑梗死的防治。
5.64万
403
2023-11-30
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严重吗
龙秀英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脑梗死的病因分型较多,有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及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即小动脉闭塞性,是老年人较常见的脑血管病,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0%。其常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一个小穿支动脉,在长期高血压的基础上,导致血管壁病变、管腔闭塞,继而形成一个小的梗死灶。这个发病的部位常在基底节区、内囊、丘脑、脑干。而这些部位的动脉都是深穿支的小动脉,其供血范围有限。因此单一支的阻塞只能引起很小范围的脑组织的缺血、坏死,形成所谓的腔隙。腔隙的梗死病灶,通常是一个直径在0.2-15mm的囊性病灶,往往是一个多发的腔隙灶。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的一个类型,因为它闭塞的血管较小,其梗死的范围也比较小,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它的危害较小。但是具有发生严重的大动脉闭塞的风险,因此一定要重视腔隙性脑梗死的防治。
8.84万
118
2023-11-07
什么是脑卒中
龙秀英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是由于急性的脑循环障碍所导致局限的或全面的脑功能缺损的综合征。其包括以下两大类: 1、缺血性卒中:即脑梗死,占卒中患者的70%-80%; 2、出血性卒中:即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占卒中患者的20%-30%。 脑卒中有四高特点,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患脑卒中,每六秒钟就有一个人死于脑卒中,每六秒钟就有一人因卒中而永久致残。在中国,脑卒中已经成为居民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我国人民群众健康的第一大杀手。因此对于脑卒中的预防一定要重视。脑卒中是可以预防的,其发病的危险因素通常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及家族史;第二大类为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如三高,即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心脏病等。
5.91万
58
2023-10-27
脑梗塞二级预防是怎么回事
龙秀英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脑梗死的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的预防。二级预防的目标人群是发生过一次或多次脑卒中的患者,针对其发病的病因来控制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以此预防和降低卒中的再发风险。二级预防主要是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防止疾病在临床前期或临床初期的恶化,而二级预防的规范治疗是能够显著降低卒中的复发风险。脑梗死的二级预防的药物选择常根据其病因分析。若患者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需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若患者为心源性脑栓塞型,则需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新型的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另外,较多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需使用调脂药物,如他汀类的药物,以此来稳定动脉斑块。如果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则需使用降压药、降糖药。二级预防的药物需坚持用药,提高用药的依从性,以此降低卒中复发的风险。
7.90万
159
2023-10-20
脑梗死出院后应注意什么
龙秀英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脑梗死患者出院后,应对患者进行一个定期的随访与评估,继续进行脑卒中的二级预防。脑梗死患者出院后通常需长期按时服药,切勿随意增减或停用药物。药物包括抗栓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降脂类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另外,还有一些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可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若脑梗死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还需继续口服降压药与降糖药等。另外,建议脑梗死患者出院后至少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到门诊随访检查。患者到门诊检查时,医生可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药物种类及服药时间的正确建议。但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因此建议患者定期抽血化验,检查血糖、血脂、血常规,定期监测血压、心电图,必要时复查血管颈动脉的超声检查。同时,医生也会在门诊指导中告知患者如何将血压、血糖和血脂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控制在理想水平。这种门诊随访可提高脑梗死患者出院后的用药依从性,降低脑卒中复发的风险。
9.07万
242
2023-10-08
哪些脑卒中高危人群应该筛查干预
龙秀英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脑卒中的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一级预防针对没发生过脑卒中的人群,主要是脑卒中的高危人群。另外,根据中国脑卒中的筛查与防治技术规范,建议针对40岁以上的人群进行卒中风险筛查评估,这种卒中风险筛查评估标准有以下八项危险因素: 1、有高血压病史,或者患者既往有高血压,且正在服用降压药; 2、心律不齐、心房颤动或者风心病等瓣膜病变; 3、吸烟; 4、血脂异常; 5、糖尿病; 6、很少进行体育锻炼; 7、患者超重或肥胖; 8、有卒中家族史。 医务人员可询问患者是否符合以上八项危险因素中的三项及以上。若该患者有三项以上的危险因素,则其卒中风险筛查评估在3分以上,而3分以上的人群则为卒中的高危人群,应尽早对该人群进行卒中的筛查、干预,如进一步抽血化验、做心电图,做血管彩超等。
7.94万
190
2023-08-11
脑梗死恢复期是多长时间
龙秀英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脑梗死是缺血性脑卒中较常见的类型,其中,急性脑梗死也是卒中的常见类型,急性期的时间划分未统一,通常指发病后两周内,但若患者为轻型脑梗死,可能在发病一周内,若患者为大面积脑梗死,则它的急性期可能为3周甚至1个月。 一般的脑梗死患者,恢复期常为3周后至6个月,而6个月后则为脑梗死的后遗症期。因此,对于脑梗死患者,应立即在黄金时间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另外,急性期的患者多以药物治疗为主,而超急性期,尤其是在发病4.5个小时以内的脑梗死患者,可采取溶栓治疗,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恢复。 在恢复期,主要是以康复治疗及继续服用二级预防的药物为主,如抗栓药物、降压药、降糖药。患者应积极预防脑梗死的复发,若其康复得好,则其神经功能也会恢复得更好。因此恢复期对脑卒中的康复和预防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7.34万
478
2023-08-03
如何预防脑卒中
龙秀英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脑卒中是一个可控可防的疾病。中国卒中宣言向广大中国民众,提出了脑卒中可控可防的五项检疫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让民众认识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2、建议民众进行体育锻炼:一周可进行三次以上有氧活动; 3、健康饮食:如低盐、低脂、低糖饮食,且避免肥胖; 4、注意戒烟限酒; 5、民众应学会识别脑卒中的预警症状及应对方法。 另外,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定期进行体检,每年检查一次较佳,如监测血压、血糖及血脂的水平。必要时可做血管彩超,来了解颅内外血管有无动脉硬化,对于有异常的情况,早发现、早干预。如果有卒中家族史的人群,应进行脑卒中风险评估,来预防卒中的发生。
8.37万
109
2023-07-02
脑卒中会复发吗
龙秀英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脑卒中是一个危重的疾病,其复发率较高。研究表明,有脑卒中既往史的患者再发脑卒中的风险比其他人明显增高。中国缺血性脑卒中的历年复发率高达17.7%,即100个脑卒中的患者中有约18个人,在一年内可能还会再次发生急性脑梗死事件。而由心脏疾病导致的心源性脑栓塞的患者,其复发风险更高,可增加几倍。另外,复发性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卒中复发会使致残和死亡的风险,相对于没有复发的患者增加了约9倍。因此对于已经发生过卒中的患者,进行卒中的二级预防便尤为重要。卒中的二级预防主要包括规范抗栓药物的治疗、控制危险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都可明显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复发风险。
8.63万
265
2023-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