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鸣的科普
小儿退烧药哪个最安全
李小鸣
副主任医师
儿童医学中心
其实任何退热药都有一定副作用,临床使用中没有绝对安全性,只是与同类药物相比相对安全。目前认为可以相对安全用于儿童退热药物,主要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最常见副作用可以诱发肝功能异常、皮疹等,而且越小婴儿肝脏解毒代谢能力越有限。
临床上小于6个月宝宝发热时,不建议使用退热药物,同时体温未超过38.5℃,也不建议药物降温,以补充液体、物理降温为主。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6.58万
364
吃奶粉不拉大便老放屁怎么治疗
李小鸣
副主任医师
儿童医学中心
宝宝吃奶粉不拉大便老放屁可能是奶粉问题,也可能是宝宝自身肠胃消化问题。因此选择奶粉方面要适合宝宝食用,同时宝宝饮食尽量清淡,吃奶粉需要多喂水。每天帮宝宝顺时针轻按摩肚脐外围,下肢排气、排便操,促进宝宝消化,同时可以补充一点肠道益生菌调理肠道功能。
通过以上举措,宝宝仍有不拉大便,需要考虑宝宝是否存在乳糖不耐受或牛奶蛋白过敏,需要去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根据检查结果再做饮食调整。
8.25万
112
小儿拉肚子的原因
李小鸣
副主任医师
儿童医学中心
小儿拉肚子指大便次数增加,大便性状改变。正常小儿1天1-2次成形大便。若小儿大便次数增多,而且出现稀便或稀水便,说明小儿出现拉肚子即腹泻。引起腹泻原因,具体如下:
1、病毒感染:如秋季腹泻比较常见轮状病毒感染,出现排稀水便,1天次数可达10余次;
2、细菌感染引起肠道细菌性肠炎,大便性状为脓血便;
3、食物不耐受或食物过敏引起过敏性肠炎,反复腹泻可能伴有血便或脓血便。
不同原因引起拉肚子应给予不同治疗方案,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饮食上需要进行清淡易消化食物,注意不要出现脱水,若小孩不愿意喝水,又出现呕吐、腹胀,可能会造成脱水、电解质紊乱情况,需要到医院行静脉输液治疗。
6.13万
323
婴儿体温37.1正常吗
李小鸣
副主任医师
儿童医学中心
婴儿体温37.1℃不属于发热,目前国内医院体温测量通常测试肛温、口温和腋温,测腋温比较方便,也比较通用。正常体温标准多数认为肛温36.2℃-37.4℃、口温36.6℃-37.3℃、腋温36℃-37℃。小儿时期体温调节能力差,正常体温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可有短暂波动,如喂奶或者进食、剧烈运动、哭闹或者情绪激动等,衣被过厚、周围环境温度过高等均可使体温暂时升高至37.5℃或者更高。但只要小儿全身状态良好,无自觉症状,不认为病态,无临床意义。
测试体温时间不同,体温数值也有差异,测腋温应以5分钟为准,不宜超过10分钟,口温3分钟,肛温2分钟为准。
8.32万
88
吐奶和溢奶的区别
李小鸣
副主任医师
儿童医学中心
吐奶和溢奶区别具体如下:
1、溢奶:指胃内容物被动反流至食管或溢出口外,吐奶指呕吐;通常溢奶后宝宝没有痛苦表现,是生理现象;
2、吐奶:保护性反射,通过呕吐中枢受刺激,反射性引起胃幽门、胃窦收缩,胃底贲门松弛,及腹肌、膈肌强烈收缩使腹压增高,迫使胃内容物经食管由口排出。呕吐后宝宝会比较痛苦,较小宝宝容易发生吸入甚至窒息。频繁呕吐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能同时伴随有发热、腹泻、抽搐等,应该及时就诊。
9.18万
399
巨结肠宝宝早期的症状
李小鸣
副主任医师
儿童医学中心
巨结肠是胃肠道畸形中最常见疾病之一,多见于体重正常足月产儿。每个宝宝情况不一样,表现有轻有重。早期主要表现为新生儿出现胎便排出延迟,有不经处理便无胎便排出,有些较晚才排出少量硬结胎便,随便秘逐渐加重,出现轻重程度不等腹胀和呕吐。
由于间歇性发生结肠炎,早期可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且可引起腹痛、厌食、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症状。早期主要采取保守治疗方法,多给宝宝按摩腹部,定期灌肠或使用开塞露排便,严重情况需要采取手术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5.45万
293
宝宝便秘拉不出来怎么办
李小鸣
副主任医师
儿童医学中心
宝宝大便拉不出,便秘是常见疾病,多由于肠道菌群失调、进食量少、食物中膳食纤维含量少、肠蠕动减慢所致。解决方法如下:
1、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饮食尽量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食物;
2、适时添加辅食,增加食物中膳食纤维含量,如块茎类植物,南瓜、土豆、红薯,补充水果、蔬菜,多喝水,加强对结肠刺激,促排便;
3、养成良好排便习惯。
通过以上措施不能缓解便秘,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如益生菌、乳果糖缓解便秘。
7.50万
96
宝宝物理降温方法
李小鸣
副主任医师
儿童医学中心
若宝宝发热,体温未超过38.5℃,可采用物理降温。宝宝物理降温方法有以下几种:
1、温水泡手脚,多用于体温上升期,此时宝宝表现为感觉冷,四肢末梢冰凉,水温度保持40℃左右,时间15-20分钟;
2、冷敷降温、温水擦拭或温水浴,温水浴部位可为额前、腹股沟、腋下等动脉搏动地方,容易通过体表散热和降温;
3、多喝温开水,适当减少穿着,降低室温,使用退热贴、穴位贴等,同时密切观察宝宝通常情况,如精神、呼吸、面色等。
若宝宝温度过高超出38.5℃,或通过物理降温,温度不降反而上升者,需要给予口服药降温或及时前往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