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治疗科科室相关科普
怎么自查是不是胰腺癌
崔双林
副主任医师
肿瘤外科
胰腺癌早期症状隐匿,自查可从观察身体症状、关注身体变化及定期体检入手,但自查有局限,需及时就医诊断。 1、观察身体症状 腹痛:胰腺癌可能引起上腹部隐痛、胀痛或钝痛,疼痛程度不一,有时会向背部放射。疼痛可能会持续存在,也可能间歇性发作。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尤其是伴有体重下降等其他症状时,应引起重视。 黄疸:胰腺癌如果压迫胆管,可能导致黄疸出现,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尿液颜色变深如茶色、大便颜色变浅甚至呈陶土色。 消化不良:胰腺癌可能影响胰腺的外分泌功能,导致消化不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如果消化不良症状持续不缓解,且伴有其他异常表现时,需要警惕胰腺癌的可能。 体重下降:在没有刻意减肥的情况下,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可能是胰腺癌的信号,胰腺癌可能影响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导致营养物质摄入不足,肿瘤的生长也会消耗身体的能量。 2、关注身体变化 血糖变化:部分胰腺癌患者在发病前可能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如果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突然出现血糖升高,且难以控制,应考虑进行胰腺癌的排查。 腹部肿块:在进行自我检查时,可以轻轻触摸腹部,看是否能摸到肿块,如果在腹部摸到质地较硬、固定不移的肿块,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3、定期进行体检 血液检查:通过检查肿瘤标志物,可以为胰腺癌的诊断提供参考,但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胰腺癌,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检查可以初步了解胰腺的形态、大小和结构,发现胰腺是否有肿块等异常情况。,超声检查受肠道气体等因素影响较大,对于较小的肿瘤可能难以发现。 C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如果怀疑患有胰腺癌,可以进行CT或磁共振成像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胰腺的结构和病变情况,对于胰腺癌的诊断和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预防胰腺癌需戒烟限酒,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摄入,适度运动,控制体重,积极治疗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定期体检,关注身体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处理。
699
2024-10-21
胰腺癌早期10种症状
崔双林
副主任医师
肿瘤外科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典型且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如情绪变化、皮肤问题、腰背部疼痛、腹部不适、消化不良、体重减轻、黄疸、血糖异常及疲劳乏力等,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断。 1、情绪变化: 胰腺癌患者还可能出现情绪变化,如焦虑、抑郁等,可能是由于身体不适、疾病压力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等多种因素所致。 2、皮肤问题: 部分胰腺癌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等皮肤问题,可能是由于黄疸导致的胆汁淤积,进而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所致。 3、腰背部疼痛: 在胰腺癌进展期,肿瘤可能会侵犯至腹腔神经丛,导致腰背部疼痛,通常较为剧烈,且持续时间长。 4、腹部不适: 胰腺癌早期,肿瘤的生长可能会刺激胰腺包膜或周围的神经组织,导致上腹部或脐周出现范围广泛、不易定位的不适感,表现为饱胀、隐痛或钝痛,夜间可能会加重。 5、消化不良: 胰腺癌可能会影响胰腺正常的外分泌功能,导致消化酶分泌不足,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可能会出现纳差、上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腹泻或便秘等排便异常。 6、体重减轻: 由于肿瘤消耗体内营养物质和代谢率增加,胰腺癌早期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可能是无意识的,即没有明显的饮食或运动改变,还可能影响患者的食欲,导致进食减少,加重体重下降。 7、黄疸: 当胰腺癌发生在胰头部位时,肿瘤容易压迫胆总管,阻碍胆汁的正常排泄;胆汁淤积会导致胆红素反流进入血液,引起黄疸。 8、血糖异常: 胰腺中的胰岛细胞负责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水平,胰腺癌可能损害胰岛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或作用异常,引起血糖升高或糖尿病的出现。 9、疲劳和乏力: 由于胰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患者可能会出现疲劳和乏力的症状,这可能是由于肿瘤消耗大量能量、营养不良以及身体不适等多种因素所致。 10、高热: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高热的症状,伴随寒战、黄疸等症,这可能是由于肿瘤导致的感染或炎症反应所致。 胰腺癌的治疗通常包括手术切除肿瘤、放疗以消灭残留癌细胞、化疗以阻止癌细胞扩散,以及针对特定症状的姑息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型疗法也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由医生制定。
1271
2024-10-21
印戒细胞癌能活多久
崔双林
副主任医师
肿瘤外科
印戒细胞癌患者生存期受肿瘤分期、治疗方法及患者个体差异影响。早期积极治疗5年生存率高,中晚期综合治疗效果各异,年轻体健、心态积极者预后较好,不同治疗手段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存期。 1、肿瘤分期 早期印戒细胞癌:肿瘤局限于原发部位,无周围组织器官侵犯及远处转移,积极治疗,5年生存率可能在70%以上,部分患者甚至可长期生存,达到临床治愈,如生存10年甚至更久的概率也较高。 中期印戒细胞癌: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器官但无远处转移。综合治疗后,患者5年生存率可能在30%-50%左右,生存期通常为3-5年左右,但具体因肿瘤位置、大小、侵犯程度及患者身体状况而异。 晚期印戒细胞癌:肿瘤发生远处转移。晚期患者中位生存期可能在6个月到1年左右,通过姑息治疗可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早期和部分中期患者手术效果较好,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能在70%以上,部分患者甚至可长期生存,如生存10年甚至更久的概率也较高;中期患者经手术及综合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能在30%-50%左右,生存期通常为3-5年左右,但具体因肿瘤位置、大小、侵犯程度及患者身体状况而异。 化疗和放疗:对于部分中晚期患者,可能使生存期延长3-15个月左右,但具体数值因个体差异较大难以确定确切范围,化疗和放疗会有不良反应。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新型治疗方法,特定患者可延长生存期,如可能增加4个月-2年半左右的生存期,但因个体差异较大,具体数值难以明确界定。 3、患者个体差异 年龄和身体状况:年轻且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能比老年或身体差的患者高20%-30%;老年或身体差的患者,因合并疾病等原因,耐受性差,预后受影响,生存期可能比年轻健康患者缩短1-3年甚至更多。 心理状态:积极乐观心态可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拥有积极心态的患者可能比消极心态的患者生存期延长数月甚至2年左右,但具体数值因个体差异难以精确确定。 印戒细胞癌患者日常要注意饮食清淡、营养均衡,避免刺激性食物,适度运动,增强体质,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治疗方案,保持积极心态,家人给予支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1022
2024-10-21
纵膈肿瘤一般病因
崔双林
副主任医师
肿瘤外科
纵隔肿瘤病因复杂,涉及环境因素如辐射与化学物质暴露、遗传因素包括基因突变和家族遗传倾向、内分泌因素及感染因素等。 1、环境因素 辐射暴露:长期接触辐射可能增加纵隔肿瘤的发生风险,如接受过胸部放射治疗的患者,患纵隔肿瘤的风险可能会增加;职业性辐射暴露,也可能面临较高的纵隔肿瘤风险。 化学物质暴露:接触化学物质可能与纵隔肿瘤的发生有关,如长期接触石棉、苯等化学物质的人群,患纵隔肿瘤的风险可能会增加,可能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对纵隔组织产生不良影响。 2、遗传因素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可能增加纵隔肿瘤的发生风险,患者易患神经纤维瘤和神经鞘瘤等纵隔肿瘤;部分肿瘤抑制基因的突变也可能与纵隔肿瘤的发生有关。 家族遗传倾向:部分纵隔肿瘤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家族中如果有多人患有纵隔肿瘤或其他相关肿瘤,个体患纵隔肿瘤的风险可能会增加,可能与遗传因素导致的易感性有关。 3、内分泌因素 激素水平异常:部分内分泌因素可能与纵隔肿瘤的发生有关,部分激素水平的异常变化也可能影响纵隔组织的生长和发育,增加肿瘤的发生风险。 生长因子异常:生长因子在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增殖中起着重要作用,部分生长因子的异常表达或调节可能导致纵隔组织的异常生长,引发纵隔肿瘤。 4、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可能与纵隔肿瘤的发生有关,病毒感染与淋巴瘤等纵隔肿瘤的发生有一定关联,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异常,增加肿瘤的发生风险。 细菌感染:细菌感染与纵隔肿瘤的直接关不明确,但慢性感染可能导致炎症反应,长期的炎症刺激可能增加肿瘤的发生风险。 纵隔肿瘤的治疗方法有多种,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可切除肿瘤;对于恶性肿瘤,可能还需结合放疗和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也在不断发展,治疗方案需根据肿瘤类型、分期及患者身体状况等综合确定。
1209
2024-10-21
健康贴士:脑部手术吃什么恢复快?
夏亮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脑部手术是一种高风险的医疗手段,通常用于治疗脑部肿瘤、脑血管疾病等严重病症。脑部手术对身体的影响较大,术后的康复过程需要精心的护理和合理的饮食。一般情况下,脑部手术吃以下食物有助于促进恢复: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营养素。脑部手术后,可以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肉、鱼肉、蛋类、豆类等。例如,每天摄入约100克的鸡肉或鱼肉,50克的豆类,可以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可以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苹果、菠菜、胡萝卜等,以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锌、铁等营养素。例如,每天吃一个橙子和一个苹果,半斤左右的蔬菜,可以满足身体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保护神经系统和促进脑部功能的恢复,可以多吃一些坚果、鱼类等食物,如核桃、杏仁、三文鱼等。例如,每周吃三次三文鱼,每次约100克,或者每天吃一小把坚果,可以摄入足够的不饱和脂肪酸。 🌸除了注意适合的饮食,还应了解脑部手术的慎用食物和术后护理措施,已经整理在图片中,欢迎翻看了解。如果大家对脑部手术的康复有更多的经验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733
2024-10-18
医生解答:枕大池蛛网膜囊肿危害
夏亮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枕大池蛛网膜囊肿是一种在颅内枕大池区域出现的充满脑脊液样液体的囊性占位病变,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由于外伤、感染等后天因素引起。 🔹在大多数情况下,体积较小的枕大池蛛网膜囊肿,如果没有引起任何症状,通常不会对个体的健康构成直接威胁。因为微小的囊肿通常不会对周围的脑组织造成显著的压迫作用,不会干扰到脑部的正常运作。在这种状态下可能不会感受到任何不适,生活和工作都不会受到明显影响。 🔸如果囊肿开始逐渐增大,可能会对周围的神经结构和脑组织产生压迫,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包括头晕、恶心等,这些都是颅内压升高的典型表现。随着囊肿的增大,占据了更多的颅内空间,这会导致颅内压力的增加,从而影响脑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信号的传递,最终可能导致脑功能受损。 🔺在更为严重的情况下,如果枕大池蛛网膜囊肿发生破裂并引起出血,这种情况可能会迅速恶化,成为医疗紧急情况。囊肿破裂导致的出血会迅速增加颅内压,这可能会引起出现剧烈的头痛、意识模糊甚至昏迷。颅内压的急剧升高可能会对脑组织造成严重的损伤,如果不立即采取医疗干预,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除了以上信息,枕大池蛛网膜囊肿的注意事项和应对措施已经整理在图片中,欢迎翻看了解。如果还有更多疑问或心得体会,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探讨交流。
457
2024-10-18
早期恶性肿瘤切除后会不会复发
崔双林
副主任医师
肿瘤外科
早期恶性肿瘤切除后有可能复发,但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复发。为了降低肿瘤复发的风险,患者在术后应密切配合医生进行随访和复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提高对肿瘤的抵抗力。 早期恶性肿瘤通常是指肿瘤局限在原发部位,没有侵犯周围重要器官和组织,也没有远处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及时进行手术切除可以有效地去除肿瘤组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但即使是早期恶性肿瘤,切除后仍存在复发的风险。 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具有不同的生长方式和侵袭能力,有些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和转移性,即使在早期阶段,也可能有少量的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灶,进入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潜伏在身体的其他部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潜伏的肿瘤细胞可能会重新生长和繁殖,导致肿瘤复发。 虽然现代医学技术不断进步,但在手术过程中,很难保证完全清除所有的肿瘤细胞。特别是对于一些微小的肿瘤病灶,可能难以被肉眼或影像学检查发现,如果手术切除不彻底,残留的肿瘤细胞就有可能继续生长,导致复发。手术过程中也可能会引起肿瘤细胞的种植转移,即在手术切口或周围组织中留下肿瘤细胞,增加复发的风险。 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免疫系统功能等因素都会对肿瘤的复发产生影响。年龄较大、身体虚弱、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患者,术后恢复较慢,对肿瘤的抵抗力也较弱,复发的风险相对较高。同时,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可能与肿瘤的复发有关,长期吸烟、饮酒、不良的饮食习惯等都可能增加肿瘤复发的风险。
1362
2024-10-18
早期结肠癌手术后不化疗可以吗
崔双林
副主任医师
肿瘤外科
早期结肠癌手术后是否可以不化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对于早期结肠癌患者,手术通常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目的是切除肿瘤组织。 在早期阶段,肿瘤局限于肠壁内,尚未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如果手术能够完整地切除肿瘤,并且病理检查显示切缘干净,即肿瘤周围的组织没有癌细胞残留,部分患者是可以不进行化疗的。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手术已经有效地去除了可见的肿瘤,患者有很大的机会通过手术治愈。 但是不能仅仅根据早期这个阶段就决定不化疗,还需要考虑肿瘤的一些具体特征。例如肿瘤的分化程度。如果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较低,这意味着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差异较大,具有更强的侵袭性和潜在的转移能力。即使是早期发现,这种低分化的肿瘤在手术后复发的风险也相对较高,此时化疗可能会降低复发风险。 一些特殊类型的结肠癌,如黏液腺癌或印戒细胞癌,生物学行为比较特殊,更容易出现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所以对于这类早期结肠癌,化疗可能也是必要的。患者的身体状况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患者年龄较大,身体机能较差,无法耐受化疗带来的副作用,医生可能会谨慎考虑化疗的必要性。但如果患者身体状况良好,能够承受化疗,并且化疗可能带来的益处大于风险,化疗或许是一个值得推荐的选择。 患者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选择,与医生保持充分的沟通,以便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
670
2024-10-18
胸腺肿瘤手术风险大吗
崔双林
副主任医师
肿瘤外科
胸腺肿瘤手术的风险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考量。胸腺肿瘤手术的风险首先与肿瘤本身的特点密切相关,如果胸腺肿瘤体积较大,与周围组织存在粘连或浸润,手术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更大的挑战,如分离肿瘤时可能损伤周围的重要血管、神经或器官,从而增加手术风险。恶性肿瘤由于其生长迅速、易转移的特性,也使得手术难度和风险相应增加。 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整体健康状况也是影响手术风险的重要因素。如果患者年龄较大、体质较弱或存在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手术耐受度和恢复能力都会相应降低,从而增加手术风险。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情绪也可能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 手术方式和手术团队的经验水平也是决定手术风险的关键因素。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创手术等新技术逐渐应用于胸腺肿瘤的治疗中,这些新技术能够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从而降低手术风险。同时,经验丰富的手术团队能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制定手术方案,并在手术过程中灵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从而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选择手术治疗时,患者应充分了解手术风险,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康复工作,以降低手术风险并提高治疗效果。
566
2024-10-18
腰椎肿瘤手术风险大吗
崔双林
副主任医师
肿瘤外科
腰椎肿瘤手术是存在较大风险的。腰椎区域的解剖结构复杂,在这个部位进行手术涉及众多重要的组织和器官。腰椎周围有丰富的神经组织,如脊髓圆锥、马尾神经等。脊髓圆锥是脊髓的末端部分,控制着人体下半身包括大小便功能、下肢的感觉和运动等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马尾神经则负责传导下肢的神经冲动。 在手术过程中,一旦对这些神经造成损伤,哪怕是轻微的牵拉、压迫或者切割,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比如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失禁等。这种神经损伤可能是永久性的,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腰椎区域还有大血管,如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等重要的血管结构。这些血管负责身体下半部分的血液循环,一旦在手术中出现血管破裂,就会引发大量出血。大量出血不仅会导致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休克,危及生命,而且还会影响手术视野,增加手术的难度,使医生难以准确地切除肿瘤并完成手术操作。 腰椎肿瘤手术还面临感染的风险。由于手术切口较大,而且腰椎部位相对较深,术后伤口愈合相对困难。如果伤口感染,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深部组织感染、骨髓炎等。骨髓炎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治疗起来极为棘手,会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增加患者的痛苦。在选择手术治疗时,患者应充分了解手术风险,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康复工作,以降低手术风险并提高治疗效果。
678
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