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科科室相关科普
老年女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
杨伟
主任医师
老年医学科
老年女性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尿失禁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雌激素水平下降、药物副作用、泌尿系统感染等。针对不同原因,可以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如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
1、雌激素水平下降:
绝经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下降,这可能导致尿道和膀胱颈部的组织变薄和变弱,增加尿失禁的风险。此时可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通过补充雌激素来改善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的尿失禁。但需注意,雌激素替代疗法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降压药等,可能会影响膀胱的功能,导致尿失禁。建议与医生沟通,评估药物是否可能导致尿失禁,并考虑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3、泌尿系统感染:
老年女性由于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感染会刺激膀胱和尿道,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尿失禁。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消除感染。
4、盆底肌肉和神经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的盆底肌肉和神经可能会变得松弛或受损,对膀胱的支撑力减弱,容易引起尿失禁。建议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如凯格尔运动,通过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尿失禁症状。也可使用物理治疗,如电刺激、磁刺激等,可刺激盆底肌肉,进一步改善尿失禁症状。
在治疗尿失禁的过程中,老年女性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老年女性尿失禁的危害
长期尿失禁会使尿液经常刺激会阴部、臀部及大腿内侧的皮肤。尿液中的尿素、尿酸等成分会破坏皮肤的酸性保护膜,使皮肤的抵抗力下降。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引发皮疹、皮肤瘙痒、红肿等皮肤问题。
另外,老年女性因为担心尿失禁而不敢多喝水,这会导致身体缺水,进而影响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同时为了避免尿失禁带来的尴尬,可能会减少日常活动,如减少外出散步、参加社交活动等。长期缺乏运动,会使肌肉力量进一步减弱,包括盆底肌肉,这又会加重尿失禁的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910
老年人胸闷是什么原因
杨伟
主任医师
老年医学科
老年人胸闷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具体包括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当老年人出现胸闷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医生诊断和治疗。
1、心脏疾病
冠心病:冠心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会导致心肌缺血和缺氧,从而引起胸闷、胸痛等症状。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时,就会出现胸闷感。
高血压性心脏病:长期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荷,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进而引发胸闷等症状。高血压还可能导致冠状动脉硬化,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和胸闷。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跳动的频率或节律异常,可能导致心脏供血不足,从而引发胸闷。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房颤、房扑等。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心脏泵血功能下降的一种表现,可能导致肺部淤血和呼吸困难,进而引发胸闷。
2、呼吸系统疾病
肺部感染:老年人免疫力较弱,容易感染细菌或病毒,导致肺部感染。肺部感染会引起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症状。常见的肺部感染包括肺炎、支气管炎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可能导致肺部功能受损,使呼吸困难、喘不上气等症状,进而引发胸闷。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可能导致气道狭窄和呼吸困难,进而引发胸闷。
3、消化系统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酸和胆汁倒流到食管中,刺激食管黏膜引起的一种疾病。老年人由于胃肠道功能下降,更容易患上胃食管反流病,此时会刺激食管,而食管在胸部,可引发胸闷等症状。
另外,其他系统疾病,如贫血可能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进而影响心脏和肺部的功能,引发胸闷。
老年人胸闷的缓解方法
当老年人感到胸闷时,先让其停止活动,此时可坐下或半躺。这样可以减轻身体对胸部的压力,尤其是减轻心脏和肺部的负担。建议将上半身抬高30°-45°,使呼吸更加顺畅。这种姿势有助于减少回心血量,缓解心脏的压力,对于因心力衰竭等心脏问题引起的胸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也可以让老年人慢慢地用鼻子吸气,使腹部膨胀,感觉气息充满整个腹部,而不是仅仅胸部。吸气时间可以持续3-5秒,然后用嘴巴慢慢呼气,呼气时间持续4-6秒。重复这个过程,每次练习5-10分钟。深呼吸可以增加氧气的吸入量,改善肺部的通气功能,缓解胸闷。
1172
老人脸色发黑是什么原因
杨伟
主任医师
老年医学科
老人脸色发黑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皮肤老化、日晒、不良生活习惯、贫血、肝脏疾病、肾脏疾病、心脏疾病等。
1、皮肤老化: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皮肤会逐渐失去弹性和水分,角质层变薄,黑色素更容易沉淀,从而导致肤色暗沉。这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
2、日晒:
老年人如果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特别是在没有做好防晒措施的情况下,容易造成皮肤变黑。这是因为紫外线会刺激黑色素细胞产生过多的黑色素,使皮肤颜色变深。
3、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熬夜、情绪不佳、饮食不均衡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会影响老年人的内分泌系统,导致内分泌失调,进而出现脸色发黑、脾气暴躁等症状。
4、贫血:
老年人贫血较为常见,贫血会导致皮肤颜色发暗,从而使脸色看起来发黑。这通常是由于体内铁元素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不足等原因引起的。
5、肝脏疾病:
老年人如果患有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可能会导致体内胆红素升高,引起脸色发黑的现象。同时肝脏疾病还可能影响色素代谢,导致皮肤色素沉着增加。
6、肾脏疾病:
肾功能不全可能导致黑色素代谢异常,引起肤色暗沉和色素沉着。当老年人肾功能不全时,肾脏无法正常工作,导致废物和毒素在体内积累,这些废物中可能包括黑色素前体物质,使得皮肤变黑。
7、心脏疾病:
心脏病患者可能存在心力衰竭的情况,此时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血液在体内的循环受阻,进而影响到皮肤的血液供应。当血液供应不足时,皮肤可能出现缺氧状态,导致脸色发黑。
8、内分泌失调:
当人体内的激素水平失衡时,可能会导致皮肤色素沉着,从而出现脸色发黑的现象。这可能与老年人的生活习惯、情绪波动等因素有关。
在出现脸色发黑的情况时,建议老年人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老人脸色发黑的处理
对于因太阳暴晒导致脸色发黑的情况,要做好防晒措施。建议老人在外出时涂抹防晒霜,选择防晒指数(SPF)合适的产品,一般SPF30-50即可。同时要戴宽边帽子,如渔夫帽或遮阳帽,能有效遮挡阳光直射脸部。
如果怀疑是肝脏疾病引起的脸色发黑,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如肝功能检查、肝脏超声等。对于肝硬化患者,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果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可能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饮食上要控制蛋白质的摄入,以防止肝性脑病的发生。
611
老年人老打嗝是什么病的前兆
杨伟
主任医师
老年医学科
老年人频繁打嗝可能是多种疾病的前兆,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炎、胃食管反流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
1、消化系统疾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消化系统无器质性病变,但经常出现上腹部不适、嗳气等症状。可能与胃肠运动障碍有关,患者可能伴有打嗝、腹胀等症状。
胃炎:老年人胃炎时,由于炎症刺激会导致胃肠蠕动减慢,进而引起打嗝的症状。常见于急性糜烂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可能伴有胃痛、胃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下的神经末梢,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膈肌收缩,从而导致打嗝。患者可能伴有反酸、烧心、胸痛等症状。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或十二指肠黏膜发生的慢性溃疡,这些溃疡可能导致胃部排空延迟,胃酸分泌异常,刺激胃黏膜及膈肌,引发打嗝。患者可能伴有周期性上腹痛、嗳气等症状。
胆囊炎:胆囊疾病可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导致消化功能障碍,出现打嗝,常伴有右上腹疼痛、恶心等。
2、神经系统疾病
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等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对膈肌的调节功能,导致膈肌痉挛和打嗝。患者可能伴有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
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频繁打嗝。患者可能伴有运动障碍、震颤等症状。
如果打嗝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以确定病因并接受适当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病史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老年人老打嗝的护理措施
要鼓励老人细嚼慢咽,避免进食过快、过急。因为快速进食可能会导致大量空气随食物一起进入胃部,从而引起打嗝。建议老人每口食物咀嚼15-20次后再咽下。同时提醒老人在进食过程中避免说话,防止空气进入胃肠道。
在进食后,不要让老人立即躺下,最好保持坐立或半卧位姿势一段时间,如30-45分钟。这样有助于食物在胃内的消化,防止胃酸反流和气体上逆引起打嗝。平时休息时,也可以适当抬高床头或使用楔形枕头,使上半身略高于下半身,同样有利于减少打嗝。
打嗝时也可以让老人深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尽量长时间地保持,一般可屏气30-45秒后再缓慢呼气。重复进行3-5次。这种方法可以增加体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刺激呼吸中枢,调节膈肌痉挛,从而缓解打嗝。
588
老人补钙吃什么好
杨伟
主任医师
老年医学科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钙质会逐渐流失,增加骨质疏松等骨骼疾病的风险。对于老年人补钙,可以从食物、药物这两方面补充。
1、食物方面
奶制品:牛奶、羊奶、酸奶、奶酪等奶制品是优质的钙来源。不仅富含钙质,还含有维生素D等有助于钙吸收的营养素。建议老年人每天适量饮用牛奶或食用其他奶制品,以满足身体对钙的需求。
豆制品:豆腐、豆浆、豆干等豆制品也是良好的钙来源。豆制品中的钙含量较高,且易于消化吸收。老年人可以将豆制品作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以增加钙的摄入量。
绿叶蔬菜:油菜、芥菜等绿叶蔬菜也含有一定量的钙。虽然这些食物的钙吸收率相对较低,但作为饮食的一部分,仍然有助于提供额外的钙。
坚果和种子:杏仁、核桃、芝麻等坚果以及南瓜籽等种子也含有一定量的钙。老年人可以在两餐之间适量食用这些坚果和种子,以增加钙的摄入。
海鲜:虾、贝类等海鲜也富含钙质。老年人可以适量食用这些海鲜,以满足身体对钙的需求。
2、药物方面
碳酸钙制剂:如碳酸钙咀嚼片。碳酸钙制剂是一种常见的钙补充剂,含钙量高且价格相对较低。但碳酸钙在消化过程中可能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引起胃肠道不适。
乳酸钙制剂:如乳酸钙片。乳酸钙易于被人体吸收,副作用较小。对于胃肠道功能较弱的老年人,乳酸钙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葡萄糖酸钙制剂:如葡萄糖酸钙片。葡萄糖酸钙也是一种易于吸收的钙补充剂,适用于胃酸分泌较少或胃肠道功能不佳的老年人。
需要注意,在选择钙补充剂时,老年人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需求进行选择。同时,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的协助,因此在使用钙补充剂的同时,老年人还应确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
老人补钙的注意事项
保持饮食中钙磷比例平衡也很重要,一般钙磷比例在1∶1-2∶1较为合适。减少含磷高的食物(如碳酸饮料、加工肉类等)的摄入,避免钙磷比例失调影响钙的吸收。同时蛋白质摄入要适量,因为蛋白质摄入过多可能会增加钙的排泄,而适量的蛋白质有助于钙的吸收。
食物中的草酸和植酸会与钙结合形成不溶性复合物,影响钙的吸收。如菠菜、全麦面包等含有较多草酸和植酸。如果食用这些食物,最好与钙剂或高钙食物间隔2-3小时。
666
老年人脸色发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杨伟
主任医师
老年医学科
老年人脸色发黄可能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具体包括营养不良、肝胆疾病、贫血等。在出现脸色发黄症状时,老年人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营养不良: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消化功能逐渐减退,对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也相应下降。如果日常饮食中缺乏这些必要的营养物质,就会导致身体代谢异常,进而表现为脸色发黄。此外,老年人如果存在偏食或食欲不振等问题,也可能导致营养不良,从而引发脸色发黄。
2、肝胆疾病:
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主要器官,如果肝脏受损或发生病变,如肝炎、肝硬化、胆结石等,就会影响胆红素的正常代谢,导致胆红素在体内堆积,进而引发黄疸,表现为脸色发黄。同时肝脏疾病还可能影响胆汁分泌和排泄,进一步加重脸色发黄的症状。
3、贫血:
贫血也是老年人脸色发黄的一个常见原因。老年人由于造血功能下降或慢性失血(如消化道出血、痔疮出血等),可能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进而引发贫血。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导致皮肤组织缺氧,表现为脸色发黄、苍白无华。
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等,长期患病会影响身体机能,导致脸色不佳。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身体代谢异常、营养吸收障碍或毒素堆积等问题,进而表现为脸色发黄。
老年人脸色发黄需要完善的检查
此时需要完善胆红素代谢相关指标,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升高是黄疸(脸色发黄的主要原因之一)的重要指标,如果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可能提示胆汁排泄不畅导致胆红素反流进入血液;间接胆红素升高可能与溶血或肝细胞损伤有关。
也需要完善血清蛋白测定,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白蛋白主要在肝脏合成,其水平降低可能提示肝脏合成功能受损,这也可能与脸色发黄有关。球蛋白水平异常,则可能与血液系统疾病有关。
509
老人突然变瘦有可能是什么原因
杨伟
主任医师
老年医学科
老人突然变瘦可能涉及多种原因,如药物副作用、精神心理疾病、胃肠道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1、药物副作用:
老年人可能因多种疾病服用多种药物,某些药物可能有引起体重下降的副作用。
2、精神心理疾病:
若老年人有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等,可能会对睡眠、进食等造成影响,导致无法摄入充足的营养,进而造成消瘦。
3、胃肠道疾病:
如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消化不良和营养物质摄入不足,进而引起消瘦。还有胃肠道肿瘤,不仅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还会大量消耗机体内的能量,导致老年人出现消瘦等症状。
4、内分泌系统疾病:
老年人患糖尿病时,机体的葡萄糖不能有效被利用,可能会导致脂肪被消耗,从而引起体重下降。另外,若老年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会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基础代谢率,导致体内能量被消耗,出现消瘦的症状。
5、神经系统疾病:
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可能会影响老年人的食欲和进食能力,导致体重下降。
如果老年人出现突然变瘦的情况,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全面检查,如体重测量、胃镜、肠镜、激素测定、血糖检测等,以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老人突然变瘦的日常护理
蛋白质是维持身体正常运转和肌肉量的关键营养素,要确保老人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像瘦肉(每天可安排100-150克)、鱼类(每周至少两次,每次100-150克)、蛋类(每天1-2个)、豆类及豆制品(如豆腐、豆浆适量摄入)、奶制品(每天300-500毫升牛奶或等量酸奶)都是很好的来源。
除了正常三餐,可以在上午和下午为老人安排适量加餐,比如一小把坚果(10-15克)、一块水果、一杯酸奶(100-150克)等,增加总热量摄入的同时,避免正餐时因食量过多而出现消化不良等情况。
1305
老人饭量减少怎么回事
杨伟
主任医师
老年医学科
老人饭量减少可能涉及多种原因,具体包括机体代谢变慢、活动量减少、味觉和嗅觉敏感度下降、心情不佳、药物副作用等。
1、机体代谢变慢: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代谢率逐渐降低,对食物的需求和兴趣也相应减少。这可能导致对食物的摄入量减少,尤其是对那些单调乏味的食物。
2、活动量减少: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日常活动量通常较年轻人有所减少。这会导致能量消耗降低,进而减少了对食物的需求。
3、味觉和嗅觉敏感度下降:
老年人的味觉和嗅觉敏感度通常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这会影响对食物的感知和兴趣,从而可能导致饭量减少。
4、心情不佳:
孤独、忧郁等负面情绪会影响老年人的食欲。长期的心情不佳可能导致对食物失去兴趣,进而减少饭量。
5、药物副作用:
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部分药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导致食欲下降,饭量减少。
6、牙齿问题:
牙齿缺失、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会影响老年人的咀嚼和吞咽功能,使进食变得困难和不舒服,进而可能导致饭量减少。
7、消化系统问题:
胃炎、胃溃疡、胆囊炎、胰腺炎等,这些疾病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导致老年人食欲下降,饭量减少。
因为原因较多,在发现老年人饭量减少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饮食状况。
老人饭量减少的应对方法
可以将一天的食物分成5-6餐,而不是传统的三餐。这样可以减轻老人每次进食的负担,同时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每次餐量根据老人的食欲和消化能力调整,以不引起饱腹感和不适为宜。
也需要建立规律的用餐时间表,帮助老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进食,这样可以调节身体的生物钟,促进消化液的定时分泌,提高食欲。
考虑老人消化功能可能减弱,也可以提供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软面条、蒸蛋羹等。这些食物质地柔软,容易被胃肠道吸收,不会给肠胃造成太大负担。
1494
老年人贫血怎么办
杨伟
主任医师
老年医学科
老年人贫血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年龄增长、营养不足等。针对不同原因需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
1、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增长,骨髓造血功能逐渐衰退,红细胞生成减少,导致贫血。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适当进行运动锻炼,以维持良好的造血功能。同时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贫血。
2、营养不足:
老年人可能因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减弱等原因,导致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所需物质的摄入不足。需要增加富含蛋白质、铁、叶酸、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摄入,如瘦肉、动物肝脏、绿叶蔬菜等。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相关营养补充剂。
3、药物因素: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凝血药和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等,可能引发贫血。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以减少药物对造血系统的损害。同时密切关注血常规检查结果,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贫血。
4、慢性失血:
慢性胃肠道出血、痔疮出血等可能导致铁的丢失,从而引发贫血。需要积极治疗慢性失血性疾病,如使用止血药物、进行手术等。同时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以补充丢失的铁元素。
5、骨髓造血功能异常: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可能导致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引发贫血。卡姆进行骨髓穿刺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化疗、放疗、骨髓移植等治疗,以恢复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贫血等健康问题。
老年人贫血的危害
贫血会导致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为了弥补氧气的不足,心脏会通过增加心率和每搏输出量来维持身体的氧供。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就会逐渐导致心肌肥厚。随着心肌的不断肥厚,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会发生改变。这可能会引发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室性早搏等。
另外,贫血会使老年人感到全身乏力、疲倦,活动耐力明显降低。日常活动如散步、爬楼梯等会变得非常吃力,这会限制老年人的活动范围和社交活动,使老人不得不减少外出的频率,从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1113
老人贫血严重怎么办
杨伟
主任医师
老年医学科
老人贫血严重时的处理方法,需根据贫血类型采取。贫血类型包括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此时的处理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
1、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元素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贫血。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能力下降,饮食中铁元素摄入不足,或者存在慢性失血(如消化道溃疡、痔疮等),都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若是此类情况,建议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蛋黄、豆类等。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铁剂进行治疗,同时可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的吸收。还要查找并治疗慢性失血原因,如消化道溃疡、痔疮等,消除病因,防止贫血进一步加重。
2、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红细胞DNA合成障碍而引起的贫血。老年人由于饮食不均衡、消化吸收能力下降,或者存在胃肠道疾病,都可能导致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建议多吃富含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食物,如绿叶蔬菜、动物肝脏、肉类等。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叶酸和维生素B12制剂进行治疗。
3、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而引起的贫血,老年人由于免疫功能异常、药物或化学物质损伤、病毒感染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此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以减轻骨髓损伤。同时使用雄激素、造血生长因子等药物,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
4、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而引起的贫血,老年人由于免疫异常、血管疾病、药物或化学物质损伤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溶血性贫血。此时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免疫异常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可使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也可进行一些对症治疗,如输血、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以缓解贫血症状,预防并发症。
老年人也应定期进行体检,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治疗贫血,以提高生活质量。
老人贫血严重时可能产生的危害
严重贫血时,为了保证身体各器官的氧气供应,心脏会代偿性地加快跳动,增加心输出量。长时间的高负荷工作会使心脏逐渐扩大,导致心肌肥厚。而且这种心脏结构的改变会进一步引发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是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心律失常会使老人感到心慌、心悸,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脏骤停,危及生命。
另外,大脑对氧气的需求很高,严重贫血会导致大脑缺氧。长期大脑缺氧会引起认知功能障碍,老人可能会出现记忆力减退,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容易遗忘,比如刚刚吃过什么、见过什么等都记不清楚。还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难以专注于某一件事情。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发展为痴呆症状,影响老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
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