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飞医生
王晓飞副主任医师精神科
三甲大庆市第三医院
  1. 副教授
重度抑郁发作、轻度抑郁发作、人格障碍、性欲倒错障碍、惊恐发作、自动症、轻躁狂发作、老年期抑郁障碍、应激相关障碍、惊恐障碍、双相情感障碍、被害妄想症、躁狂、酒精依赖、睡眠行为障碍
王晓飞,大庆市第三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84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医学院神经、精神专业,1986年在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进修学习一年,工作至今20多年,一直在大庆市第三医院从事精神科临床医疗工作,擅长各类精神疾病,是齐齐哈尔医学院司法精神医学教研组组长、副教授,大庆市医学会理事,大庆市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组成员,大庆市、局劳动能力鉴定及工伤鉴定组成员,黑龙江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首批成员。对精神科疑难杂症及相关疾病有一定的研究,积累了较多的临床经验。曾参加两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均获大庆市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与他人合作,编写了《精神科医生手册》及《精神疾病临床与实践》两部书籍。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和互联网搜索结果
纠错

王晓飞医生的问诊服务

预约挂号
暂未开通挂号服务
挂号指引
极速问诊
根据病情智能推荐医生
去问诊
全国医生随机分配
王晓飞的预约挂号
大庆市第三医院
第一执业
本出诊医院平台无号,请通过医院官方渠道挂号。
王晓飞的挂号方式
1.
公众号: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搜索“大庆市第三医院”进行预约;
2.
电话:可拨打0459-8881300进行咨询;
3.
现场:可通过人工窗口或院内自助机进行预约挂号。
王晓飞医生未在本平台开通挂号服务 向您推荐所在医院官方挂号方式
挂号方式可能会存在更新不及时 具体以医院官方渠道为准
王晓飞同科室医生

精神科相关科普

医生本人未创作科普,推荐医生同科室相关内容
老是唉声叹气是抑郁吗
2024.10.22
老是唉声叹气不一定是抑郁,这种行为可能源于多种复杂的心理与生理因素。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面对压力、挫折或不如意的事情时,常常会不自觉地通过叹气来释放内心的压抑感,这是一种自然的情绪调节机制。可以帮助人们暂时缓解紧张情绪,减轻心理负担。 叹气也可能是身体疲劳或缺乏足够休息的表现。当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时,人们更容易感到情绪低落,通过叹气来表达身体的不适和疲惫感。这种情况下,改善睡眠质量,增加休息时间,以及进行适量的体育活动,往往能有效缓解叹气的频率。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频繁叹气还可能反映了个人对现状的不满或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这种情绪状态可能伴随着一定的焦虑感,但并不一定达到抑郁症的临床诊断标准。通过积极的心理调适,如进行冥想、瑜伽、与朋友交流分享等,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这些情绪,减少叹气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叹气行为伴随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睡眠障碍、食欲改变、自我评价降低等抑郁症的典型症状,就有必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健康评估和治疗。及时的干预和支持,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管理情绪,恢复生活的积极态度。 所以,老是唉声叹气不应被简单视为抑郁的征兆,而应通过全面的身心评估,寻找其背后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善。
赵敬平主任医师
731
多动症和抽多动症是一回事吗
2024.10.22
多动症和抽动症不是一回事,虽然二者都是儿童期常见的神经发育相关的问题,但在症状表现、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 1、症状表现: 多动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孩子可能在课堂上难以长时间专注听讲,频繁地做小动作,手脚乱动,不能安静地坐着,做事冲动,缺乏耐心,常常不考虑后果就行动。抽动症以不自主的、突发的、快速重复的肌肉抽动为主要特征,如频繁地眨眼、耸肩、清嗓子等,这些抽动动作是不受控制的,可能在情绪紧张时加重。 2、发病机制: 多动症的发病与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失衡,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有关,也可能与遗传、家庭环境、大脑发育异常等因素相关。抽动症的发病也有遗传因素的影响,但可能更多地涉及基底神经节等脑区的功能异常,神经递质如多巴胺、γ-氨基丁酸等的紊乱,心理压力、感染等因素可能诱发抽动症的发作。 3、治疗方法: 多动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如使用兴奋剂类药物改善注意力,结合行为疗法,通过奖励机制来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抽动症的治疗药物有抗精神病药物等,心理治疗如放松训练、习惯逆转训练等也很重要,帮助孩子学会控制抽动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孩子有类似多动症或者抽动症的表现,家长要保持冷静。避免过度责备孩子,减少孩子的心理压力。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评估诊断,以便采取正确的干预措施,为孩子营造一个稳定、和谐、轻松的家庭环境,规律孩子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这对孩子的健康发育都非常重要。
蒙华庆主任医师
1450
什么叫双向情感障碍
2024.10.21
双向情感障碍即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心理疾病,其主要特征在于患者会经历明显的情绪波动,包括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两个阶段。 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过程复杂,患者可能在一段时间内表现出情绪高涨、精力充沛、思维奔逸、活动增多等躁狂症状,而在另一段时间内则陷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不足、思维迟缓等抑郁状态。这种情绪的两极分化使得患者的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受到严重影响。 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认为与遗传、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多方面密切相关。遗传因素在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家族中有双相情感障碍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显著增加。生物学因素如神经递质失衡、内分泌系统改变等也可能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心理社会因素如生活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等也可能成为疾病的诱因。 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采用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物和抗抑郁药物等,以控制患者的躁狂和抑郁症状。心理治疗则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方式帮助患者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社会功能。物理治疗如电抽搐治疗等在某些情况下也被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心理疾病,其症状表现复杂多样,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造成严重影响。及早发现、早期治疗对于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白京生主任医师
571
如果您的问题未能解决,您还可以选择:
三甲医生

极速问诊

3万名三甲名医
7*24小时极速响应
1对1

找专家

精神科专家
对症找医专科专治

全国精神科可咨询医生

更多
  • 0~50元
  • 50~100元
  • 100~200元
  • 大于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