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三病区(肝胆胰脾)科室相关科普
肝癌吐血了是不是快走了
孟泽武
副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肝癌患者吐血是一种严重的症状,但并不一定意味着患者生命即将终结,吐血可能是病情恶化的一个信号,但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患者仍有生存的希望。 肝癌吐血的原因较为复杂,肝癌可能导致肝硬化,进而引起门静脉高压。门静脉是将胃肠道血液送回肝脏的血管,当门静脉压力过高时,胃底和食管静脉会曲张。这些曲张的静脉壁很薄,容易破裂出血,导致吐血。肝癌细胞可能侵犯血管,造成血管破裂出血,血液通过消化道排出,也会表现为吐血。 吐血后的病情发展因人而异,如果吐血能够及时得到控制,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尚可,通过后续的治疗,患者的生命可能会得到延续。过药物止血、内镜下止血等方法止住出血,给予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患者有可能逐渐恢复。如果吐血量大且频繁,导致大量血液丢失,患者可能会出现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将威胁患者的生命。 如果患者的肝癌处于早期或中期,肿瘤尚未广泛扩散,患者的心肺功能等其他身体机能较好,即使出现吐血,经过积极治疗,仍有机会控制病情。如果肝癌已经处于晚期,伴有多处转移,患者身体极度虚弱,吐血可能预示着病情的进一步恶化,生存时间可能会相对较短。 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再次出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血压等,以及吐血的情况,包括吐血的量、颜色、频率等。饮食方面要特别注意,在吐血停止后的一段时间内,应禁食禁水,待病情稳定后,先从少量流食开始,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肝癌的预防 肝癌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要从源头上减少肝癌的风险因素。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癌的主要诱因之一。及时接种肝炎疫苗,特别是乙肝疫苗,是预防肝癌的首要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酗酒、不吸烟,减少对肝脏的损害,也是预防肝癌的重要手段。 定期进行肝脏检查也是预防肝癌的有效方法,通过B超、肝功能检查等手段,可以及时发现肝脏的异常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对于已经患有肝炎或肝硬化的人群,更应密切关注肝脏健康,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早干预和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785
2024-10-21
肝囊肿最怕两种食物
孟泽武
副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肝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在饮食方面,有些食物可能对肝囊肿患者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不局限于两种。了解这些食物,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 1、高胆固醇食物: 如动物内脏、蛋黄、蟹黄等,这类食物含有大量的胆固醇,摄入过多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升高。肝脏需要代谢胆固醇,对于肝囊肿患者,肝脏功能本就有所减弱,过多的胆固醇会进一步加重肝脏负担,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2、辛辣食物: 辛辣食物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如辣椒、花椒等,食用后可能会引起胃肠道的不适,导致胃酸分泌过多,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辛辣食物还可能引起血管扩张,增加肝脏的血液循环负担,对肝囊肿患者的康复产生不利影响。 3、油腻食物: 像油炸食品、肥肉等油腻食物,不易被消化吸收,会在胃肠道停留较长时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酸性物质,导致腹胀、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油腻食物还会促使胆汁分泌增加,肝囊肿患者的肝脏功能可能无法有效应对这种情况。 4、腌制食物: 腌制食物中通常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如咸菜、腌肉等,亚硝酸盐在体内会转化为亚硝胺,这是一种致癌物质。肝囊肿患者的肝脏细胞已经存在一定的异常,摄入亚硝酸盐可能会增加肝脏细胞恶变的风险,不利于病情的稳定。 肝囊肿患者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和多样性,除了避免上述食物外,还应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要定期进行体检,密切关注囊肿的变化。如果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肝囊肿的预防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肝囊肿十分重要,在饮食方面,要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避免加重肝脏负担。规律的作息也非常重要,长期熬夜会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功能,增加肝囊肿的发病风险,应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让肝脏得到充分的休息。 预防感染也是预防肝囊肿的关键之一,肝囊肿可能由寄生虫感染等引起,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尤其是生水和生肉。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对于一些可能存在寄生虫的食物,如未经煮熟的鱼、虾等,要尽量避免食用。
766
2024-10-21
肝囊肿20x17mm算不算大
孟泽武
副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肝囊肿20x17mm在医学上通常被认为是较小的肝囊肿,通常不会构成严重的健康威胁,这一尺寸的肝囊肿往往不会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也无需进行特殊的治疗。 肝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病变,其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先天性发育异常、肝脏外伤、炎症以及寄生虫感染等。在大多数情况下,肝囊肿的生长速度较为缓慢,且不会对周围的肝脏组织产生明显的压迫症状。对于较小的肝囊肿,如20x17mm,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即定期复查,观察囊肿的变化情况。 在评估肝囊肿的大小时,需要考虑到囊肿的直径以及其对肝脏功能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直径小于5cm的肝囊肿被认为是较小的,而直径大于10cm的肝囊肿则可能被视为较大的囊肿。但囊肿的大小并不是决定是否需要治疗的唯一因素,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囊肿的生长速度以及是否出现并发症等因素。 对于肝囊肿20x17mm的患者而言,除了定期复查外,还可以采取一些日常保健措施来维护肝脏健康。患者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等,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以减轻肝脏负担;适量的运动也有助于改善肝脏功能,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并坚持进行。 患者还应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减轻肝脏负担;保持良好的心态也至关重要,情绪的稳定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促进疾病的康复。
1126
2024-10-21
肝内囊病变是癌症吗
孟泽武
副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肝内囊病变一般不是癌症,大多指的是肝囊肿这一良性病变,但也要注意存在特殊类型,如肝内囊腺癌的情况,此时属于癌症范畴。 肝内囊性病变作为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通常指的是肝囊肿。肝囊肿是一种良性病变,发生与先天性发育异常、炎症、寄生虫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囊肿一般为椭圆形,囊内有淡黄色或者无色的液体,囊外则包裹着一层比较薄的囊壁。在大多数情况下,肝囊肿的发展保持静止状态,增大不明显,且绝大多数不会发生癌变。对于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的肝囊肿患者,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定期随访复查即可。 尽管肝内囊性病变以良性病变为主,但也不能忽视其潜在的恶变风险。部分特殊类型的肝内囊性病变,如肝内囊腺瘤和肝内囊腺癌,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肝内囊腺瘤虽然属于良性病变,但具有恶变倾向,有可能转变为肝内囊腺癌。而肝内囊腺癌则是一种恶性肿瘤,预后较差,需要及早发现并给予相应治疗。 为了准确判断肝内囊性病变的性质,患者通常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等。这些检查手段能够清晰地显示囊肿的形态、大小以及周围组织的结构,有助于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对于疑似恶变的肝内囊性病变,还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明确其性质。 对于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的良性肝内囊性病变,如肝囊肿,一般采取保守治疗策略,即定期随访复查,观察病情变化。而对于有症状或疑似恶变的肝内囊性病变,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多种手段。 患者日常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以预防肝内囊病变的发生;定期进行体检和肝脏检查也是预防肝内囊性病变恶变的有效手段。
797
2024-10-21
肝癌血常规会有哪些指标异常
孟泽武
副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肝癌患者的血常规检查中可能会出现多种指标异常,主要包括白细胞计数增高或减少、血小板计数减少、红细胞计数降低、血清转氨酶升高以及低蛋白血症等。 1、白细胞计数异常: 肝癌本身及其扩散可能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白细胞计数增高;化疗过程中可能导致骨髓抑制,使得白细胞减少。 2、血小板计数减少: 肝癌患者往往存在肝功能受损的情况,可能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或破坏增加;肝癌患者可能合并门脉高压,进一步影响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 3、红细胞计数降低: 肝癌患者可能合并贫血,导致红细胞计数降低,这种贫血可能源于肝癌引起的失血,如消化道出血,或造血功能障碍。 4、血清转氨酶升高: 肝癌破坏肝脏组织,导致肝功能异常,其中血清转氨酶的升高是常见的表现之一;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等指标的异常反映了肝脏细胞的损伤程度,是评估肝功能的重要参考。 5、低蛋白血症: 肝癌患者可能因肝功能不全而导致蛋白质合成减少,血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降低,即低蛋白血症,会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进一步加重病情。 对于肝癌的诊断,血常规检查虽然可以提示一些异常指标,但并不能直接确诊。当怀疑患有肝癌时,应进一步进行肝脏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甲胎蛋白等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一旦确诊为肝癌,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
942
2024-10-21
胆结石胆囊炎的治疗方法
孟泽武
副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胆结石胆囊炎可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法,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以恢复健康。 1、一般治疗: 患者应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饮食清淡。在胆囊炎发作期间,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劳累,以减轻胆囊的负担。 2、药物治疗: 当患者出现腹痛症状时,可以使用解痉药物,缓解胆囊痉挛,减轻疼痛。如果胆囊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应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也可以使用利胆药物,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有助于胆结石的溶解和排出。 3、中医治疗: 中医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中药方剂进行治疗,中药具有疏肝利胆、清热利湿等作用,对胆结石胆囊炎有一定的疗效。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缓解胆囊炎的症状。 4、手术治疗: 胆囊切除术:对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胆结石胆囊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的有效方法,可以彻底去除病因,避免疾病的复发。 保胆取石术:对于一些胆囊功能良好、结石较小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保胆取石术。这种手术方法可以保留胆囊,只取出结石,但是术后结石复发的风险较高。 胆结石胆囊炎患者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遵医嘱进行治疗,定期复查。如果出现腹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
556
2024-10-21
胆囊毛糙挂什么科
尹玉春
副主任医师
肝胆胰外科
胆囊毛糙应就诊于消化内科或肝胆外科,胆囊毛糙指的是胆囊黏膜上的纵向皱褶增加,表面不平整,可能由胆囊炎、胆结石等多种因素引起,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科室进行诊断和治疗。 1、消化内科: 消化内科主要负责胃肠道、胰腺及胆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胆囊毛糙若无明显伴随症状,或初步判断为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时,可首先选择消化内科就诊。在此科室,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评估胆囊状况,并制定治疗方案。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消化内科可能会采取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等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2、肝胆外科: 若胆囊毛糙伴有明显的胆结石、胆囊炎等症状,或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可能需要转至肝胆外科进一步治疗。肝胆外科专门处理肝脏、胆管和胆囊相关的问题,对于需要手术干预的胆囊疾病具有丰富的经验。在肝胆外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手术前后,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除了消化内科和肝胆外科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还可能需要就诊于其他科室。若胆囊毛糙由特定感染引起,可能需要前往感染科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若需要更精确的影像学评估,可至影像科进行超声波检查、CT扫描等。 胆囊毛糙作为胆囊疾病的一种表现,其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在治疗过程中,除了选择合适的科室和治疗方法外,患者还应避免高脂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适当的运动量。
755
2024-10-21
胆囊发炎怎么引起的
尹玉春
副主任医师
肝胆胰外科
胆囊发炎医学上称为胆囊炎,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不良生活习惯、细菌感染、胆囊结石以及胆囊管阻塞等因素。 1、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吸烟、喝酒等习惯均会对胆囊造成不良影响。这些行为可能导致胆囊功能紊乱,胆汁分泌异常,引发胆囊炎。 2、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是胆囊炎的另一主要原因。当胆道系统发生梗阻时,胆汁无法正常排出,导致胆汁淤积在胆囊内,为细菌提供了滋生和扩散的环境。其他系统的细菌也可能通过血液等途径进入胆囊,引发感染。细菌感染导致的胆囊炎通常表现为胆囊壁充血水肿,甚至出现化脓、穿孔等严重后果。 3、胆囊结石: 结石可能堵塞胆囊管或嵌顿在胆囊颈,导致胆汁排出受阻,胆汁滞留、浓缩,刺激胆囊壁引发炎症。胆囊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高脂肪饮食、肥胖、糖尿病等。 4、胆囊管阻塞: 胆囊管阻塞也是胆囊炎的重要原因。胆囊管扭转、狭窄或受到其他因素的压迫和阻塞时,会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出,胆汁在胆囊内滞留并浓缩,对胆囊壁造成刺激和损伤,引发胆囊炎。 胆囊炎作为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除了上述提到的因素外,还可能受到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预防和治疗胆囊炎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1072
2024-10-21
体检胆囊壁增厚
尹玉春
副主任医师
肝胆胰外科
体检中发现胆囊壁增厚,通常提示胆囊存在潜在的健康问题,原因多样,包括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腺肌症以及胆囊癌等。治疗方面,则根据增厚的具体原因及病情严重程度,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生活习惯调整等综合措施。 1、胆囊壁增厚的原因: 慢性胆囊炎:长期的胆囊炎症刺激导致胆囊壁纤维增生,出现增厚现象。可能与胆囊结石、细菌感染、胆汁淤积等多种因素有关。 胆囊结石:结石长期摩擦胆囊壁,不仅会造成胆囊壁受损,还可能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胆囊壁增厚。 胆囊腺肌症:胆囊壁的腺体和肌层异常增生,可能与胆囊内压力增高、胆囊壁神经纤维异常等因素有关,也是胆囊壁增厚的原因之一。 胆囊癌:胆囊上皮细胞发生恶性病变时,胆囊壁会显著增厚,并伴有其他症状,如疼痛、黄疸等。 2、胆囊壁增厚的治疗: 药物治疗:对于慢性胆囊炎等引起的轻度胆囊壁增厚,可先尝试药物治疗。包括使用消炎利胆药物缓解症状,若存在细菌感染,则需联合使用抗生素。 手术治疗:对于胆囊结石较大、有症状或已引起胆囊壁明显增厚的患者,通常建议手术治疗,如胆囊切除术。对于胆囊腺肌症及胆囊癌患者,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医生建议,考虑手术切除治疗。 生活习惯调整:无论是否接受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患者都应注意调整生活习惯。包括保持低脂、清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及摄入过多高胆固醇食物。 胆囊壁增厚作为胆囊健康的重要警示信号,其治疗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个体化措施。除了上述提到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生活习惯调整外,患者还应注意定期随访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长期高脂饮食、胆囊结石家族史等,更应重视胆囊健康检查,以预防胆囊疾病的发生。
775
2024-10-21
胆囊壁似增厚
尹玉春
副主任医师
肝胆胰外科
胆囊壁似增厚是胆囊影像学检查中常见的异常表现,背后隐藏着多种可能的病因,包括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腺肌症乃至胆囊癌等,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1、胆囊炎: 胆囊炎是胆囊壁增厚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慢性胆囊炎多由长期的胆囊炎症刺激引起,可能与胆囊结石、细菌感染、胆汁淤积等因素有关。急性胆囊炎发作时,胆囊壁也会因炎症而增厚。症状较轻时,可通过调整饮食、规律作息缓解。若症状明显,可使用利胆药物促进胆汁排泄,如有细菌感染,需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2、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长期摩擦胆囊壁,不仅会导致胆囊壁受损和增生,还可能引发胆囊炎,进一步加剧胆囊壁的增厚。小的、无症状的结石可先观察,定期复查。有症状或较大的结石,常需手术治疗,如胆囊切除术。 3、胆囊腺肌症: 胆囊腺肌症表现为胆囊壁的腺体和肌层增生,可能与胆囊内压力增高、胆囊壁神经纤维异常等因素有关。虽然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胆囊壁的增厚仍是其主要表现之一。如无明显症状,可定期复查。症状明显或怀疑有恶变时,需手术切除胆囊。 4、胆囊癌: 胆囊癌是胆囊壁增厚的严重病因之一。胆囊上皮细胞发生恶性病变时,不仅会导致胆囊壁增厚,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黄疸、腹痛等。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包括胆囊切除及周围淋巴结清扫。晚期可能还需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无论病因如何,患者均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减少高脂、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戒烟戒酒,保持饮食规律。对于因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腺肌症或胆囊癌导致的胆囊壁明显增厚且症状严重者,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案。通过切除病变的胆囊或进行其他相关手术操作,可以彻底消除病灶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胆囊壁增厚的患者而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遵医嘱治疗至关重要;定期体检和超声检查也是早期发现和治疗胆囊病变的重要手段之一。
1316
2024-10-21