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世琴的科普
乳腺癌手术后胳膊肿怎么治疗
罗世琴
副主任医师
乳甲科
乳腺癌手术后胳膊肿是淋巴水肿,其发生几率在7%-50%,无特效治疗办法。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加压治疗,穿戴弹力袖套加压包裹患肢,压力迫使淋巴回流; 2、平时注意抬高患肢,让淋巴液往低处流,有利于淋巴回流; 3、局部按摩可由近心端向远心端做按摩及淋巴引流区域按摩; 4、手臂锻炼,等待侧支循环建立后,有利于淋巴液回流; 5、手术治疗,可采用淋巴管及静脉吻合手术方式来缓解水肿现象。 早期淋巴水肿缓解明显,而中晚期淋巴水肿缓解不明显,所以淋巴水肿主要以预防为主,尽量避免患肢行重体力活动,避免患肢烧伤、烫伤、避免蚊虫叮咬、避免抽血及注射。手术采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可避免不必要的腋窝淋巴结清扫。前哨淋巴结活检发生淋巴水肿的几率远远低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发生淋巴结水肿的几率。
6.67万
146
2023-12-03
乳腺增生如何确诊
罗世琴
副主任医师
乳甲科
乳腺增生可以通过三方面确诊:病史、医生体检以及相应辅助检查,包括无创伤性检查如红外线扫描、乳腺彩超、乳腺钼靶、核磁共振等,以及有创伤性的检查如细针穿刺检查。具体如下: 1、病史:一侧或双侧乳房胀痛不适,部分病人有周期性,乳房胀痛一般如月经前明显、月经后减轻,严重者整个月经周期都有疼痛; 2、体格检查:发现一侧或双侧乳腺内质地韧的多发性结节有触痛,与周围分界不清,可表现为弥漫性增厚,少数病人可有乳头溢液、液体清亮; 3、辅助检查:红外线扫描、乳腺彩超、钼靶检查等提示乳腺增生。 结合这三方面的内容,医生就会综合评价、判断患者是否患有乳腺增生。
9.54万
415
2023-11-10
乳腺小叶原位癌怎么办
罗世琴
副主任医师
乳甲科
乳腺小叶原位癌是指异常增生细胞,肿瘤细胞累及一个或多个乳腺终末导管小叶单位75%以上的导管,并导致乳腺小叶膨大的病理改变。小叶原位癌,顾名思义是癌细胞局限在乳腺小叶内生长,没有发生浸润。小叶原位癌虽然包含癌,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乳腺癌,多因其它乳腺病变切除乳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时偶然发现,在未来10年、20年发生浸润性小叶癌风险明显增加。因为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癌,治疗上仅需局部切除和扩大切除即可,随时观察,每月对自己乳腺进行自我检查,3个月至半年定期到医院检查乳腺,3-6个月做1次乳腺彩超,1年做1次乳腺钼靶和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可疑病变及时治疗。
9.60万
417
2023-10-01
乳腺癌术后肿胀的原因
罗世琴
副主任医师
乳甲科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出血、积液、皮瓣坏死、上肢水肿等,其中手臂水肿较为常见,约为20%-30%,水肿后常常引起肩关节活动受限、肢体乏力等上肢功能障碍,以及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这种手臂水肿其实是一种淋巴水肿,是由于腋窝手术后淋巴组织的正常结构遭受破坏,使淋巴液回流障碍而积聚于皮下组织中。早期水肿部位较为柔软呈可凹陷性,此后逐渐恶化,富含蛋白质、淋巴液,在纤维化过程中皮肤出现一定程度的褐色变,继而出现硬化、过度角化和增厚。严重者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肢体乏力等上肢功能障碍,以及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以及肢体畸形导致心理障碍。手臂水肿一旦成为慢性,其治疗效果欠佳,以下措施可以减轻水肿: 1、避免上肢血流过高,避免高强度的上肢锻炼、感染等; 2、避免淋巴回流阻力增加,避免过紧的衣服可压迫锁骨上区; 3、避免患侧上肢药物注射、抽血、免疫接种以及血压测量; 4、避免患侧上肢高温,如热水浸泡、日光暴晒、桑拿浴等; 5、避免穿戴过紧内衣、项链和吊带胸罩。
5.65万
462
2023-09-28
乳腺脓肿手术多久能好
罗世琴
副主任医师
乳甲科
乳腺脓肿手术多久能好,时间不一定,有个体差异,一般至少需要几周时间,具体如下: 1、脓肿切开引流的切口创面较大,术后需要换药,待局部脓液及渗液减少后慢慢才能恢复,一般需要3-4周的时间甚至更长,患者可以定期复查; 2、脓肿微创灌注术,局部皮肤的创伤较小,脓液负压冲洗较干净,术后恢复较快,一般2周左右可以完全愈合,合并有术后奶瘘时愈合的时间会延长; 3、脓肿穿刺引流术局部的创伤较小,术后愈合也较快,需要反复的脓腔冲洗,术后2-3周可以愈合。 乳腺脓肿术后愈合快慢取决于脓腔的大小、引流量、引流是否充分、治疗是否及时,以及病人等各方面的配合。乳腺脓肿一般发生于哺乳期乳腺炎,发生乳腺脓肿后局部压力较大,患者疼痛明显。此时可以应用抗生素抗感染,头孢类药物需要皮试,配合局部红外线照射治疗,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挤压,需要及时减压排脓;手术方式可选择脓肿切开引流、脓肿微创灌注术、脓肿穿刺引流术。
6.22万
303
2023-09-25
乳腺增生发病原因
罗世琴
副主任医师
乳甲科
乳腺增生又叫乳腺病,是妇女的多发病,常见于中年妇女。由于患者对本病的认识不同,其有多个名字,如乳腺小叶增生症、乳腺结构不良症、乳腺囊性病等。其病理形态多样,增生可发生于腺管周围,伴有大小不同的囊肿形成,囊内淡黄色和棕褐色液体,或腺管内表现不同程度的乳头状增生,伴乳管囊性扩张,也有发生于小叶实质者,主要是内分泌紊乱和雌孕激素比例失调使乳腺实质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 部分乳腺实质成分中,女性雌激素受体的质和量异常还与情绪、压力、遗传、生活环境、饮食起居有一定关系,所以注意应营养合理食物尽量多样化;多吃含高蛋白、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的水果、蔬菜、低动物脂肪;不吃陈旧变质刺激性东西;少吃熏、烤、腌、油炸和过期食品,保持营养平衡、心情舒畅,少生气加强锻炼。
5.83万
487
2023-08-10
男性乳房疼怎么回事
罗世琴
副主任医师
乳甲科
男性乳房疼痛多为男性乳腺增生所致,少部分是乳腺炎及男性乳腺恶性肿瘤。男性乳腺增生一般是由于体内雌激素分泌过多或雄激素不足引起,垂体腺瘤、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皮质疾病、睾丸肿瘤及肝疾病,还有药物副作用如前列腺疾病服用雌激素,高血压、心脏病服用利尿剂也可引起男性乳腺增生。此类患者一般不需治疗,可以调节饮食、注意休息、停用药物,若有疼痛可口服甲基睾丸素,或者抗雌激素药物如他莫昔芬、托瑞米芬等。 若明显肥大影响外观以及患者的意愿,可进行手术切除。手术可采用传统手术方式和微创保乳头,男性乳腺炎发生率极低,局部可出现红、肿、热、痛,需要切开引流,局部炎症不明显者可进行手术切除。男性乳腺癌局部晚期可出现乳房疼痛不适,可行超声检查及乳腺钼靶检查,治疗方式与女性乳腺癌相同,如辅助化疗、手术、放疗、内分泌药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
6.40万
149
2023-08-05
乳头凹陷怎么回事
罗世琴
副主任医师
乳甲科
乳头内陷的病因包括先天性乳头内陷、先天胸部发育不良或遗传性因素导致的乳头凹陷、乳腺导管短缩、部分组织纤维化、挛缩、平滑肌发育不良。轻度乳头凹陷可以手法按摩胸部或通过手动牵拉,较严重的可以到医院行乳头凹陷矫正手术。哺乳期出现乳头凹陷可影响母乳喂养,轻度的可以通过手牵拉或矫形器达到正常哺乳,严重者在哺乳期需要放弃母乳喂养。患者有强烈的意愿时可以到医院行矫形手术,若没有意愿也可无需处理。 乳头内陷若是由于腺体分泌不通畅、分泌物堵塞导管,可导致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后天性乳头凹陷多由于乳头受乳腺内病理组织的牵引引起,多见于炎症、乳腺恶性肿瘤等疾病。肿瘤侵犯乳腺的韧带、导管等,使得韧带、导管收缩可导致乳头内陷。如果是因后天原因出现乳头凹陷,患者应及时到医院诊治,进行红外线等相关检查,如乳腺彩超、乳腺钼靶、核磁共振等相关检查,并通过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以及进一步治疗。
6.10万
102
2023-07-23
一侧乳房有硬块是怎么回事
罗世琴
副主任医师
乳甲科
一侧乳房有硬块见于多种疾病,最常见的为乳腺增生、乳腺良性肿瘤、乳腺炎、乳汁淤积、乳腺癌等,也可表现为乳腺肿块,需查体并结合B超、钼靶、核磁等进一步确诊。乳腺增生严重时局部可扪及片状增厚区及硬块,与周围分界不清,质地硬且有触痛,局部皮肤无红肿,临床上很难与乳腺恶性肿瘤相区分,患者需要完善乳腺彩超、乳腺钼靶、核磁共振等相关检查,观察无异常病灶及钙化。可以先予以口服乳腺增生药物治疗,局部硬块消退不明显需要穿刺活检排除恶性的可能。 乳腺良性肿瘤可在乳房扪及肿块,一般情况下肿块边界清质地不硬、活动度好,乳腺彩超及钼靶检查下肿块边界清、形态规则,可见明显包膜,手术切取病理检查结果为乳腺纤维腺瘤。乳汁淤积和乳腺炎多见于哺乳期乳腺女性,乳汁淤积后未出现硬块、边界不清、质地硬,局部皮肤可出现红、肿、热、痛等表现。如果患者没有及时进行医治,局部会有淤积破溃。 乳腺癌是一种来源于乳腺的恶性肿瘤,大部分患者可扪及硬块,早期通常无自觉症状、无疼痛感,局部会有硬块、边界不清、质地硬、活动度差,在乳腺钼靶彩超、核磁共振下提示低回声结节及钙化灶。
9.94万
462
2023-07-21
乳腺癌术后癌胚抗原升高是什么原因
罗世琴
副主任医师
乳甲科
如果近期癌胚抗原升高,而且大幅度升高或者动态缓慢升高,除了其它系统肿瘤,如结直肠肿瘤、肺癌等,不管患者有没有自觉症状,应警惕是否为乳腺癌复发或转移,需到医院做全面和进一步的检查,比如红外线乳腺、乳腺彩超、腋窝彩超、颈部淋巴结彩超、锁骨上下淋巴结彩超、头部CT、胸腹部CT、骨扫描以及全身PET-CT。发现可疑病灶时应进行穿刺活检,明确是否为乳腺癌复发或转移,或者合并其它系统肿瘤;如果为乳腺癌复发或转移,需要进行系统治疗,如化疗、放疗、内分泌药物治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等。 癌胚抗原异常升高与结直肠癌、乳腺癌、肺癌等实体肿瘤有关,乳腺癌常见的肿瘤标记物有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199等。这些指标特异性不强,但多少能反映病情的变化,可预测疗效、判断预后、预防复发。尤其是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125可以组合判断乳腺癌疗效、预测复发,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5.38万
63
202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